首页期刊导航|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李学伟

双月刊

1673-9590

bjb@djtu.edu.cn

0411-84106275

116028

大连市沙河口区黄河路794号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居民出行调查的演进及对我国发展的建议

    邵春福罗斯达张旭袁春毅...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向我国交通强国、新型城镇化、交通综合治理和"双碳"建设,首先以美国、英国和日本为例,阐述国外居民出行调查的体系、政策、技术、资金筹措、成果应用等的演进;其次总结我国居民出行调查的发展概况、存在的问题及发展需求;最后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现代技术发展特征,指出我国居民出行调查在体系建设、管理体制、常态化调查机制及数据融合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并建议优先开展都市圈居民出行调查.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居民出行调查发展演进交通治理

    基于双层规划模型的"才"字形交叉口禁流向交通组织方法研究

    裴玉龙杨皓然
    9-1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城市多路交叉口车流复杂导致的交通拥堵和交通安全问题,针对多路交叉口中的"才"字形交叉口,明确其特点,对交叉口部分交通流向禁行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基于双层规划构建交叉口禁流向交通组织模型,以局部路网中车均行驶时间最小为目标,判别交叉口各流向车流是否禁行,并确定禁流向后交通组织方案,减少交叉口内车流及冲突点数量.以哈尔滨市学府路—西大直街交叉口为例,比较禁流向交通组织方案和单向交通组织方案,发现此交叉口禁流向交通组织更优,冲突点个数减少52%,路网车均行驶时间下降0.98%.考虑交通量变化分析禁流向交通组织模型的适用性,发现OD量变化超过26%时模型适用性较差,潮汐现象明显的交叉口,应设置单向交通组织.

    多路交叉口禁流向交通组织局部路网交通运行效率

    基于博弈-可拓云的地铁-常规公交换乘服务评价

    陈队永杨鑫宇刘熙郭倩倩...
    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地铁与常规公交换乘服务评价方法的单一性和滞后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博弈-可拓云组合模型.结合"全、简、精、实"四类原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利用层次分析法、CRITIC法、博弈论确定各项指标的主、客综合权重,并将数值代入可拓云模型实现二者的结合.以石家庄地铁为例,对辖区三条线路与常规公交间的换乘服务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2、3号线的分数均处于[70,90)范围内,属于良好等级.评价结果与该市地铁-常规公交的运营现状相符,验证了组合模型的可行性与普适性,该结果对科学制定精准化的公共交通换乘服务政策提供参考.

    换乘服务博弈论可拓云评价公共交通

    考虑高铁平行通道分工的列车开行方案优化

    刘杰何世伟吴艺迪张杰...
    2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通道内及跨区域旅客运输需求,考虑城市内部旅客出行成本,构造旅客出行服务网络,以通道内列车开行成本和旅客总出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构建了基于平行通道分工的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以济青通道内胶济客运专线和济青高速铁路构成的平行通道为案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平行通道的合理分工可以降低出行系统总成本,同时更好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高速铁路开行方案平行通道分工旅客出行服务网络

    基于模糊贝叶斯网络的高速公路营运客车运行风险评估

    程国柱米亚宁别一鸣
    3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估高速公路营运客车运行风险,运用模糊贝叶斯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GPS数据的高速公路营运客车运行风险评估方法.确定高速公路营运客车运行两大类风险因素及具体表征风险评估指标,利用GeNIe软件构建高速公路营运客车运行风险的贝叶斯网络拓扑结构.建立安全、较安全、较危险和危险4个等级的评价集,采用降半梯形分布函数计算隶属度并构建隶属度矩阵,确定了隶属度到概率的转换公式,最后使用GeNIe软件对高速公路营运客车运行风险结果进行推理计算,并依据最大隶属原则确定其风险等级.结果表明,该评估模型实现了高速公路营运客车运行风险量化分级评价,识别了安全性较差路段,并以G12珲乌高速吉林至长春龙嘉机场段为实例,验证了该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交通工程运行风险评估模糊贝叶斯网络高速公路营运客车

    基于机器学习的高速列车头型多目标优化设计

    邱广宇房欣悦张旺
    41-4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气动阻力和气动升力等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特性的代理模型,完成了基于上述气动特性的高速列车多目标优化设计.首先,建立了 CRH3型列车三节编组的简化三维模型,其中车头部分对列车气动性能影响最大;其次,通过Sculptor软件在车头部分选取了 8个形状设计变量,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抽取了 100组样本数据,并利用Fluent软件对样本空间中列车头型的气动特性进行计算;再次,采用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优化,得到高速列车气动阻力和气动升力等气动特性的代理模型;最后,利用NSGA-Ⅱ遗传算法对多目标问题进行优化求解,其中气动阻力减小了 4.3%,气动升力减小了 8.0%,列车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得到了有效改善.

    机器学习气动特性神经网络代理模型多目标优化

    动车前端承载结构拓扑优化及车体动态承载极限分析

    陈秉智孟飞秦睿贤于洋...
    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OptiStruct软件,对车体前端承载结构进行拓扑优化,以体积分数为约束,以最小应变能作为优化目标,通过优化结果对车体前端骨架结构进行重新排布.对优化后的车体在车钩安装座、前端吸能结构及防爬器三个不同位置加载,完成刚性墙对车体冲击过程仿真.对车体在冲击过程中冲击力-时间曲线和不同时刻应力分布进行分析,得到车体弱刚度区域,通过应力变化临界点确定车体承载极限.对弱刚度区域不同组件的能量-时间曲线与上述承载极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车体前端刚度大幅提升;在车体承载极限内,不同位置加载对车体承载极限影响较小;通过弱刚度区域各不同组件的能量-时间曲线可以准确地找到车体承载极限达到临界点的时刻,为车体动态承载极限提供数据分析.

    车体前端承载结构拓扑优化动态承载极限弱刚度区域

    基于动态客流的地铁车轮磨耗研究

    刘尧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恒载工况下地铁车轮磨耗仿真研究结果与车辆客流实时变化的变载工况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跟踪某实际运营线路,采集地铁列车运行18 h的断面客流数据,分析了车辆时变客流数据对车辆载重的影响,得到了地铁一天内车辆时变载重和恒定载重数值.根据车辆和路线的实际参数,利用Sim-pack 软件建立了仿真轮耗模型,分别对恒载和变载两种载荷工况的地铁车轮磨耗进行了仿真分析.计算得到车辆运行5万、8万和14万km后车轮轮廓形状和磨耗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恒载工况下的仿真结果与实测值相差较大,变载工况下的仿真结果较恒载工况更贴近实测车轮磨耗数据.随着运行里程的增加,变载工况下的最大磨耗深度、位置及磨耗增长率逐渐趋近实测值,基于动态客流的变载工况仿真比恒载工况仿真结果精度高.研究结果为地铁车轮磨耗预测和车轮镟修周期提供了理论依据.

    车轮磨耗动态客流变载工况仿真轮耗模型客流优化

    出口美国地铁车辆系统振动传递特性分析

    刘春艳廉帅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出口美国地铁车辆转向架与车体之间的传递率进行了分析.在产品方案设计阶段,采用理论分析得出的传递率为0.04,验证了方案的合理性;在产品详细设计阶段,创建详细的数值模型,考虑系统的阻尼等信息得出的传递率为0.03,两种方法得出的传递率均远小于1;采用动力学模型在真实的轨道激励下运行,车辆的舒适度等级良好,有效地控制了车辆不同系统振动传递特性,保证了车辆运行舒适度,为产品研发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车体系统传递率多体动力学舒适度

    基于PZT/Terfenol-D双层复合结构的导波换能器研究

    王晓煜张树森宋佳璟
    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传统磁致伸缩换能器激励信号能量弱、检测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ZT/Terfenol-D双层复合结构的导波换能器以提高换能效率.首先,建立换能器的谐振磁电动力学模型,设计换能器结构;其次,对设计的换能器进行仿真,验证换能器模型的合理性及可行性,并对其进行结构优化;最后,制作样机进行试验,采集换能器的激励信号能量,与传统磁致伸缩换能器和PZT换能器进行对比,并对获取的各组超声导波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计算各自信号的幅值平方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换能器激励信号幅值平方和为PZT换能器的1.49倍,大于传统磁致伸缩换能器与PZT换能器激励信号幅值平方的总和.

    磁致伸缩贴片换能器超声导波超磁致伸缩材料磁电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