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樊代明

半月刊

1000-2790

edjfmmu@fmmu.edu.cn

029-84774674

710033

西安市长乐西路169号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由第四军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征稿和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半月刊,A4开本,105g铜版纸印刷;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0-2790,国际刊名代码CODEN DJDXEG,邮发代号52-86;属我国核心期刊、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已进入著名国际检索系统。如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本学报多次被评为国家、军队优秀,在建国50周年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当归多糖对小鼠骨髓基质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和黏附功能的影响

    王改琴吴宏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当归多糖(APS)对小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s)生长、粘附分子ICAM-1和VCAM-1表达及其对骨髓单个核细胞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APS对小鼠BMSCs消化时间的影响;MTT法检测APS对小鼠BMSCs增殖及对骨髓单个核细胞黏附功能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APS对BM-SCs表面ICAM-1和VCAM-1表达的影响.结果:100,200mg/LAPS使BMSCs达80%贴壁后消化时间明显缩短(P<0.05);50,100 mg/L APS组BMSCs增殖能力较对照组增强(P<0.05);200,300 mg/L APS能使BMSCs表面ICAM-1表达降低,而50,100,200,300 mg/L APS均可使VCAM-1表达降低(P<0.05);体内注射APS后BMSCs表面ICAM-1和VCAM-1表达均降低(P<0.05);100,200,300 mg/L APS使小鼠BM-SCs对单个核细胞黏附率减弱(P<0.05).结论:APS能促进小鼠BMSCs增殖,降低其表面黏附分子ICAM-1和VCAM-1的表达,进而使小鼠BMSCs达80%贴壁后消化时间明显缩短,对骨髓单个核细胞的黏附率减弱.

    当归多糖骨髓基质细胞黏附分子VCAM-1ICAM-1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酸性磷酸酶检测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任兴国崔英
    56页

    前列腺肿瘤酸性磷酸酶

    ICAT蛋白在HL60细胞向单核系分化前后表达差异的验证及其功能研究

    王伟佳唐薇邱宗荫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HL60细胞在NSC67657作用下向单核系分化前后,双向电泳分离的表达差异蛋白β-catenin相关蛋白1(Beta-catonin-interacting protein 1,ICAT)进行验证,并对ICAT在细胞分化中的功能进行研究.方法:通过RT-PCB和Western blot方法验证药物作用细胞前后ICAT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差异;通过免疫荧光协同分析目的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对其进行初步定位.构建pDsRed-ICAT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L60细胞,筛选阳性克隆.对ICAT基因重组质粒转染细胞作细胞形态学、细胞增殖改变的观察和细胞周期检测以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NSC67657诱导HL60细胞向单核系分化,ICAT蛋白表达上调,其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和胞质.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电转后G418筛选可得90%以上阳性克隆.转染重组质粒的HL60细胞增殖受抑,电镜下胞核异染色质密集,核质比减小,表面抗原CD14表达和对照组无差异,但在药物处理后24h即可表达71.3%,明显高于对照组,瑞氏染色可见明显分化细胞.结论:ICAT蛋白在NSC67657诱导HL60细胞分化中表达上调,但仅是过表达的ICAT基因并不能诱导HL60细胞向单核系分化,却能提高HL60细胞对NSC67657诱导作用的敏感性.

    HL60细胞单核系细胞分化ICAT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雄性果蝇生殖能力影响及其遗传毒性

    张欣文李响李冰杨巧凤...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n-butyl phthalate,DBP)对雄性果蝇生殖能力的影响及其遗传毒性.方法:①将未交配雄性果蝇随机分为5组,分别给予含DBP为0,1,4,16,64 mg/g的培养基喂饲,10 d后取存活的实验雄蝇进行交配试验和生育试验.②将雄性果蝇随机分为4组,分别喂饲含DBP为0,50,200,800 mg/L的溶液,采用伴性隐性致死(SLPL)试验,观察DBP对雄性果蝇生殖细胞的致突变作用.结果:染毒10 d后随着DBP浓度升高各染毒组雄蝇1 h交配率和子代发生量逐渐降低,64 mg/g组分别为40%和486.4±2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5%和861±312(P<0.05);生育期1~10 d各染毒组的不育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0d后只有较高浓度组的不育率高于对照组(P<0.05);50mg/L度组精母细胞Ⅲ阶段的SLRL突变率(0.990%)显著高于对照组(0.106%,P<0.01).结论:DBP对性成熟的雄性果蝇能造成一定的生育障碍和遗传损伤.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生殖能力遗传毒性雄性果蝇

    妊娠期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1例的护理

    杨春香刘小娟王永利王蕊...
    65页

    妊娠期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护理

    两种抗原致敏方式负载树突状细胞疫苗对LNCaP细胞株的体外杀伤作用

    吴自勍黄浩尤长宣罗荣城...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验证重组腺相关病毒负载PSA基因转染方式与LNCaP细胞裂解物诱导方式对产生树突状细胞(DCs)疫苗的的影响.方法:抽取HLA表型为A2的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体外培养.通过反复冻融LNCaP细胞、提取肿瘤细胞裂解物以及使用含PSA片段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转染未成熟DCs,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检测体外培养的DCs和CTL活性,并使用MTT法检测两组CTL对LNCaP细胞的杀伤作用,同时使用腺相关病毒转染组诱导的CTL对LNCaP和DU145两种前列腺癌细胞进行杀伤实验检测.结果:两种方式均可培养成熟的DCs,诱导激活CTL并分泌IFN-γ,而腺相关病毒转染的DCs成熟度和CTL诱导率均高于细胞裂解物组;腺相关病毒转染组诱导的CTL对LNCaP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细胞裂解物组诱导的CTL;腺相关病毒转染组诱导的CTL对LNCaP细胞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结论:两种抗原递呈方式均可培养出成熟的DCs,并可诱导自体CTL增殖;而使用重组腺相关病毒转染PSA至DCs的方式明显优于肿瘤细胞裂解物的抗原负载方式,具有高效特异性.

    树突状细胞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脂肪基质干细胞跨胚层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吴雷陈若琨杨靓杨转移...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脂肪基质干细胞向神经干细胞跨胚层分化的可行性,进而为神经系统损伤修复寻找理想的种子细胞.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大鼠腹股沟脂肪组织,消化离心后低糖含血清培养基培养,待细胞生长至亚融合状态改用神经干细胞培养基诱导,用免疫荧光对诱导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大鼠脂肪基质干细胞在相应培养条件下快速分裂增殖为大而圆并含粗大胞质颗粒的细胞,后者形成细胞球(或称"神经球"),该细胞球表达特殊的神经干细胞Nestin抗原;若进一步将这些细胞球分离成单细胞并重新以克隆密度培养,单个的细胞又很快形成新的神经球.神经干细胞球进一步分化,可见到有的细胞胞体增大并出芽,逐渐发育成为较成熟的长突起细胞,长突起相互连接、交织成网并建立有神经纤维样联系,表达Nse或Gfap抗原.结论:大鼠脂肪基质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神经干细胞跨胚层分化.该种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可能成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的理想种子细胞.

    脂肪基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细胞分化细胞培养

    体外保存兔甲状软骨活性的实验研究

    杨宪法赵大庆崔鹏程徐凯...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如何在体外长期保存兔甲状软骨块的活性.方法:取兔甲状软骨15块,软骨大小约5 mill×2 mill×1mm,将所取软骨块分别置于4℃,-80℃冷冻及RPMI-1640液,于37℃培养保存,于保存24 h,7,14,21,30 d时取样品,分别用HE,AB/PAS及Masson三色染色和台盼蓝排斥试验检测软骨活性.结果:用RPMI-1640培养液保存的兔甲状软骨,在整个保存期中活性保持较好,软骨细胞活性率保持在85%左右;-80℃冷冻保存7d时软骨基本失去活性,4℃保存软骨在保存30d时软骨活性明显降低.结论:与低温保存方法相比,用组织培养法能较好地保存兔甲状软骨块活性.

    甲状软骨组织培养保存

    姜黄素对体外培养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作用

    胡晓龙胡大海计鹏蔡维霞...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姜黄素体外抗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方法:以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为靶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培养液培养,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情况,透射电镜进行形态学检测,流式细胞仪技术结合PI及Annexin V双标记染色检测姜黄素的促凋亡作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Ⅰ,Ⅲ型前胶原及Bcl-2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姜黄素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处理组凋亡细胞增多,凋亡细胞表现出典型的超微结构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凋亡率也在逐渐升高;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显示,姜黄素处理后Ⅰ、Ⅲ型前胶原及Bcl-2 mRNA的表达水平均下调.结论:姜黄素具有一定的体外抗增生性瘢痕的作用.

    姜黄素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Ⅰ型前胶原Ⅲ型前胶原Bcl-2

    注射维生素E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大鼠模型的影响

    刘锐高会军徐航马龙...
    79页

    早产儿视网膜病维生素E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