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樊代明

半月刊

1000-2790

edjfmmu@fmmu.edu.cn

029-84774674

710033

西安市长乐西路169号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由第四军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征稿和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半月刊,A4开本,105g铜版纸印刷;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0-2790,国际刊名代码CODEN DJDXEG,邮发代号52-86;属我国核心期刊、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已进入著名国际检索系统。如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本学报多次被评为国家、军队优秀,在建国50周年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局部制动对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影响的研究

    王玉伍兵
    1898-19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肢体制动对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制动组,每组20只.制动组大鼠右后肢石膏固定,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3 wk后将两组大鼠行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技术,术后分离大鼠右比目鱼肌测最质量、肌细胞直径及肌纤维截面积.结果:制动组稳态葡萄糖输入速率[(35±5)mg(/kg·h)us(13±4)ms/(kg·h)]、右侧比目鱼肌湿质量[(169.2±4.1)g us(67.1±6.3)g]、肌细胞直径[(49.8±2.7)μm us(20.6±3.2)μm]、肌纤维截面积[(998 μ21)μm2us(579±14)μm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局部制动可导致大鼠骨骼肌萎缩,并使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胰岛素敏感性高胰岛素-正糖钳夹制动骨骼肌萎缩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护理30例

    胡艳萍任爱萍刘文娟
    1900-1900页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护理

    EGb761对谷氨酸诱导海马神经元兴奋毒性损伤中p75NTR表达的影响

    吴兰香滕永真李春莉吴明军...
    1901-19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谷氨酸诱导海马神经元兴奋毒性损伤中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p75 neurotrophin receptor,p75NTR)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761)抗兴奋毒性神经保护作用与p75NTR的相关性.方法:建立谷氨酸诱导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兴奋毒性损伤模型,观察25~200 ms/L剂量下EGb761的神经保护作用;RT-PCR,Western Blot及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p75NTR的表达变化.结果:100 mg/LEGb761预处理给药的神经保护效果最明显;谷氨酸刺激后,p75NTR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EGb761本身对p75NTR表达无影响,而EGb761预处理组p75NTR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较谷氨酸组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p75NTR在谷氨酸诱导兴奋毒性神经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EGb761抗兴奋毒性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p75NTR的表达有关.

    EGb761谷氨酸兴奋毒性p75NTR神经保护

    蟾蜍灵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

    李善文甘卫华陈荣华张爱青...
    1905-19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蟾蜍灵(bufalin)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殖及细胞外基质(ECM)分泌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对照组、LPS刺激组(LPS 5 mg/L)和蟾蜍灵干预组(LPS 5 mg/L和蟾蜍灵1×10-8mol/L),应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蟾蜍灵对GMC的细胞毒性作用,通过MTY、流式细胞技术检测GMC增殖变化,RT-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GMC培养上清中纤维连接蛋白(FN)及TGF-β1的表达.结果:MTT结果显示蟾蜍灵浓度在1 × 10-8mol/L及以上时呈剂量依赖性抑制GMC增殖(P<0.01).细胞周期分析显示蟾蜍灵组S期细胞比例较脂多糖组降低(P<0.01).蟾蜍灵干预组与脂多糖组相比TGF-β1的mRNA相对表达量减少(P<0.05),FN,TGF-β1蛋白分泌量减少(P<0.01).结论:蟾蜍灵对LPS作用后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分泌具有抑制作用.

    蟾蜍灵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增殖

    体腔循环灌注热化疗治疗恶性腹腔积液78例

    田洁秦明英都爱琳侯新丽...
    1908-1908页

    体腔循环灌注化疗

    四氯化碳和硫代乙酰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对比研究

    张丽娜龚均柴宁莉
    1909-1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四氯化碳(CCL4)和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两种试剂分别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探讨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用CCL4和TAA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并分别设立对照组.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并于第28,56日称体质量,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以及透明质酸(HA)和Ⅳ型胶原(CIV)、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取肝组织进行HE和Masson染色,分别观察肝组织的损伤程度和胶原增生的情况.结果:第28日,两模型组的各项指标与其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而模型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第56日,CCL4组各项指标有明显好转,部分指标与对照组无差异,而TAA组的各项指标进一步恶化,部分指标与CCL4组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CCL4所致的肝纤维化模型更适用于肝纤维化自发逆转机制以及相关治疗策略的研究.TAA所致的肝纤维化模型适用于肝纤维化的机制研究、治疗药物的筛选和肝纤维化血清学标记物的可靠性评价等.

    四氯化碳硫代乙酰胺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李浩邹鸿星杨淮河邵银初...
    1912-1912页

    骨折固定治疗

    K-阿片受体激动剂U50488H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直接保护作用

    徐庆杰李培杰张正义秦静...
    1913-1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K-阿片受体激动剂U50488H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冠状微循环和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明确其对I/R心肌是否具有直接保护作用.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I/R组,U50488H+I/R组和Nor-BNI(特异性阿片受体阻断剂)+U51M88H+I/R组,每组8只.实验组通过开胸结扎冠脉前降支制备大鼠I/R模型,观察各组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和冠状微循环的改变.结果:①U50488H+I/R组与I/R组和Nor-BNI+U50488H+I/R组比较,微血管显著扩张(P<0.05),毛细血管腔内血细胞明显减少,心肌间质中偶见红细胞.②U50488H+I/R组与UR组和Nor-BNI+US0488H+I/R组比较,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US0488H可通过激活心脏K-阿片受体,明显改善大鼠L/R心肌的微循环,减轻心肌超微结构的损伤,从而发挥对心脏的直接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被选择性的K-阿片受体阻断剂Nor-BNI所拮抗.

    U50488HK-阿片受体心肌缺血-再灌注微循环超微结构

    红景天苷系列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抗疲劳活性初筛

    张俊吴振刚王庆伟王巧峰...
    1916-19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酪醇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优化,合成系列红景天苷类似物,研究其抗疲劳活性,初步考察构效关系.方法:合成溴代乙酰糖,与相应原料肉桂醇、苄醇、苯乙醇、苯丙醇通过Koenigs-Knorr法缩合成苷,脱乙酰基得到目标化合物,柱层析纯化.通过小鼠力竭游泳实验考察红景天苷系列类似物的抗疲劳活性.结果:合成得到8种红景天苷类似物,化合物的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1H-NMR确证.小鼠力竭游泳实验结果表明红景天苷组(1227 s)及苄基半乳糖苷组(1100s)小鼠力竭游泳时间高于对照组小鼠(782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与对照组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红景天苷系列类似物合成路线可靠.苯环上的羟基及其侧链碳、糖的类型均可影响红景天苷类似物抗疲劳活性.

    红景天苷类似物设计合成

    不同转移潜能喉癌细胞株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比较

    傅然胡国华汤为学
    1919-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获得高侵袭性喉癌细胞株,为建立高转移喉癌动物模型奠定基础.方法:改良侵袭实验筛选出高低两种侵袭潜能细胞亚群,通过生长曲线、倍增时间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种细胞的生长和周期差异;采用侵袭实验、迁移实验检测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差异;各取5只裸鼠进行动物实验检测体内肿瘤生长和转移能力的差异.结果:经过改良侵袭实验筛选出了高低两种侵袭潜能细胞亚群,倍增时间分别为(31.6±1.1),(60.2±11.1)h(P<0.05);增殖指数分别为(27.6±0.5)%,(161.3±0.8)%(P<0.01);高低亚群侵袭细胞数分别为210.2±12.9和11.6±5.0(P<0.01),迁移细胞数分别为229.8±12.1和6.0±4.5(P<0.01).动物实验中,高低侵袭组在裸鼠体内的成瘤时间分别为2,4 wk,病理活检高侵袭组3只同侧胴窝淋巴结转移、4只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1只对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低侵袭组1只同侧腹股沟淋巴结反应性增生,2只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瘤重分别为(17.0±3.0),(9.7±3.8)mg(P<0.05);瘤内血管数分别为21.2±4.0,1.4±0.9(P<0.01).结论:成功从喉癌同一亲本细胞系中分离得到了高低两种侵袭潜能细胞亚群,高侵袭性亚群的恶性程度高于低侵袭性亚群.

    喉癌侵袭肿瘤转移细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