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樊代明

半月刊

1000-2790

edjfmmu@fmmu.edu.cn

029-84774674

710033

西安市长乐西路169号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由第四军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征稿和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半月刊,A4开本,105g铜版纸印刷;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0-2790,国际刊名代码CODEN DJDXEG,邮发代号52-86;属我国核心期刊、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已进入著名国际检索系统。如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本学报多次被评为国家、军队优秀,在建国50周年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钙周期素结合蛋白与乳腺癌临床的相关性研究

    王宁菊马刚翟慧虹
    2403-24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钙周期素结合蛋白(CacyBP/SIP)在乳腺癌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复发转移及预后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化法(IHC)在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验证CacyBP/SIP在乳腺癌组织、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结果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ER,PR,C-erbB-2的表达、复发转移及预后是否有相关性.结果:①CacyBP/SIP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56.96%),主要表达于胞质,癌旁正常组织中无表达或低表达(35.44%).②CacyBP/SIP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组织学分级相关:有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越晚、组织学分级越高,则CacyBP/SIP的阳性表达率越高;与患者年龄、月经状态、肿瘤大小、ER,PR,C-erbB-2表达无关.③CacyBP/SIP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与乳腺癌复发转移相关:复发转移组CacyBP/SIP阳性表达率较无复发转移组高.④CacyBP/SIP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与患者生存率呈负相关,与累积复发转移风险呈正相关.结论:CacyBP/SIP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有可能成为乳腺癌预后不良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CacyBP/SIP乳腺肿瘤复发转移预后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52例

    吕秀云李赋亚吕鑫荣
    2407页

    米非司酮子宫肌瘤治疗

    妇科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沈中顺侯炯
    2408-2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妇科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54例妇科手术患者,根据年龄、镇痛方式、禁食时间、手术方式进行分组,观察术后48 h内不同时段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分类统计分析各相关因素.结果:妇科患者PONV的总发生率为59.06%.PONV主要发生在术后24 h内,术后6 h内为高发段;患者的年龄、手术方式、禁食时间不影响PONV的发生率;持续镇痛组PONV发生率高于无持续镇痛组(P<0.05);镇痛效果不影响PONV的发生率,持续镇痛组术后更容易发生频繁呕吐(P<0.01).结论:PONV发生率高,与镇痛关系明显.

    术后恶心呕吐妇科手术危险因素术后镇痛

    参麦注射液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对SOD,MDA和MMP-9的影响

    缴万里
    2410页

    参麦注射液心绞痛,不稳定性疗效

    中国甘肃地区汉族IL-10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关系

    祝凯华李玉民刘玲玲张丹...
    2411-24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启动子区-592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甘肃地区胃癌之间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技术分别对来自甘肃地区人群137例胃癌患者及与其配比的144例对照个体IL-10-592A/C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采用免疫印迹(Immunoblotting)技术对幽门螺旋杆菌进行检测.结果:①对照人群IL-10基因-592位点AA,AC,CC 3种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29.9%,47.9%,22.2%;②胃癌组IL-10 CC基因型携带频率为32.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2.2%(P<0.05),携带IL10 CC基因型个体胃癌的发病风险增高到2.19倍;③以IL10 AA基因型并血清幽门螺杆菌免疫印迹阴性的个体为对照,CC基因型并HP感染阳性及CC基因型并Hp CagA阳性患病风险显著增高,分别为对照组的3.75倍,4.51倍.结论:IL-10基因-592位点A/C多态性与胃癌的遗传易感性相关;IL-10A/C基因多态性和Hp感染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存在加乘交互作用.

    基因多态性白介素10胃肿瘤幽门螺杆菌免疫印迹CagA

    半膝关节假体置换与半膝骨关节移植保肢治疗恶性骨肿瘤比较研究

    曹雷
    2414页

    半膝关节假体置换半膝骨关节移植保肢恶性骨肿瘤

    MEK1在结直肠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于波苏宏李世拥安萍...
    2415-2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途径中MEK1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及淋巴结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6例结直肠癌原发灶、正常结肠黏膜、转移淋巴结和肝转移灶MEK1表达.采用寿命表法分析对比ME.1表达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大肠癌原发灶、正常结肠黏膜、转移淋巴结和肝转移灶中MEK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2.3%,32.6%,71.4%,78.3%.癌原发灶、肝转移灶和转移淋巴结中MEK1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P<0.01).按TNM分期,Ⅲ,Ⅳ期结直肠癌原发灶MEK1表达阳性率高于Ⅰ,Ⅱ期(P<0.01).低分化腺癌和黏液腺癌MEK1表达阳性率高于高-中分化腺癌(P<0.01).MEK1阳性组和MEK1阴性组的3 a无病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1.3%,73.1%.MEK1阳性组患者生存率低于MEK1阴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K1增强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及淋巴结和肝转移有关,检测MEK1表达对判断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结直肠肿瘤MEK1转移

    三维CT成像在经皮肾镜治疗肾鹿角型结石中的临床应用

    黄义吕蔡李东辉
    2417页

    成像三维肾鹿角型结石经皮肾镜

    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和应激指标对老年人麻醉深度的评估

    马丽萍朱立宏陈学新孟尽海...
    2418-2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老年人静脉复合麻醉中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MLAEP)、血流动力学及血浆皮质醇(CORT)浓度的变化,评估MLAEP和应激指标对老年人麻醉深度的应用价值.方法: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40例,年轻组年龄20~45岁,老年组年龄65~81岁,每组20例.ASAⅠ~Ⅱ级,心功能1~2级.无内分泌疾患及听力障碍.常规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并接呼吸机控制通气,于入室后(T0)、麻醉诱导后3min(T1)、插管后1 min(T2)、切皮后2 min(T3)、关腹后(T4)及拔管后(T5)各时间点分别记录HR,MAP及MLAEP各波波幅及潜伏期.在上述各时间点采中心静脉血3 mL,测定血浆皮质醇的浓度.结果:两组患者给药后各时间点的Pa,Nb的潜伏期与基础值比较都延长(P<0.05),Na/Pa,Pa/Nb波幅都降低(P<0.05);在T0时老年组患者Pa较年轻组潜伏期长(P<0.05),两组患者给药后心率与基础值比较均有变化(T2时刻除外),在T5时年轻组心率比老年组快(P<0.05).MAP在给药后T1,T2,T3,T4与基础值比较均降低(P<0.05),在T4时刻年轻组比老年组MAP值高(P<0.05).CORT在给药后各时间点与基础值比较有变化(P<0.05),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LAEP联合血流动力学及血浆皮质醇可有效地对老年人麻醉深度进行评估.

    MLAEP应激老年人麻醉深度评估

    微创经皮固定及早期康复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效果评价

    周振东杨军李建军
    2421-2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微创经皮固定及早期康复治疗法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效果.方法:50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固定及早期康复治疗法.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优良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发热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且也无感染、患肢缩短、骨盆扭转变形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创经皮固定及早期康复治疗法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疗效佳,而且相对安全,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微创康复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