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低温建筑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低温建筑技术
低温建筑技术

张锦屏

月刊

1001-6864

Lowtem@163.com

0451-86334097,86335022

150080

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60号

低温建筑技术/Journal Low Temperature Architecture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立足三北 面向全国 内容丰富 独具特色《低温建筑技术》1979年创刊,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学术委员会冬季施工专业委员会、黑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本刊寓实用性、学术性、知识性于一体,是中国自然科学建筑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是指导我国三北地区(东北、西北、华北)建筑科学技术和冬期施工技术发展的唯一专业性刊物。《低温建筑技术》主要报导三北地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设计、科研、教学与建筑工程冬期施工技术、冻土与地基基础、建筑节能和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成果与应用、混凝土外加剂的研究与应用、冬期施工质量通病:普及建筑技术与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知识等。《低温建筑技术》为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每期定价8.00元,全年48.00元,邮发代号14-122,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也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订阅(另附邮资12元/年)。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60号      邮编:150080     E-mail:Lowtem@163.com传真:0451-86334097 电话:0451-86334097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AHP-FCE法的公园环境满意度研究

    郑权一金梦潇裴立东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公园与公共健康的关系密切,如何通过提高居民对公园环境的满意度,促进居民访问,从而提高大众健康,已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文中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8项指标包含的32个评价因子的综合评价体系,以深圳市公园为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市民对城市公园环境的评价为"满意".此外,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公园环境的优化策略,旨在为提升绿色基础设施在公共健康的积极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城市公园

    大连近代日式住区街巷空间特色研究

    胡一鸣董健菲孟琪
    5-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连近代日式住区是大连城市建设历程中重要历史时期的文化产物,其多样化的空间组织特征、稳定且统一的内在秩序、独特的审美意匠,使其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文中选取3个有代表性的大连近代日式住区,以街巷空间为研究主体,运用空间句法理论进行量化分析,挖掘其内在发展规律和空间形态特征;经参数的对比发现,住区存在如缺少整合度核心、通达性低等问题.进而提出保护策略,例如优化空间组织与结构,强化核心,调整街巷尺度等.以期在今后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实践工作中,向设计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依据.

    近代日式住区空间句法街巷空间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吉林省朝鲜族村落空间分布演化研究

    李浩颖李明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具有独特历史文化背景的跨境民族村落空间演化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文中以吉林省朝鲜族村落为例,借助ArcGIS平台的最邻近指数法、核密度估计法方法探究其村落空间分布演化特征,并论述不同时期社会因素对其演化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吉林省朝鲜族村落在空间分布演化中空间分布集聚性逐年降低、整体空间分布形成圈层扩展趋势的演化特征.由于政策的实施,村落数量增加,且呈现出从自由性到组织性的建设模式的转变,进而形成面状覆盖区;铁路交通的建成使得村落空间分布呈现线状规律性演化特征.研究为挖掘地区性跨境民族的文化内涵、特征与特殊规律提供参考.

    吉林省朝鲜族跨境民族空间分布演化

    主动式健康导向的社区公园优化策略研究

    王玉倩唐建完晨玉张琬晴...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旨在探究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社区公园环境与居民健康需求的不匹配问题,并从主动式健康干预的角度出发,探讨优化社区公园环境的策略.采用文献综述与案例分析的方法,梳理了社区公园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明确了社区公园在干预人群健康方面的媒介作用.阐明了社区公园对人群健康的主动式干预路径,继而通过调节心理状况、促进体力活动和增加社会交往三个方面进行相关优化策略的探讨.从主动式健康的角度出发,优化公园环境和服务,以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健康与休闲需求.

    主动式健康干预社区公园设计人群健康

    绿色建筑供应链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赵丽闫丽李海波王晨...
    20-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推动绿色建筑的规模化发展,加强绿色建筑供应链的建设与管理,确保供应链形成良好的网络韧性是关键.围绕WSR方法论,构建绿色建筑供应链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研究表明,在绿色建筑供应链韧性评价中,事理方面的影响最为显著,物理方面的影响程度最小.针对各因素对绿色建筑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程度,为绿色建筑供应链的优化提供指导,丰富绿色建筑供应链领域的相关研究.

    WSR系统方法论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绿色建筑供应链韧性

    健康视角下双鸭山老旧小区步行空间优化设计研究

    刘杰薛婧嘉刘军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寒地居民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户外活动的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双鸭山市地处寒地区域,天气特征直接导致了居民室外活动时间和出行次数的减少,然而居住区尤其是老旧小区步行空间作为与居民日常活动紧密联系的场所,其环境品质与空间活力却未得到优质提升.文中以健康城市为切入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居住区作为调研对象,分析当前双鸭山市步行空间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相关优化设计原则.为满足健康城市发展要求以及居民日益增长的活动需求,提升寒地城市居住区步行空间质量提供研究参考.

    健康城市老旧小区步行空间质量

    严寒地区宜居低碳牧居建筑设计

    周长林王连顺尤学一马正炳...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捡烧牛粪燃能的利用方式,探索广大高原严寒牧区牧民住房绿色低碳转型路径,释放放牧草地生态系统蕴含的巨大减排增汇潜力和价值,文中以装配式低碳牧居替代捡烧牛粪的帐篷为导向,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严寒牧区牧民住房在装配式建筑、骨架与围护结构、光风互补供电系统和太阳能供暖系统四个方面绿色低碳技术的进展与态势,结合牧户调查、技术研发和牧居示范工程建设的实践,归纳、探讨了净零碳排放牧居技术路径,解析了取得初步成果的主要参数、经验和不足,为严寒地区牧居低碳化设计提供借鉴.得出"三室一廊"牧居、装配式骨架结构、低能耗围护结构、可再生能源替代和精细化管理可能成为牧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中新一代牧居的美好图景的结论.

    严寒地区低碳牧居装配式骨架低能耗围护结构光风互补供电太阳能供暖

    静压法预应力管桩压桩力估算方法对比分析

    金建敏陈飞戴道永徐凯鹏...
    35-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对比分析静压法预应力管桩的不同压桩力估算方法,文中以瑞苍高速公路(龙丽温至甬台温复线联络线工程)为例,选择4个典型压桩力经验公式,利用实测数据和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确定出最符合工程实际的估算公式,并结合规范规定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得到承载力与设计压桩力的经验关系,最终确定各标段不同设计桩长的设计压桩力.研究为同类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了借鉴.

    预应力管桩设计压桩力压桩力估算

    盾构穿越土岩复合地层引起的土体位移研究

    杨波徐银锋齐永洁魏纲...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土岩复合地层中盾构掘进引起的土体位移规律,基于Mindlin解和随机介质理论推导了隧道施工引起的土体位移计算公式,依托实际工程对地表及深层土体沉降规律进行了计算和可靠性验证.结果表明计算曲线与实测数据相吻合.随硬岩比增大,隧道施工引起的横纵向地表沉降值、横向沉降槽宽度均有所减小;硬岩层会减弱刀盘附加推力(p1)、盾壳侧摩阻力(p2)和土体损失对上部土体变形的影响,但附加注浆压力(p3)的影响将会增大.研究可为盾构穿越土岩复合地层引起的土体竖向位移预测提供参考.

    土岩复合地层盾构隧道土体位移预测硬岩比

    高陡边坡变截面桩基础受力性能研究

    张丽娟马会超马一丹王文明...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陡边坡中输电塔大直径钢管直桩基础存在材料浪费、经济型较差的问题,使用阶梯变截面桩基础可有效提高基础的经济性、降低施工难度.文中采用ABAQUS软件分别建立45°边坡的变截面桩及直桩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在相同下压工况下,以最大应力和最大位移为分析对象,对变截面桩和直桩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软土地区45°边坡条件下,变截面桩和等截面桩最大拉应力值均符合强度要求,最大位移和钢筋笼最大应力相差很小,变截面桩可以代替直桩;在硬土地区45°边坡条件下,变截面桩和等截面桩最大拉应力值均符合强度要求,最大位移和钢筋笼最大应力相差很小,变截面桩可以代替直桩.研究成果可为阶梯变截面桩在高陡边坡输电塔中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变截面桩等截面桩大直径钢管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