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低温建筑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低温建筑技术
低温建筑技术

张锦屏

月刊

1001-6864

Lowtem@163.com

0451-86334097,86335022

150080

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60号

低温建筑技术/Journal Low Temperature Architecture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立足三北 面向全国 内容丰富 独具特色《低温建筑技术》1979年创刊,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学术委员会冬季施工专业委员会、黑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本刊寓实用性、学术性、知识性于一体,是中国自然科学建筑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是指导我国三北地区(东北、西北、华北)建筑科学技术和冬期施工技术发展的唯一专业性刊物。《低温建筑技术》主要报导三北地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设计、科研、教学与建筑工程冬期施工技术、冻土与地基基础、建筑节能和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成果与应用、混凝土外加剂的研究与应用、冬期施工质量通病:普及建筑技术与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知识等。《低温建筑技术》为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每期定价8.00元,全年48.00元,邮发代号14-122,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也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订阅(另附邮资12元/年)。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60号      邮编:150080     E-mail:Lowtem@163.com传真:0451-86334097 电话:0451-86334097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严寒区预制保温模板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

    丁照祥计涛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预制保温模板对坝体的防护能力,增强严寒区坝面保温材料耐久性,开展了模板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性能研究.从提高模板混凝土抗裂性和耐久性角度考虑,提出了原材料质量控制技术指标;通过优化设计,提出了满足C50W12F400设计要求的模板混凝土配合比;研究了模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极限拉伸值、弹性模量、抗冻、抗渗等性能发展规律.结果表明试验制备的模板混凝土不仅工作性良好,抗压强度、耐久性优于设计指标,且具有高极限拉伸值、低弹性模量的优点;研究成果为严寒区预制保温模板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保温模板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性能

    RC框架填充墙抗震性能提升方法综述

    吕高臣宁宁周文瑞丁月...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填充墙在地震作用下平面内外均发生严重的破坏,同时,填充墙与周边框架的相互作用使结构发生非延性破坏形态,不符合延性设计理念.文中分析了实际震害中填充墙的破坏形态,利用已有文献,归纳了改善填充墙抗震性能的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着重对摇摆砌体填充墙进行阐述,并进行了展望.

    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摇摆砌体填充墙

    爆炸损伤后起波钢筋混凝土梁吸能能力有限元分析

    张典典何晖石同幸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分析爆炸损伤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和起波钢筋混凝土梁的能量吸收能力,对比说明起波钢筋混凝土梁的抗爆性能.首先,分别建立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和起波钢筋混凝土梁的有限元模型;然后,设置先爆炸加载后四点弯曲加载的荷载组合,变化起波矢高、起波角度、TNT当量、钢筋和混凝土强度等参数,对比研究不同参数组合下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和起波钢筋混凝土梁的整体损伤过程,并重点分析了起波钢筋的塑性铰的形成发展过程;同时,计算不同参数组合下两种钢筋混凝土梁的能量吸收值,对比两者的能量吸收能力.研究表明爆炸损伤后起波钢筋混凝土梁的吸能能力高于爆炸损伤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吸能能力,起波矢高越高、起波角度越小、钢筋和混凝土强度越高、TNT当量越小,起波钢筋混凝土梁的残余吸能能力越强.

    起波钢筋混凝土梁普通钢筋残余吸能能力

    基于ABAQUS的热轧型钢拼合柱轴压性能研究

    郭旭郁有升陈述刚
    105-10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研究热轧型钢拼合柱的受力性能,采用ABAQUS建立了10个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了长细比、螺栓间距对拼合柱轴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拼合柱的极限承载力均略低于同截面整柱,当螺栓间距增大到80i时,拼合柱承载力下降到整柱的80%,长细比和螺栓间距对拼合柱承载力影响显著,随着长细比和螺栓间距增加拼合柱极限承载力逐渐降低.

    热轧型钢拼合柱轴压性能破坏模式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某变截面塔机转换节受力性能分析

    李若彤曹正峰李玲郑朝荣...
    109-11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变截面塔式起重机的转换节部位通常较为薄弱,易导致结构失效.为进行某转换节的试验研究并考虑试验场地尺寸的限制,对该转换节完整结构的受力性能进行有限元分析,并提出两种试验方案:即1/2结构和1/4结构试验方案,研究两个试验模型的极限承载力与破坏模式,并与转换节完整结构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从而确定合理的试验方案.结果表明转换节完整结构因上角柱Z1达到材料屈服强度而破坏;1/2结构可以更好地复现转换节完整结构的受力性能,为该转换节的试验研究及变截面塔机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变截面塔机塔机转换节极限承载力

    RC框架填充墙加固平面外抗震性能研究综述

    周文瑞宁宁吕高臣丁月...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填充墙作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维护构件,通过拉结筋与主体结构连接.填充墙对主体结构刚度的增大作用、填充墙与主体结构的相互作用设计时并未考虑,也逐步受到重视.现有对填充墙加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平面内的抗震性能,而震害调查表明,填充墙在地震作用下会发生平面外倒塌,产生安全隐患,所以对填充墙进行抗震加固,并对加固后结构平面外抗震性能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文中从加固材料、端部锚固、填充墙与RC框架连接方式以及填充墙的平面面内损伤对面外的影响四个部分,介绍了填充墙加固后的抗震性能,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填充墙平面外性能研究进行了展望.

    RC框架结构填充墙加固平面外倒塌

    区域抗震防灾规划框架研究

    院梦雪王志涛郭小东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大地震灾害具有区域性、破坏性大、成灾面积广等特征,依靠单个城市难以有效应对,因此,需要从区域层面研究特大地震灾害防御的规划方法与措施.文中分析了区域抗震防灾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定位及与各类国土空间规划之间的衔接关系,构建了由风险管控体系、防灾设施体系、联动联防体系、防灾行动体系组成的四位一体的区域抗震防灾规划框架.为提升区域抗震防灾综合能力,开展区域抗震防灾规划工作提供借鉴.

    区域抗震防灾规划框架区域协同

    三边连接K形屈曲约束钢板墙受力性能研究

    李欢欢刘文洋李荣晖
    12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三边连接屈曲约束钢板墙在自由边两个角部首先发生破坏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三边连接K形屈曲约束钢板墙.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三边连接矩形和K形屈曲约束钢板墙进行受力性能分析,获得了屈曲约束钢板墙的屈服荷载、初始刚度、荷载位移曲线、塑性应变分布和屈服区分布.结果表明K形屈曲约束钢板墙的屈服荷载、初始刚度以及荷载位移曲线与矩形屈曲约束钢板墙相差不大,但在延性和耗能能力方面表现更佳.最后,提出了形式简洁计算精度较高的该类新型屈曲约束钢板墙的理论计算公式,可为K形屈曲约束钢板墙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屈曲约束钢板墙三边连接K形钢板墙屈服荷载初始刚度

    装配式混杂纤维混凝土桥墩防撞性能数值模拟

    裘卫明张敏姜建军赵云照...
    126-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装配式混杂纤维混凝土桥墩在车辆碰撞作用下的动力行为和防撞性能,在ABAQUS中建立车辆-桥墩模型.采用修正的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考虑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显示动力学分析方法,模拟了装配式桥墩在车辆撞击作用下动力响应.对比分析了混杂纤维混凝土和普通钢筋混凝土桥墩在变形、材料损伤、预应力变化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与普通混凝土桥墩相比,纤维混凝土桥墩在车辆碰撞下整体位移和残余变形、碰撞点材料损伤程度和预应力筋应力变化幅度均较小,具有更好的抗冲击性能和整体稳定性.

    装配式桥墩混杂纤维混凝土碰撞损伤数值模拟

    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桥补强方案研究

    胡益平张翔
    131-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桥实际施工中预应力张拉顺序偏差导致负弯矩区部分混凝土压应力储备不足的情况,提出了采用高延性混凝土铺装和施工体外预应力两种补强方案.通过有限元模型计算当前施工状态及预测成桥后结构的应力水平,并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案的补强效果;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高延性混凝土铺装的补强方案运营阶段主梁上下缘均不会出现开裂,采用该方案补强后桥梁荷载试验表明桥梁结构的承载力及抗裂性能够满足设计荷载要求.

    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桥补强负弯矩区荷载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