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低温建筑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低温建筑技术
低温建筑技术

张锦屏

月刊

1001-6864

Lowtem@163.com

0451-86334097,86335022

150080

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60号

低温建筑技术/Journal Low Temperature Architecture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立足三北 面向全国 内容丰富 独具特色《低温建筑技术》1979年创刊,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学术委员会冬季施工专业委员会、黑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本刊寓实用性、学术性、知识性于一体,是中国自然科学建筑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是指导我国三北地区(东北、西北、华北)建筑科学技术和冬期施工技术发展的唯一专业性刊物。《低温建筑技术》主要报导三北地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设计、科研、教学与建筑工程冬期施工技术、冻土与地基基础、建筑节能和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成果与应用、混凝土外加剂的研究与应用、冬期施工质量通病:普及建筑技术与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知识等。《低温建筑技术》为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每期定价8.00元,全年48.00元,邮发代号14-122,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也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订阅(另附邮资12元/年)。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60号      邮编:150080     E-mail:Lowtem@163.com传真:0451-86334097 电话:0451-86334097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空间感知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

    于婷婷郭旭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空间感知为引导实施历史文化街区更新行动,可为城市面向以人为本高质量发展新进程提供新思路.文中通过构建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感知的研究路径,以青岛湾历史文化街区为例,结合Phoenics模拟软件、GIS可视化分析等从感官、知觉、认知三个空间感知属性对它进行现状问题剖析,并基于此提出建筑组合、肌理文脉、文旅IP的更新策略.

    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感知保护更新

    国内儿童友好型城市绿地公共开放空间研究综述

    杜文浩张喆韦猛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绿地中的公共开放空间是儿童健康成长、充分接触自然的重要场所.随着当下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大力开展,系统全面地构建儿童友好的绿地空间体系,为儿童打造便捷舒适、安全有趣、生态自然、文明友好的城市绿地环境,提升儿童群体在城市中的幸福感、安全感与获得感.文中通过线上收集整理近15年儿童友好型研究等相关领域的文献,依托科学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分析,对当今国内的研究现状进行探索,分析发现研究热点主要涵盖设计策略、案例研究、评价研究三方面内容.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分析、归纳与梳理,充分总结当今国内的儿童友好型城市绿地公共开放空间建设倾向,为儿童友好型城市绿地建设与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儿童友好型城市绿地公共开放空间可视化分析

    严寒地区车站湿热环境耦合节能改造研究

    严谨玄律鲍佳然陈思瀚...
    13-1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碳"目标下,针对乡村建筑节能发展不足的问题,文中以杜尔伯特烟筒屯车站为案例,探索了东北乡村建筑的节能改造策略.结合乡村环境、居民习惯及经济成本,通过增加保温层、增设被动式阳光间及优化室外环境等措施.通过绿建斯维尔软件模拟分析,结果显示改造后车站全年节能约35%,冬季室温提升10℃,有效提升了建筑能效与舒适度.为乡村建筑节能改造提供了实践参考,助力乡村绿色建筑发展.

    严寒地区乡村建筑绿色节能建筑湿热环境

    基于数值模拟的大型冷水管网调试研究

    冯劲梅李陈李奇男张宇星...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供冷的冷水管网系统复杂、作用半径范围大,在系统循环中经常出现水力失调现象,需要通过安装完成后的系统运行调试解决水力失调现象,传统等比例水力平衡调试方法存在耗时长、精度差以及过程易产生水锤造成安全隐患等缺点.文中通过数值模拟结合现场实测的方式,分析提出了一种安全高效的优化等比例调试,经实际工程验证,方法可行.大幅减少现场调节轮次,提高调试精度,减少管网压力波动,对大型管网水系统的运行调试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大型循环水管网流体模拟阀门调节水力平衡调试

    基于空间句法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更新研究

    杨佳慧唐建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内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生育方针不断革新,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老人与儿童相伴的情形.由于国家政策的革新,对老旧小区改造力度的加大,需要我们在研究老幼共享问题上找寻新的突破.文中以大连市锦虹北园为例,采用空间句法理论,建立道路轴线模型,并通过五个指标系统评估公共空间,分析发现现有社区存在活力不足、功能单一、空间闲置等问题.对公共广场、宅间和宅旁三处公共空间分别提出更新策略,为大连市老旧小区老幼友好型公共空间更新改造提供新思路.

    空间句法老旧小区老幼友好公共空间

    完整社区下老旧小区改造满意度评价研究

    董铭航李明李浩颖
    29-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旧小区改造作为中国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已经成为改善居民生活品质、促进城市更新提质的重要抓手.文中以探索完整社区建设背景下的老旧小区改造后居民满意度为研究目的.首先,通过文献调查法对大连市老旧小区改造技术路线和"EPC+O"改造模式进行阐述;其次,以入选国家级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名单的大连市沙河口区兴新、兴社社区为例,采用实地调研法对其具体改造内容和手段进行解析;最后,采用问卷调查法得出居民对改造结果满意度评价为比较满意,以此为高效率、高质量开展城市基本生活单元的更新改造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完整社区老旧小区满意度评价

    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控制地带地方依恋研究

    赵书铭陆明谭卓琳梁凡...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测度历史文化街区居民地方依恋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文中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三处居住小区作为调查样本,建立道外历史文化街区居民地方依恋测度量表对地方依恋关系展开研究,并运用IPA分析法分析相关要素的重要性与绩效结果,解析影响地方依恋水平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对道外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居民而言,居住意愿程度、住区居民认知等要素会对居民的地方依恋关系产生较大影响,未来可以通过整治居民居住环境、增强居民住区认同等方式有效提升历史文化街区居民的地方依恋水平.

    历史文化街区原真性地方依恋IPA模型

    城市地下商业街出入口疏散安全研究

    胡东杰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以及地面空间资源的匮乏,地下空间如何合理有效地开发已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主要关注点之一.然而由于地下空间具有天然的封闭性和隔离性,商业设施带来的大量人流也为地下空间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其安全与疏散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提高地下商业街安全疏散效率,文中以沈阳"时尚地下"商业街为例,对平战结合时期地下商业出入口的使用现状进行调研,通过建立"整体性模型"推测其潜在的安全性隐患,从"设计、利益、制度"三大层面探寻其中深层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研究可为地下商业街出入口的设计提供参考.

    地下商业街整体性模型疏散通道

    大型歌剧院BIM深化设计与协同管理应用研究

    周拓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以歌剧院为代表的大型项目的设计和管理水平,文中以西安某大型歌剧院项目工程施工为例,根据BIM技术可视化、模拟性、信息集成和协同管理的特点,采用BIM技术通过设计阶段、施工准备、实施过程及竣工验收各环节的BIM模型仿真,实现了大型歌剧院施工现场布局、进度管理、机电管线系统设计、剧场空间声学、钢结构施工方案及竣工验收流程的综合优化,创建了基于BIM的数字化平台促进多方的协同管理,通过此技术可提升工程项目管理精确性和施工效率.

    BIM深化设计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剧场空间声学

    纳米固废混凝土的弯曲疲劳性能方差分析

    王振武钢张茂花申忠科...
    50-5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固废材料的资源化利用,研究采用固废材料全替代水泥并掺加不同掺量的纳米SiO2和纳米CaCO3制备纳米固废混凝土,进行纳米固废混凝土的抗折强度试验和弯曲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纳米材料可以增强固废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并改善其弯曲疲劳性能,纳米SiO2和纳米CaCO3分别在掺量为2%和1%时对固废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和疲劳性能的改善效果最显著.研究可为固废混凝土在道路、桥梁以及港口码头等交通基础设施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纳米材料固废混凝土弯曲疲劳性能方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