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域研究与开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域研究与开发
地域研究与开发

冯德显

双月刊

1003-2363

yjkf@vip.sohu.com

0371-67939201

450052

郑州市陇海中路64号

地域研究与开发/Journal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CSSCICHSSC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办的地理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1982年创刊,主要刊载地域研究与开发方面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读者对象主要是地理学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研究等方面的科研工作者及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张立新张家瑞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Markov链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2008-2020年中国省域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各地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变化幅度存在差异,中部和东部发展动力强劲,西部及东北地区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地区发展最为缓慢.(2)重心迁移速度有所加快,标准差椭圆面积不断缩小,东北方向的缩减趋势最为明显.(3)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全局空间关联特性显著,局部空间相关模式以东部地区的高-高集聚和西部地区的低-低集聚为主.(4)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跨越式转移难以实现,跃迁只发生在相邻等级;高值省份的正向溢出要大于低值省份的负向溢出.(5)规模增长、创新驱动、综合效益和绿色节能的障碍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对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制约作用逐渐增强;财政支持、城镇化进程、能源消费结构、科技创新能力对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

    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时空演变影响因素

    光伏产业政策叙事主题时序演化特征研究

    晋良海李钰涵方梅陈颖...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先,定义光伏产业政策叙事的3W框架,抽取光伏产业政策结构化内容,基于词频-逆文档算法,挖掘2011-2022年光伏产业政策叙事主题关键词;其次,采用共现网络方法,可视化分析光伏产业政策叙事主题;最后,耦合时序要素,对应分析光伏产业政策叙事主题焦点.结果表明:2011-2019年光伏产业政策叙事主题聚焦于推广分布式光伏应用、解决光伏消纳等问题,而2020-2022年光伏产业政策叙事主题逐渐转向提升储能、保障消纳等方面.省域政策对国家政策的执行度较高,政策主题基本保持一致,但省域政策会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地施策,各地发展方向均有所侧重.从对应分析来看,不同阶段国家政策的叙事主题以及不同阶段省域政策的叙事主题均存在显著差异.省域政策年际间衔接紧密,政策执行力度强,政策寿命长;国家层级与省域层级的叙事主题和时间变量之间都存在非连续的局部相关性.

    光伏产业政策叙事主题时序演化共现分析对应分析

    京津冀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与生态福利绩效耦合协调及影响因素研究

    关哲邵战林潘佩佩王晓旭...
    16-2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超效率SBM模型测算1999-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使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两者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规律,借助地理探测器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析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作用程度及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京津冀城市群的土地利用效率、生态福利绩效以及两系统的发展度、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但总体呈下降趋势.(2)1999-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的耦合协调度呈现"东北—西南"走向的空间分布格局,并且与椭圆重心移动方向相同,北部城市耦合协调度变化较大.(3)耦合协调影响因子中,经济水平回归系数最大.影响因子交互作用的解释力大于各自单独作用时的解释力之和,呈非线性增强.

    土地利用效率生态福利绩效耦合协调度京津冀城市群

    珠三角城市群人口-产业-环境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

    李蕴琳赵鹏军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人口、产业和环境三大维度相关的多源大数据,构建耦合协调度测度模型.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测定人口-产业-环境维度的耦合协调度,并结合相关分析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珠三角城市群人口-产业-环境协调度普遍较低,呈现明显的高值与低值聚集的空间分布格局.城市群内各地级市与不同城乡地域类型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差异不大.耦合协调度主要受产业维度产业链串联共生度与环境维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人口与产业维度因子间相关性强且呈正相关,但二者与环境维度因子呈负相关关系.结合研究结果,提出夯实南沙与珠三角西岸地区以创新引领的高质量发展、加强珠三角城市群生态保护的可持续经济发展等建议.

    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耦合协调珠三角城市群

    面向SDGs的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测度、时空分异及未来趋势研究

    谢欣圆朱婧
    31-3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的本土化是现阶段落实SDGs的核心任务.针对现有研究空间尺度大、时间尺度短的特点,以黄土高原地区348个县域作为研究区,通过构建指标体系以及采用莫兰指数评估2000-2020年可持续发展水平及时空演进特征,并利用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对未来可持续发展趋势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在2000-2020年呈波动式上升,与中国整体平均水平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各县域发展存在一定差距,青海省所辖县域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各县域之间的空间正向关联性逐渐缩小,高-高聚集地区越来越多,未来10年可持续发展水平将持续提高.

    可持续发展水平测度县域SDGs莫兰指数灰色马尔科夫黄土高原地区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军民协同创新促进机制构建进路

    范建民邢召伟
    3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军民协同创新促进机制是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运用资料搜集、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践跟踪等研究方法,阐述了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军民协同创新促进机制的内容、组成及其运作机理,解析了构建军民协同创新促进机制的实践、难点及可行的路径.结果表明: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军民协同创新促进机制由激励约束、组织工作、利益协调、风险防范等子机制组成,其功能各异.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构建军民协同创新促进机制中既存在激励、协调与组织不到位问题,又存在科教资源短板问题.河南省政府应采用标本兼治的构建策略,从强化军民协同创新的激励、组织协调和补短板等措施入手,以构建军民协同创新促进机制.

    军民协同创新创新资源制约资源整合机制构建路径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基于海洋产业的城市创新网络特征及邻近性分析

    郭建科田冬翠
    46-5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0-2020年海洋产业合作申请专利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分析城市创新网络的拓扑结构、空间格局和邻近性机理.结果表明:①拓扑结构方面,2000年和2001年城市创新网络不具备无标度网络特征;2002-2020年,网络规模逐渐扩大,城市间合作增加,网络以2011年为分界点由松散转为集聚阶段.网络的无标度特性和小世界性逐渐明显,并由"双核心"结构逐渐发育为以北京为单核心的"核心-边缘"结构.②空间格局方面,核心城市和中介城市均表现出区域性特征,主要集聚在京津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和山东半岛,城市创新网络形成了以三角结构为支撑的四边形空间格局.③城市专利合作由沿海城市向内陆城市扩展,但海洋产业的科技创新主要依靠深圳、青岛、上海、天津、广州等沿海城市和北京、武汉等少部分内陆城市.④社会邻近性对城市创新网络的解释力最高,地理距离对城市合作的限制作用逐渐减弱,不同邻近因子间均存在非线性增强的两两交互作用.

    海洋产业合作专利社会网络分析地理探测器多维邻近性城市创新网络

    大运河沿线地区城市韧性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机制

    贺嘉霖王敏王大树程哲...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京杭大运河沿线地区城市为例,综合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核密度估计分析以及灰色关联度模型对2005-2019年大运河沿线地区城市韧性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运河沿线地区城市韧性与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但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且这种差异存在扩大的趋势.大运河沿线地区城市韧性与科技创新发展的耦合协同性趋好,但耦合协调状况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中心城市明显高于普通城市,存在"南北高、中间低"的空间格局.耦合协调度的核密度分布层次差异性较为明显,"马太效应"显著.耦合协调度受经济发展水平、风险应对能力、应急通信能力、生态发展水平、政府应灾能力以及政府科技投入等因素的影响.

    城市韧性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分析京杭大运河

    居民参与生态社区建设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因素——基于山东省东营市居民调查数据分析

    曹虎靳敏武照亮唐伟...
    61-6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山东省东营市586份调查数据,从垃圾分类、绿色消费、绿色出行及生态实践活动4个维度综合分析居民参与生态社区建设意愿与行为的悖离程度,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居民参与生态社区建设综合意愿强度指数为0.909,综合行为强度指数为0.415,表明较高的参与意愿并不必然导致较高的参与行为.(2)参与意愿主要受心理认同、个体特征及社区推动措施的影响,参与行为主要受心理认同、社区体验及情境因素的影响.(3)居民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环保设施和宣教活动的差异拉大了参与意愿和行为的悖离程度.(4)单维度参与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因素不同.建议从提高居民心理认同感和满意度、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关注居民特征差异、完善社区环保推动措施、加强行为规范等方面入手建设生态社区.

    居民生态社区意愿与行为悖离影响因素东营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旅游效率——基于2003-2022年省际面板数据

    赵建春
    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2003-2022年中国内地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份的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旅游效率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SPDM)对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与旅游效率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我国四大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旅游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旅游发展仍有十分显著的上升空间及潜力.(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旅游效率的空间关联特征中,产业结构合理化空间 自相关性十分显著,产业结构高度化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旅游效率在全国范围内呈现集聚趋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旅游效率的局部空间关联特征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聚类模式以高高或低低为主.(3)旅游效率受到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显著促进作用及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旅游效率受到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正向影响,同时也产生了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旅游效率受到经济发展、城市化率、旅游资源禀赋、交通基本条件、旅游要素多寡、信息化程度、市场容量等控制变量的影响,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度化旅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