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子器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子器件
东南大学
电子器件

东南大学

孙立涛

双月刊

1005-9490

dzcg-bjb@seu.edu.cn

025-83794925

210096

南京市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

电子器件/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 Devi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向国内外介绍有关电子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技术和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本刊发扬学术民主,坚持双百方针,为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电子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本刊主要刊登真空电子学、微波电子学、光电子学、薄膜电子学、电子显示技术、激光与红外技术、半导体物理与器件、集成电路与微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真空物理与技术、表面分析技术、传感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电光源与照明技术、电子技术应用,并涉及电子科学领域里的最新研究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具有功率解耦的无桥升压PFC变换器

    李帆张军朝许并社韩肖清...
    1507-1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整流变换器通常需要大容量电解电容缓冲二倍频纹波功率,存在全桥整流功率损耗大与电解电容工作状态不可靠的问题.采用有源功率解耦(APD)技术,降低了功率因数矫正(PFC)变换器的固有二阶输出纹波功率,采用无桥升压拓扑,降低了全桥损耗.通过去耦电路缓冲二倍频纹波功率,同时大幅减小变换器中电容的容值,进而采用耐高压长寿命的薄膜电容,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该电路拓扑中直流母线电压应力较小,交流输入电流保持在单位功率因数(UPF),且输入电流的总谐波失真(THD)、输出电流电压纹波满足应用标准.最后搭建了一台 50W原型机,验证了电路拓扑与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无桥变换器有源功率解耦功率因数校正二倍频纹波功率

    基于CLLLC变换器开关信号混合调制技术研究

    郑宏杨亮马强
    1513-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发现CLLLC谐振变换器在输出端会出现特定高次谐波污染,影响局部并联谐振和串联谐振,并且产生EMI问题,对临近的系统产生干扰,降低通信质量.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新型混合调制信号方法.通过DSP控制输出特定开关频率和占空比的调制开关信号,减少外部电路、降低电路复杂度.将输出电压谐波频谱能量从集中型转换到分散型,实现降低输出高次谐波能量叠加导致的峰值.搭建了150 W的CLLLC谐振变换器实验平台,通过实验分析表明,改进调制技术在降低特定高次谐波具有良好的效果,实验结果验证了混合调制信号在CLLLC拓扑变换器上的可行性.

    变占空比CLLLC高次谐波高频开关混合调制

    横向位移对光纤续接的影响及新的锥形光纤续接器

    胡清桂李建平王建
    1519-1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振动环境中光纤续接耦合效率,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横向位移对耦合效率的影响机理,然后提出采用有方向性锥形光纤连接器来提高耦合效率的方法,和传统连接器相比,新的连接器扩大了入射光接收面积从而提高接收性能.接下来制作样品,在微振动环境中开展了耦合效率实验和误码率实验,两个实验结果都表明,在微振动环境下,锥形连接器比普通连接器性能更好.

    光通信光纤连接器耦合效率横向位移锥形结构

    电子枪高压绝缘性能提升的结构优化研究

    陈昭福汝佳冉储开荣王加松...
    1525-1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子枪中陶瓷的耐压性能是制约速调管向高功率方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陶瓷沿面闪络的发生是影响其耐压性能的关键.根据陶瓷沿面闪络的产生机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绝缘结构,利用多组屏蔽环结构控制真空、陶瓷和金属三结合点处的电场强度,并屏蔽阴极筒发射的电子对绝缘陶瓷的轰击.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结构可以显著降低三结合点处的电场强度,达到 2.5 MV/m以下.相应结构优化方法有助于提升速调管的工作电压,且可以向其他电真空器件推广.

    耐压性能沿面闪络三结合点防晕环屏蔽环

    基于FPGA架构的结构相似性比率与帧层优化的视频编码方法

    陈勇申彦唐成张星宇...
    1530-1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视频图像在无线数据传输中带宽受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相似性比率的视频编码算法,其核心在于运用结构相似性比率.首先对帧进行结构相似性分析,以此为基础通过精确公式分配目标编码比特数,进而优化量化参数.通过帧特性分类,实现更细致的帧层码率控制.实验证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提方法不仅更精确地控制了码率,还显著提升了视频的主观质量,增强了图像的流畅性和稳定性.

    视频编码结构相似性比率帧层优化

    基于自学习阈值的方向盘离手检测手势识别算法研究

    陈天雨应保胜袁嘉泽谢斌...
    1539-1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律上离手检测能力已经成为目前自动驾驶汽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针对目前离手检测系统手势识别性能与产品的普适性间的矛盾,提出一种具备自学习能力的电容式离手检测系统手势识别算法.通过手势向量法,建立了手势的数学模型,以及对经典手势在人群中的信号特点进行分析,构建了拥有自学能力的手势识别算法.该方法可以识别出驾驶员的手部信息,再结合最小识别手势的需求,为驾驶员提供更合适的手势判定阈值.按照通用的手势识别性能评价方法,对比该算法与没有自学习能力的普通算法的手势识别结果的正确率,发现在相同的输入下,该算法在保证离手检测基本性能的条件下,整体的正确率大于没有自学习能力的普通算法的正确率.

    自动驾驶汽车离手检测手势识别自学习阈值

    基于跨层非局部融合和DeepLabV3+的PCB图像分割算法

    王守印陈健万佳泽林丽...
    1547-1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PCB图像在分割过程中出现的目标边缘平滑度低、连续性差、分割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结合注意力机制的轻量级图像分割模型.首先,利用MobileNetV2 网络对图像进行深度特征提取;其次,将特征的一个分支输入到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进行多尺度特征提取并融合得到高层特征;最后,引入跨层非局部模块,将另一分支经过卷积得到的底层特征和上述高层特征融合.该方法的平均交并比为 96.176%,准确率为 97.59%,召回率为 95.912%,分割速度为 0.062 s,参数量为25.39 Mbyte.方法考虑了图像中小目标检测问题及边界信息损失,提高了图像分割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PCB注意力机制图像分割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跨层非局部模块

    一种锂离子电池分组快速均衡方法研究

    吴铁洲徐丰汪屹
    1556-1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锂离子电池在长时间的使用之后,各单体电池之间会产生不一致性,从而对电池使用产生影响.为了减少这种影响,提出了一种分组均衡电路来对电池进行能量均衡,组内采用电感进行相邻电池之间的能量传递,组间设计了一种基于Cuk电路的任意电池间传递能量的均衡电路,组内和组间电路可同时进行均衡.并分别针对组内和组间电路制定均衡策略,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均衡速度.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仿真,与传统的利用电感分组电路进行均衡相比,所提方法在均衡速度上提高了大约 35%,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锂离子电池均衡电路分组均衡Cuk电路

    基于Sylix操作系统的全国产化配电终端设计

    黄亮亮王思麒徐鼎温彦军...
    1563-1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配电终端是保护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设备,为打破国外关键核心技术垄断局面,全国产化配电终端被提上日程.国产化应用所需的软硬件技术已逐步成熟,对基于国产化软硬件技术的配电终端进行研究,硬件方面基于国产化多核处理器设计了国产化采样芯片的双通道模拟量采样电路、国产化存储ECC校核电路和抗干扰稳压电源电路等,软件方面基于国产化Sylix实时操作系统设计了多核软件平台架构和核间数据共享机制.通过终端精度测试、数据文件测试、电磁兼容测试,验证了基于国产化软硬件技术的配电终端的功能与性能.

    全国产化配电终端sylix操作系统国产多核处理器核间共享数据

    大功率电灶具混合调功策略研究

    吴安凯莫岳平
    1570-1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频感应加热电源在热加工工业中的广泛应用,为使电源输出效率提高,针对大功率感应加热电灶具电源单一脉冲频率调功(PFM)在低负载高频段损耗大且调功能力弱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全桥串联谐振逆变电路的脉冲频率调功和移相脉冲宽度调功(PFM-PSPWM)相结合的混合控制策略,来实现电源功率的连续高效调节.该策略在高功率且靠近谐振频率时采用PFM调功模式;在低功率段远离谐振频率时,采用恒定频率并切换到移相脉冲宽度调功(PSPWM)模式.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提出的PFM-PSPWM混合调功策略进行了电流闭环控制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策略提高了电源的加热效率,降低了系统在高频时的损耗.

    电灶具混合调功加热效率闭环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