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吴恩远

双月刊

1671-8461

Oyyj-oys@cass.org.cn

010-64039120 64039118

100007

北京张自忠路3号东院(北京1103信箱)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Journal Russian, Central Asian & East European Studi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学术类期刊。栏目有专论、政治、经济、外交、综述、人物志、书刊评介、外论摘编等。英文目次,英文摘要和参考文献。06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际制裁机制的工具性及西方针对俄罗斯的运用

    季莫费耶夫索科洛娃罗日杰斯特文斯卡娅白娜...
    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裁是单个国家、国家联盟以及国际组织为实现政治目标而采取的限制性措施.作为现代国家对外政策的工具,制裁通常具有经济属性,但其本质是通过经济限制来实现政治目标.作为制裁的主要发起者,美国实施制裁的次数比其他所有国家和国际组织实施制裁的次数的总和还要多.制裁是欧盟对外政策中最重要的一个领域,欧盟利用制裁来部分弥补自身军事力量的不足,同时实现部分政治目标.英国自脱离欧盟以来,一直奉行独立的制裁政策,并制定了 自己的立法框架.目前,针对俄罗斯个人和法人实体的制裁超过16 500项,其中约三分之一由美国发起.早在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之前,美国及其伙伴国就开始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自2022年2月以来,对俄罗斯的制裁规模前所未有.目前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矛盾已达高点,且没有正常化的迹象.作为回应,俄罗斯反制裁措施正在不断拓展,尽管与西方制裁不对称,但适应制裁带来的限制并进行可能的反击这一主要任务已基本完成,进一步发展俄罗斯国内以及双边和多边的机制以应对制裁,不仅有利于地区的稳定和安全,也能促进国际社会的稳定与安全.

    国际制裁对外政策俄乌冲突俄罗斯

    "错位的竞争":大国在中亚地区的互动新态势

    曾向红王子寒
    2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中亚国家独立以来,主要域外大国俄罗斯、美国和中国在中亚形成"错位竞争"互动关系模式."错位"主要体现在:一是俄美中对中亚地区的定位有差别;二是在俄美中对中亚的投入上,俄罗斯投入最多,中美次之;三是俄美中在中亚的影响分领域,俄主要在政治和安全领域,美主要在社会领域,中则主要在经济领域.形成这一模式的主要原因:一是俄美中在中亚的战略目标不同,俄试图恢复在中亚的传统优势地位,美致力于"遏制、整合和塑造",中则追求稳定西部边疆和发展"一带一路";二是俄美中在中亚的威胁和机会感知不同,俄对中亚威胁和机会感知较高,美较低,中则三者居中;三是俄美中在中亚的比较优势不同,俄主要在历史、文化、经济领域,美在规范和机制、盟友两个方面,而中主要在经济领域."错位的竞争"模式在短期内维持了中亚地区的秩序稳定,也使中亚国家开展"多元平衡"外交成为可能.然而,近年来俄美中对中亚地区的关注和投入增大,互动关系中"错位"的程度正趋于减弱,域外大国在中亚地区的竞争将日益激烈.

    "错位的竞争"大国博弈中亚地区"C5+1"机制中国-中亚合作

    中等强国应对大国干涉的逻辑与选择——基于军购案例的研究

    张启平沈泽源
    4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国竞争背景下,中等强国群体如何应对体系主导国"选边站队"的威胁值得关注.既有研究认为,中等强国能够通过对冲等战略行为维持相对自主,也会借助多边场合推进有利于自身的共同规范以限制大国行为.然而中等强国并不能总是依靠其社会性身份寻求应对大国的折冲空间.在双边关系特别是涉及彼此安全关切的语境下,中等强国必须独自应对大国的干涉.其中,武器贸易在需求侧具有明确的内政属性,但在供给侧却不可避免地被高度工具化.这种张力使军购场景在研究大国干涉中等强国内政的场景时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本文构建了以自主性和军售国支持为核心变量的分析框架,解释中等强国群体独立应对大国干涉的决策逻辑.对军购国而言,自主性首先影响其拒绝干涉的成本,军售方支持则影响拒绝干涉的收益,两者的结合衍生出对成本收益的不同感知和选择.基于不同案例的分析一方面佐证了上述论点,另一方面为中国加强同中等强国群体安全合作,通过契合后者对自主性的追求以排除潜在干扰提供了政策参考.随着中美战略竞争态势的加剧,中国有必要以政治和经济手段创造性地影响他国内政,引导中等强国群体对国际权力结构变化形成正向预期.

    中等强国大国竞争"选边站队"军购

    同盟中的有限参与:白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的策略选择

    周游
    7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的策略选择主要表现为有限参与.一方面,白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支持俄罗斯的立场,并事实上成为参与方;另一方面,白俄罗斯坚持不派兵,未承认新入俄领土,参与冲突斡旋,又体现出一定的中立性.本文旨在解释俄乌冲突背景下,白俄罗斯作为小国在与俄非对称同盟中的行为逻辑;在对自主—安全交易理论的反思基础之上,探讨白俄罗斯对俄乌冲突的有限参与.自主—安全交易模型聚焦于同盟形成问题,认为同盟中的成员将自主利益和安全利益进行了交易,导致小国往往选择追随大国以求安全.本文认为,小国同样追求自主利益.由于在同盟维持过程中各种条件发生变化,小国对大国的依赖水平并非一成不变,其政策选择亦持续调整.小国的自主性受到安全威胁水平、权力、对同盟的认同度、替代性选项等因素影响.在本案例中,影响白俄罗斯同盟外交决策的关键因素是安全环境变化与替代性联合对象的可得性.2020年总统大选以来白俄罗斯内外安全环境急剧恶化,俄乌冲突使其外部安全进一步受损,并且失去了在俄罗斯与西方之间实施对冲的选项,导致其重返对俄追随的轨道.与此同时,白俄罗斯在同盟外交中自主性下降的情况下,竭力避免因受牵连而进一步利益受损,特别是不愿以牺牲主权为代价建立俄白联盟国家.为此白俄罗斯通过斡旋俄乌谈判和瓦格纳危机,以及开展远弧外交以获取自主利益,因此又表现出中立特征.

    白俄罗斯俄乌冲突小国同盟外交非对称同盟自主—安全交易

    俄乌冲突以来北极地缘博弈新动向及影响

    张佳佳郭培清
    9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俄乌冲突发生后,地缘政治外溢效应在北极地区迅速显现,北极国家的北极政策"地缘政治化",北极地区的地缘价值重新被重视,北极地缘政治博弈加剧.北极八国围绕北极地区纷纷展开新的战略部署:一是政治军事上的"新冷战"态势,美国主导下北极"北约化",在战略上挤压俄罗斯,俄罗斯则加快构筑北方地区的战略防线;二是经济上的极限施压与反制,西方加大制裁俄罗斯北极天然气项目力度,俄罗斯通过加速北极经济开发进程进行反制;三是制度上的"圈子化",A7在北极治理机制中逼俄"退群",俄罗斯将合作对象转向域外国家,国际社会对北极治理机制走向的主张出现分歧;四是低政治议题的泛安全化,北极矿产、航道领域的博弈加剧.但是,从"动机—能力"、"成本—收益"、国际共识等层面看,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博弈存在上限,北极治理的"领域合作"仍将持续推进.未来一段时期,北极治理合作与动荡并存,"北极例外论"受到冲击,合作机制面临分裂,北极圈外国家迎来参与北极事务的新契机.

    北极治理北极理事会北极航道俄乌冲突地缘政治美俄关系

    数字化治理的法律规制与法典化:俄罗斯的建构路径和实践特色

    刘洪岩哈里托诺娃
    11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俄罗斯作为一个正处于数字化转型中的国家,数字化应用已深入渗透到商业和公共管理的各个层面.这一趋势不仅推动了俄罗斯现有法治理论与制度体系的全面调整和转型,也促成了以数字化监管为核心的法律体系构建.目前,俄罗斯正致力于推动数字领域的法典编纂,以适应数字化时代公共生活和公共管理的变革要求.政府在通过法律手段推动数字化进程的同时,最大程度保障公民权益和社会秩序之间的平衡.这一进程不仅意味着对既有法律条文进行修订和整合,还涉及传统法律体系尚未触及的领域,诸如数据权属、平台责任和人工智能治理等领域的法律规制.因此,俄罗斯数字经济治理法典的编纂以及治理手段的调整与实施,确保了新兴技术的整合可以在规范化和合法化的框架下顺利进行,从而有效应对由数字化引发的各类社会和管理挑战.尽管在立法和执法的界限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理论上的争议,例如如何平衡国家控制与市场自由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数字化与人权保护之间取得平衡等问题,但俄罗斯数字经济法典化进程的方向不可逆转,且会稳步前行.

    俄罗斯数字化数字经济治理数字法律数字法典编纂

    外部危机、政府扶持与俄罗斯农业第二轮转型

    肖辉忠
    137-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联解体之初,俄罗斯改革者对本国农业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改造,涉及农地私有化、国有和集体农场所有制改革、国家退出对农业的管理等.俄罗斯农业的第一轮转型开始并结束于20世纪90年代,标志性的结果是出现了中等规模的私人农场,但农业与农村没有复兴,农产品产量显著下降,需要进口大量的肉、奶、糖,食物安全由此成为俄罗斯的社会与政治议题.随着普京在21世纪之初就任国家领导人,俄罗斯开启了持续至今的第二轮农业转型.在这轮转型中,国家重返农业并推动建立新的大型生产主体,以此解决食物安全问题.现今,俄罗斯农业复兴,食物自给率实质性提高,成为国际市场上不可或缺的农产品出口大国.俄罗斯第二轮农业转型的关键是大型生产主体——农业控股公司的出现与壮大.诸多外部危机所带来的机会、俄政府对大型农业生产主体的偏好与扶持,是农业控股公司崛起的关键因素.农业控股公司是俄罗斯农业强国之路的依托,在中俄农业合作日益密切的当下,国内学术界与实业界有必要对俄农业控股公司现象给予关注和研究.

    俄罗斯农业转型俄罗斯农业控股公司外部危机政府扶持

    Abstracts

    158-163页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24年总目录(总第256~261期)(括号内数字为期号、页码)

    164-166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年终形势研讨会(2024)在京召开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