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茶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茶叶
福建茶叶

汤鸣绍

双月刊

1005-2291

fjtea@163.com

0591-87601225

350001

福建省祥福州市湖东路189号“凯捷大厦”6层西侧

福建茶叶/Journal Tea in Fujia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综合性的茶叶科技期刊。办刊宗旨是提高茶叶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掌握技术信息,以及交流生产管理经验和市场流通等方面的经验。立足福建,面向全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茶叶品鉴技巧与评茶标准化研究

    杨丽丽
    14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叶品鉴和评茶作为了解茶叶品质优次的主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无法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专业的评审,因此需要引入多种品鉴技巧,并建立评茶标准,使茶叶品质的鉴别更加科学合理。本文对茶叶品鉴和评茶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解决措施,提出茶叶品鉴和评茶标准化建设的策略,为茶叶品质的品鉴和评价提供参考。

    茶叶品鉴评茶标准化

    文化自信视阈下茶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承与发展

    申惠敏
    150-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积极作用。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随着文化自信的不断全面推进,茶文化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不断得到深化发展。茶文化如何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更好地得以传承与发展,已是很多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教学难题和时代课题,需要将茶文化的实际内涵不断挖掘,突显茶文化教育育人功能,通过积极融入实际教学,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进一步发挥茶文化优势,为高职院校在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取得实效,更有利于实现教育育人的目的。

    文化自信茶文化高职院校传承发展

    工匠精神培育目标下茶叶类技工院校梯次发展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综合计量分析

    李聪刘骏
    15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提升创新及制造领域的工匠精神,而茶叶类技工院校是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支撑;由于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因此茶叶类技工院校应梯次发展,并聚焦于重点指标。本文通过聚类分析将30个省级行政区域划分为3个梯队。在工匠精神培育目标的指引下,对茶叶类技工院校发展的相关指标采用分层逐步回归模型从3类38个统计指标中,最终筛选出8个显著相关的指标。为避免多元回归模型中,自变量系数难以避免地出现负值,以致于难以对其做出合理解释的状况;本文选用优势分析模型,并分别计算出3个梯队8个自变量的权重系数。最后对3个梯队的指标及权重开展纵横比较分析,提出茶叶类技工院校梯次发展的策略及建议。

    工匠精神培育综合指数茶叶类技工院校发展指标体系熵权法分层逐步回归优势分析梯度发展

    茶叶专有词汇的英文翻译策略

    李瑞璋
    156-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中国茶文化逐渐走向世界舞台,茶叶专有词汇的英文翻译成为推广茶文化、促进国际交流的重要一环。本文分析了茶叶分类、制作工艺、品质评价及文化相关词汇的英文翻译现状,指出了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如相似茶名的翻译混淆、茶文化术语翻译不统一、典故翻译难度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茶类词汇特征的灵活翻译策略,强调提升翻译人员的茶文化知识和认知能力,以及从读者角度出发进行翻译,并对相关术语和专有名词进行统一翻译。通过深入剖析与实践指导,为提升中国茶文化国际传播效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茶叶专有词汇英文翻译

    茶叶商标的英文翻译策略

    王妍莉
    159-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茶叶商标现存的翻译标准不统一、文化差异忽视、翻译方法不科学及国际商标法规认识不足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强调了功能对等、文化适应和市场导向三大原则在商标翻译中的核心地位,并倡导制定统一的翻译标准,重视中西文化差异以提升翻译的文化适应性,采用科学严谨的方法,并深入研究国际商标法规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这些策略将有助于中国茶叶品牌在全球市场中准确传达品牌价值,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国茶文化的成功输出。

    茶叶商标英文翻译中西文化

    应用语言学下的茶文化英语翻译

    王莹
    162-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文化是我国较为悠远且独有的一类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被赋予多种哲理以及品格,使得后人能够在品茶以及参与茶文化体验活动等过程中充分领悟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内涵。而在文化自信背景的影响下,若要保证茶文化能够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传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就要根据应用语言学对茶文化进行英语翻译研究工作,最终保证其能够更为充分和全面的传播给目的语国家。

    应用语言学茶文化英语翻译

    茶在体育运动中的保健作用

    冉凯
    164-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作为茶的故乡,拥有十分悠久的种茶历史、制茶历史、饮茶历史。随着近年来我国体育事业的迅猛发展,茶在体育运动中的保健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依托该课题研究可推动我国体育运动形式、内容的发展完善,还有助于我国体育运动的全面普及。对此,文章首先介绍了茶的主要成分,包括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以及矿物质元素等,然后梳理了茶在体育运动中的保健作用,最后探讨了体育运动中茶保健作用的运用路径,以供参考。

    体育运动保健作用适时适量

    长期茶多酚补充对青少年运动表现的影响作用分析

    王泽宏
    167-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多酚是在茶叶物质中提取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有着抗氧化、抗疲劳、增强免疫力的功能,在食品和饮品等领域中实现广泛的应用。但是,在青少年运动中,茶多酚的生物利用率不高,尚未发挥对青少年运动表现的积极影响作用。对此,本文对茶多酚的组成进行分析,了解茶多酚对青少年运动表现的积极影响。并从多个角度阐述提升茶多酚生物利用率策略,旨在发挥茶多酚的生物活性,为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提供支持。

    茶多酚青少年运动表现

    茶多酚对短跑训练后肌肉损伤的缓解作用研究

    赵军智郭童潇宁俊杰
    170-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茶多酚对短跑训练后肌肉损伤的缓解作用,通过深入分析茶多酚的生物活性和抗氧化特性,以及对短跑训练后肌肉损伤机制的探讨,致力于为改善运动员康复提供新的科学依据。研究发现,茶多酚不仅具有优越的抗氧化能力,而且可能通过调节炎症因子等途径对短跑训练引起的肌肉损伤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对茶多酚的综合研究,本文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开发更有效的康复策略提供了启示。

    茶多酚短跑训练肌肉损伤缓解作用

    福建茶史探源(三)

    许长同
    173-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中国茶的发源与传播、唐之前福建周边地区茶的生产形势、中原仕族衣冠南渡、福建行政辖区历史变迁、入闽通道等方面分析福建茶从省外传入的可能路径,以及以茶种同源隔离理论,对福建古茶树、地方菜茶及品种种群的生物遗传背景研究结果分析,研讨福建茶省内发源地和传播的可能途径。

    福建茶发源地传播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