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邹开煌

月刊

1674-5582

fjjcjyyj@163.com

0591-83712902、83780448

350025

福州市梦山路73号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Journal Fujian jichu jiaoyu yanjiu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素养导向的探究式教学设计与实践——以"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成分探究"为例

    冯颖汪阿恋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初三化学复习课"反应后所得溶液成分探究"为例,通过创设真实课堂情境,从"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角度构建酸、碱、盐知识网络,搭建出科学探究高级思维模型,在素养导向的探究式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素养导向溶液成分探究式教学思维模型

    基于ADDIE模型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以"细胞信息传递与信号转换"教学为例

    林惠玲
    117-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细胞信息传递与信号转换"教学为例,基于ADDIE理论模型,按照"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的程序,分析单元教学内容及学情,设计单元教学思路,进行单元教学目标制订、单元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创设及课程教学资源利用等单元教学开发,以"情境—任务—活动"实施单元教学,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并设计评价量表开展过程性单元教学评价,促进学生逐步形成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ADDIE模型单元教学过程性评价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信息传递

    初中生物学"教—学—评"一致性研究——以"植物细胞"教学为例

    林秀榕
    12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植物细胞"教学为例,尝试构建"教—学—评"的一致性模型,课前制订教学目标、确定教学与评价思路、制订诊断性评价方案;课堂教学时创设情境、激疑增趣,引导调控、协作实验,指导探究、深度学习,归纳概括、迁移应用,并进行课中过程性评价.通过练习反馈与课后反思性评价,使得"教—学—评"有机融合,逆向设计教学活动,善用评价反馈,促进学生发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目标诊断性评价植物细胞

    "少先队教育研究"主题征稿启事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编辑部
    125页

    教育微观公平下的农村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研究——以"动物的运动"教学为例

    吴为平刘丽娟
    126-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动物的运动"教学为例,根据教育微观公平的差异与均衡、优质与活力、差异与发展三大原则及课程标准,制订教学目标,实施建立学习共同体、学习内容结构化、发挥农村资源优势、重视实验教学、建立合理教学评价机制等教学策略,落实农村初中生物学教育微观公平,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化地发展核心素养.

    教育微观公平课堂公平教学策略学习共同体

    2024年高考生物学实验题备考策略

    林明展刘晓蓉
    130-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 2022 年福建高考生物学第 19 题的来源与考查内容、解题思路指导、错因与对策,提出重视教材相关实验的教学、优化实验复习教学、重视生物科学史的复习、加强实验题解答练习、学会查缺补漏与制订复习计划等高考生物学实验题备考策略,旨在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发展生物学核心素养.

    高考实验题复习生物学核心素养科学史

    批判性思维问题的类型分析与运用路径

    133页

    新课标下初中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考试评价改革路径研究

    冯彬林树真
    134-139,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贯彻党和政府关于完善初中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考试精神,践行《新课标》考试评价要求,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个案分析、行动研究等方法,对初中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考试评价展开研究.基于此,厘清初中体育学业水平考试评价体系的概念,梳理存在忽略核心素养,育体不育人、单维考试评价,难度和区分度低、片面评价体系,个性化评价不足等困境,提出强化考试评价顶层设计、研制考试评价内容、创新考试评价方式、开发考试评价系统等改革路径,以期更好满足新时代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评价诉求.

    新课标核心素养初中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考试评价体系改革路径

    通用技术课程与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合的路径探索——基于福州高中通用技术课程项目实践

    章盛智徐敏
    140-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用技术课程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融合是落实劳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教学实践表明,通用技术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可为劳动技能的培养提供实践载体;项目化的课程设计可为劳动观念与品质的形成厚植培育土壤;多元化的课程评价可为劳动教育的效果提供支持保障.二者融合,有利于彰显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与社会价值,也有利于技术课程的育人价值,实现两个学科培育效果的共同生长.

    新时代劳动教育通用技术课程融合项目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美术作品

    黄坤生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