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建设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建设科技
福建建设科技

陈振建

双月刊

1006-3943

fjjk@fjjky.com

0591-83714007;87890755

350025

福州市杨桥中路162号省建科院3层

福建建设科技/Journal Fujian Construc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面向经济建设,宣传行业技术政策,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我省建设事业的繁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红色基因与绿色理念的融合实践——山水语境下的莆田市党校建筑设计初探

    郭亮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山水建筑作为一种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建筑艺术的独特设计理念,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党校作为培养党的领导干部的重要基地,其建筑设计不仅承载着红色文化的传承,更需体现与时俱进的绿色理念.本文以山水建筑为研究核心,通过中共莆田市委党校新校区进行案例分析,旨在探讨如何在保持建筑功能性的前提下,实现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与共生,也为山水建筑的理念推广和未来发展提供思路和参考.

    山水建筑党校建筑红色文化绿色理念和谐共生

    浅谈空间逻辑主导的群落递进设计法——以建瓯市朱子学校项目为例

    邓枝绿
    5-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高质量人才发展支撑下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加快,对教育建筑提出更高要求.本文探讨一种聚落设计的推演方法,同时以功能融合、有序设计为引导,打造高品质、包容性和现代化的校园环境.这种方法根据推演次序,由五个明确步骤组成,分别为:场地的轴线、文脉的载体、立面四段式、场所的过渡以及绿色的建构.五个步骤均被一种空间逻辑所引导及推动,通过这个过程,设计将建立一套理性且严密的推演公式,在一个笼统庞杂的抽象事物中,剥离出主次关系、文化关怀、场所特质、技术范畴等,最终使得项目落地后可以被明确阅读以及记录.利用"空间逻辑"进行的"递进设计",使得建筑群对场地的干预趋向最小化、最轻化,也是最经济化.并且能在同类型的项目中快速形成逻辑推演,迅速对建筑的复杂性、多面性与综合性做出解答,提高设计的纵深感,缩短设计周期.

    递进设计场地轴线文脉四段式立面社交场合绿色建构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乡村振兴的创新之道——基于福建王台镇的实践分析

    洪舒熠
    8-10,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科技二传手"在政府与农户等主体之间的协调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SFIC理论,探究多元主体协同共治助力乡村振兴的运作机制,从初始条件、干预领导、制度设计、合作过程四个方面建立起"科技特派员+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农户"三种王台镇乡村振兴创新模式,发掘当前制度面临的合作流程复杂、选派机制待完善、理论实践有脱节等挑战,并提出相应解决思路.

    乡村振兴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科技二传手"

    "海丝"视野下福清传统红砖文化基因类型研究

    周丽彬陈丽卿黄聪捷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福清传统红砖蕴含着福建海丝文化基因的艺术风貌和秩序特征,包含着福清人的文化认同、场所认同和价值观念.文章深入解析"海丝"视野下的福清文化基因遗传密码,通过结构、色彩、图纹、肌理等基因因子的识别和类型组构,总结归纳福清传统红砖文化基因形态类型特征.展现了福建海丝文化的理性之美、大度之美和共情之美,以期保护、传承地方文化多样性,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新艺术设计思路.

    海丝文化基因福清传统红砖类型图谱文化传承

    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技术措施研究——以福州仓山区委宿舍旧址为例

    林祥云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福州保留着众多近代中西风格的历史建筑,近年来福州市进行了大量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工作,本文以福州烟台山片区仓山区委宿舍旧址保护修缮工程为例,归纳了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四大施工原则,并总结在施工勘测、瓦屋面维修、木构架维修、墙体裂缝处理和木构件防腐防虫等方面具体技术措施,为后续类似建筑保护修缮施工提供经验和借鉴.

    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施工原则技术措施

    基于都市建筑集群与辨识度视角的总部大楼设计——以福州民生大厦为例

    李俊峰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福州民生大厦建筑方案设计与环境营造为例,旨在探讨金融总部地标性建筑与城市环境如何耦合并相互塑造的空间机理,为同类建筑工程设计提供科学实证的支撑依据.通过城市空间分析、企业标识需求为导向的设计方法,讨论金融企业总部大楼的两大设计策略,一是在金融街建筑集群中借绿观山的都市景观环境策略;二是在整齐划一的城市界面下彰显福州民生大厦自身辨识度策略.并由此探讨,若在以福州为代表的山水城市中体现建筑的贡献度,需基于环境整体观,并在城市空间与山水互融中因势利导,充分挖掘建筑辨识度的可能性.

    城市空间辨识度总部设计福州民生大厦

    工业建筑立面公建化设计研究

    潘磊
    23-2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提高城市发展品质已经成为一个显著的趋势.工业建筑外观立面不单单承担着实用功能,亦开始向公共建筑化转型,以迎合城市空间的复合功能需求和审美需求.本文基于工业建筑立面的公建化设计,探讨如何在满足工业生产需求的前提下,通过设计提升其公共性与美观性,从而更好地融入城市环境.研究采用多维度分析方法,具体分析立面设计元素的构成,并提出系统的工业建筑立面设计方案.在保证工业建筑生产安全和功能性的基础上,推进其立面设计向公建化迈进,对于未来的工业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工业建筑立面公建化设计设计手法

    某轨道交通上盖隔振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谌觅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底隔振技术作为解决轨道交通上盖建筑振动和噪声污染的有效措施,在国内项目中的应用并不广泛,尤其是局部隔振结构,目前尚无规范标准对其进行指导.以福州长乐区某轨道交通上盖建筑为背景,对比了非隔振结构、整体隔振结构以及不同比例局部隔振结构的抗震性能指标,得出局部隔振结构可以满足抗震设防要求,且小范围的局部隔振与非隔振结构抗震性能基本一致.通过动力时程分析,在罕遇地震工况下,局部隔振结构在隔振区相邻的非隔振竖向构件存在剪力增大较多的情况,需采取措施避免构件发生剪切破坏.

    上盖建筑被动隔振整体隔振局部隔振钢弹簧隔振器

    基于超声与钻芯取样的泵送混凝土结构柱欠振内部质量研究

    黄圣铨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估欠振对泵送混凝土结构柱内部质量的影响.采用超声检测和钻芯取样方法,对高流动性泵送混凝土在欠振条件下的密实性及其缺陷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欠振会导致混凝土表面缺陷增多和内部气孔增加,进而降低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即便是泵送混凝土,适当的振捣也是确保其结构完整性和耐久性的关键.所得结论对于施工实践的优化和混凝土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泵送混凝土结构柱欠振密实性超声法钻芯法

    某高层建筑抗倾覆结构设计探析

    李志聪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析高层建筑中的抗倾覆问题,通过对相关规范以及工程实例抗倾覆设计研究,分析设置与未设置地下室的高层建筑在抗倾覆性能上的差异,提出宜充分利用地下室来提供高层建筑抗倾覆能力;高层建筑的埋置深度不宜成为设计的硬性指标,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同时,在大震标准组合作用下,对桩基础进行抗倾覆补充计算,提出宜根据钢筋的屈服强度标准值增加桩身配筋,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

    高层建筑抗倾覆埋置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