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体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体育科技
福建体育科技

徐正国

双月刊

1004-8790

0591-87712714

350003

福州市福飞路151号

福建体育科技/Journal Fujian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为体育学术研究性杂志,刊载国内体育科技论文,读者对象为体育科研工作者、教练员、体育教师及广大体育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定向运动员的空间认知优势及脑加工特征研究

    肖涵赵明生刘阳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考察定向运动练习能否提升练习者的空间认知能力,研究采用"专家—新手"范式,通过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fNIRS)技术,比较不同水平定向运动员在心理旋转任务中的反应时、正确率、前额叶脑区血氧(Oxy-Hb)激活.结果发现:(1)与新手组相比,专家组的正确率更高,反应时更短;(2)与新手组相比,专家组在背外侧前额叶(R-DLPFC)、额极区(FOA)、腹外侧前额叶(VLPFC)的脑血氧激活强度更低.结论:定向运动练习改变了运动员的空间认知加工模式,提高了神经资源的利用效率,对认知功能的改善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定向运动心理旋转近红外脑功能成像(fNIRS)前额叶皮层

    羽毛球逆转率两局率在新旧规则下的比较研究——以1989-2023年奥运会、世锦赛为例

    陈泓儒覃朝玲
    74-78,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为探讨在世界高水平羽毛球比赛各单项中囊括新旧规则的数十年来的逆转现象,并对深入分析未来的比赛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采用卡方检验验证了各单项比赛中逆转率和两局率的变化差异.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 1989-2023 年的共 31 届羽毛球个人世界大赛的所有正赛部分,共7743 场的比赛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新规则使所有单项比赛逆转率均有提升,其中双打项目均为显著及以上提升;新规则使所有单项比赛两局率均非常显著下降;新规则内部两阶段各单项逆转率和两局率除男双两局率外无显著变化;女双项目始终是逆转率最低和两局率最高的单项.

    羽毛球逆转率两局率新规则比较研究

    2023年世界羽联总决赛男单决赛安赛龙与石宇奇技战术统计分析

    廖仲涛温倩文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2023 年世界羽联总决赛男单决赛安赛龙与石宇奇战术运用情况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二者的技战术进行对比分析,深入探讨了两位选手在比赛中的优势和劣势,以及他们在关键时刻的决策和应对策略.为今后中国羽毛球男子单打训练提供理论参考以及为羽毛球热爱者提供合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从发球技术来看,安赛龙的发球战术比石宇奇多样化,多次的反手发后场球从而打乱对方的节奏,造成对方被动丢球.(2)从前场技术来看,石宇奇更善于使用搓放球去迫使对手起球,从而给自己创造进攻机会,而安赛龙更善于使用挑球技术去消耗对手的体力,控制比赛节奏.石宇奇有着很好的判断力和反应速度,以及对球的控制能力,在4 次扑球中都得到了分值.(3)从中场技术来看,两名运动员在中场范围里并没有做过多的纠缠,更多的是防守时通过接杀挡网球,将球快速回至对手场区,避免在自己场区丢分.(4)从后场技术来看,安赛龙的后场更偏向于杀球,数据占比显示得出杀球占比达到后场技术的50%,是他的主要得分和处理手段.石宇奇则是高远球、杀球和吊球三项技术相互之间灵活地使用,是现羽坛男单里十分罕见的进攻万花筒.

    羽毛球男单决赛技战术特点

    竞技健美操女单项目难度动作的编排分析——以16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前三名为例

    张永娟李强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16 届世锦赛女子单人操前三名选手的难度动作的得分、选择、布局和完成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运动员在成套中,难度分值主要选用0.5-1.0 分的难度动作,其中0.8 分的难度选用率最高;在难度组别的选用上,C组难度动作运动员选择的次数最多;大部分运动员选择的是空中难度动作和其它组的难度动作进行组合连接.

    竞技健美操女子单人操难度动作

    "交叠影响域"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家校社协同培养路径研究

    姜勇吴勇良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促进学生形成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家校社协同培养实践路径.通过分析当前家校社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面临的困境,结合交叠影响域理论提出相应策略:学校主导,家校社共同参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人为本,凸显受教育者在协同培养中的中心位置;融入关爱,营造家校社协同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环境.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家校社合作协同育人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体育教师转型的动因、挑战及应对

    宋凯董亚琦曹电康
    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数字化共识促使学校体育数字化革新持续加速,意味着推进教育数字化背景下体育教师的转型,发展体育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成为时代所需.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我国体育教师转型的动因、挑战及应对进行分析.认为,数字中国战略实现、学生数字素养培育、学校体育数字治理是促成教育数字化背景下体育教师转型的重要动因.但是,当下理念"认同感"淡薄、平台"落差感"凸显、制度"保障感"赢弱、育人"危机感"加强、成果"获得感"式微桎梏教育数字化背景下体育教师的转型.促成教育数字化背景下体育教师转型,需要从职前培训、政策设计、平台搭建、伦理遵守、成果应用维度精准化确定相关举措,从而为其转型的有效治理提供思路借鉴与参考.

    体育教师教育数字化教育技术学校体育数字化

    空间消失与课堂重构:非常规事件影响下全球体育教学研究进展与实践启示

    卢邦赵张晓林周雅玲
    102-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受到非常规事件影响下,被迫消失的场地空间让以操作性、实践性为特征的体育教学形式发生极大变革,这也引出国际体育教学研究的新议题.梳理非常规事件期间体育教学"空间消失"引致全球研究的新内容,为应对时刻处于变局中的体育教学未来提供"课堂重构"的全球经验.研究发现,非常规事件影响下体育教学研究热点主要分为非常规事件对体育教学方式、身体活动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的前沿经历了由在线体育课程的开展到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的转变过程.对未来体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启示:(1)加强体育教学中师生身心健康的防患意识;(2)深化信息技术在传统体育教学中的应用;(3)拓展体育教师培训内容,改进体育教师教学手段;(4)完善"线上线下"课程考核机制,构建学业质量评价指标等方面的研究.

    非常规事件体育教学体育教师身心健康反思实践

    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下的高校健美操课对学生创新素养的影响研究

    郭然
    110-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以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下的高校健美操课对学生创新素养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比230 名学生的《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表》、《创新意识、创新勇气、创新能力自测变化程度测量表》的数据结果,验证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高校健美操课对学生创新素养的影响的成效性.研究发现经过一学期教学实验干预,学生创造力倾向、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勇气四个指标得到显著提高,基于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的高校健美操课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具有较好的成效性.

    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高校健美操课教学改革创新素养

    累积生态风险对大学生运动拖延影响:基于自我控制的中介效应和锻炼氛围的调节效应

    金豆董亚琦
    119-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累积生态风险与大学生运动拖延间的内在关系,为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累积生态风险量表、自我控制量表、锻炼氛围量表和运动拖延量表对江西省五所高校903 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验证自我控制的中介效应和锻炼氛围的调节效应.结果:(1)累积生态风险、自我控制、锻炼氛围和大学生运动拖延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0.01);(2)累积生态风险能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运动拖延(β =0.612∗∗),能负向预测大学生自我控制(β =-0.342∗∗),当累积生态风险和自我控制共同预测大学生运动拖延时,R?解释力提高且路径系数显著,表明自我控制存在部分中介效应.(3)锻炼氛围调节了累积生态风险与大学生自我控制的路径(β =-0.164∗∗,t =-6.250,P =0.000).结论:累积生态风险对大学生运动拖延有正向预测作用,自我控制是累积生态风险影响大学生运动拖延的中介变量,锻炼氛围是一个调节变量.

    体育心理累积生态风险自我控制锻炼氛围运动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