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医药杂志
福建医药杂志

陈秋立

双月刊

1002-2600

fjyyzz@yahoo.com.cn

0591-87516804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7号

福建医药杂志/Journal Fujian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福建医药杂志是福建省卫生厅主管,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主办,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所承办的综合性医药学术期刊,1979年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宗旨为贯彻预防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立足本省,及时报道国内外医药卫生科研成果及防治疾病经验,反映其进展及水平,为省内外各级医药卫生技术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与报道、实验研究、预防医学、实验诊断与临床、诊疗技术、药物与临床、中西医结合、医院管理、综述、护理、基层医生园地等。特色为科学性强,信息量大,具有实用性及先进性。本刊1992年获福建省首届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6年获福建省第二届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7年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同年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2007,2008年连续获得福建省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7年上网以来,相继成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2001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科技部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2型丙酮酸激酶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和宫颈腺癌中临床意义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苏川齐元麟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M2型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M2,PKM2)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和宫颈腺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endocervical adenocarcinoma,CES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 R 软件分析PKM2基因在CESC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GEPIA平台分析PKM2基因对CESC病人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TIMER平台验证PKM2基因表达对CESC病人OS的影响;HPA平台分析PKM2蛋白表达对CESC病人OS的影响;TIMER平台分析免疫细胞浸润水平与PKM2基因表达及病人OS的相关性。结果 CESC病人中PKM2基因和蛋白质高表达病人的OS均劣于低表达者,CESC中PKM2基因表达还与免疫细胞浸润水平有关,而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又与病人的OS有关。结论 PKM2是CESC预后的不利因素,在CESC的诊断和治疗中可作为潜在的指标和靶点。

    M2型丙酮酸激酶宫颈鳞状细胞癌和宫颈腺癌临床意义生物信息学

    分泌粒蛋白Ⅱ在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中表达情况和临床分析

    黄盛泉王建王佳音林娜...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泌粒蛋白Ⅱ(secretogranin Ⅱ,SG Ⅱ)在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colorectal neuroendocrine tumors,CRNETs)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SG Ⅱ、突触素(synapsin,Syn)、神经细胞粘附因子(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CD56)、嗜铬素 A(chromogranin A,CgA)及 Ki-67 在 165 例结直肠原发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NENs)及 136 例非神经内分泌肿瘤(non-neuroendocrine neoplasms,non-NENs)中的表达,比较神经内分泌标记表达的敏感度;并分析CRNETs中SG Ⅱ、Ki-67、CgA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SGⅡ 在 CRNETs G1、G2、G3 和 NEC 中的阳性率分别为 97。2%(104/107),100%(40/40),100%(5/5),69。2%(9/13),高于 non-NENs(1。47%,7/136)中的阳性率(P<0。05)。SGⅡ 在 CRNETs 中的敏感度为 95。8%(158/165),与Syn 的 98。8%(163/165)相当,高于 CD56 的 84。2%(139/165)及 CgA 的 33。9%(56/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浸润深度、脉管侵犯、神经侵犯及淋巴结转移与SGⅡ的表达呈负相关,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gA与以上肿瘤性状呈负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GⅡ在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中高表达,是鉴别诊断CRNETs比较可靠的标志物,其表达与肿瘤直径、浸润深度、脉管侵犯、神经侵犯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

    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分泌粒蛋白Ⅱ免疫组化

    CD4+Foxp3+调节性T细胞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变化及其预后意义

    林俊生林慧洁戴炜黄晓宇...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CD4+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s)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变化,并研究其与AML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来我院就诊的初诊AML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regs水平;根据细胞核型将AML分为预后较好组、预后中等组和预后较差组,比较各组患者Tregs占CD4+T细胞比例,研究外周血Tregs对AML预后的意义。结果 AML患者外周血CD4+Foxp3+Tregs占CD4+T细胞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6。171%±0。292%vs。2。437%±0。144%,P<0。000 1);但是各AML亚型中Tregs占CD4+T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较差组AML患者外周血Tregs占CD4+T细胞比例高于预后较好组(7。316%±0。592%vs。5。179%±0。429%,P<0。01)。结论 AML患者外周血CD4+Foxp3+Tregs占CD4+T细胞比例提高,对AML患者预后评估有一定的意义。

    急性髓系白血病调节性T细胞流式细胞术预后

    超声多模态成像对心肌梗死患者缺血节段识别及左心功能评估的作用

    刘建平洪丹丹邱金梅郑美端...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及肺超声对不同类型心肌梗死(MI)缺血节段识别、左心功能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心内科MI患者93例,其中非ST抬高型心梗(NSTEMI)45例、ST抬高型心梗(STEMI)48例。所有患者均在冠脉造影前24 h内行TTE、2D-STI及肺超声检查;TTE观察是否有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RWMA),并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容积指数(LA-VI)、肺动脉收缩压(PASP)、二尖瓣血流E峰、二尖瓣环e'峰并计算E/e';2D-STI分析左室壁各节段心肌纵向峰值应变(LPS)、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PS);肺超声观察并计算肺B线积分;入院时急查B型钠肽(BNP)。比较TTE、2D-STI判断为缺血节段与冠脉造影结果的符合率;分析两组患者TTE参数、GLPS、肺B线积分及BNP间的相关性。结果 NSTEMI组2D-STI缺血节段符合率较TTE升高(P<0。05);在NSTEMI组,LVEF与GLPS、肺B线积分、BNP呈弱相关性,而在STEM I组均呈较强的相关性;在两组患者中,GLPS、肺B线积分均与BNP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肺B线积分与E/e'、LAVI、PASP相关性较强。结论 TTE联合2D-STI能提高NSTEMI患者缺血节段的识别率;联合肺超声能为MI患者左心功能及肺淤血程度的评估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对MI患者进行超声多模态成像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心肌梗死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二维斑点追踪显像左心功能肺超声

    针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

    张良志刘洪杨金硕刘晶...
    18-22,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并探讨针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机制。方法 通过招募正常人10例、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40例,分为正常组、针刀组。正常组直接抽取关节积液;针刀组予针刀治疗,7 d为1个疗程,持续3个疗程。针刀组中随机抽取10例在治疗前、3个疗程结束后抽取关节积液。对针刀治疗前后股直肌剪切波成像(SWE)、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骨关节炎指数(WOMAC)进行对比,以评价治疗的效果。对关节液行Western blot检测关节液中I L-1β、Caspase-1蛋白表达,差异蛋白筛选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SWE值、VAS评分、WOMAC评分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股直肌硬度较治疗前下降。针刀能够下调KOA患者关节液中IL-1β、Caspase-1蛋白的表达,发挥抗炎、保护软骨的作用。KEGG富集分析显示参与KOA病变的信号通路主要为PPAR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结论 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有较好临床疗效,同时针刀能够通过下调软骨相关信号通路的蛋白靶点的表达,降低关节内炎症反应。

    高通量蛋白组学膝骨关节炎针刀

    泉州地区支气管哮喘儿童过敏情况分析

    陈琼华郑敬阳林春燕徐毅泷...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泉州地区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过敏情况。方法 分析2012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32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过敏原以及其他系统过敏情况。结果 320例患儿过敏原检测阳性率为89。38%,吸入性过敏原主要为尘螨、屋尘、蟑螂,分别 占74。38%、20。94%、14。69%;食物性过敏原主要为鸡蛋 白、牛奶、蟹,分别占19。69%、19。02%、12。81%。不同年龄组户尘螨、屋尘、狗毛鸡蛋白阳性分布存在差异,婴幼儿组尘螨阳性率低于学龄前组和学龄组(x2=29。24、33。87,P<0。05);婴幼儿组屋尘阳性率低于学龄组(x2=4。59,P=0。030;与学龄组相比,学龄前组狗毛、鸡蛋白阳性率更高(x2=10。07,10。54,P<0。05)。共病221例(69。06%),3个以上系统过敏75例(23。44%)。需要耳鼻喉科诊疗165例,其中鼻炎162例,需要皮肤科诊疗118例,营养科11例,眼科6例,消化科4例,药剂科4例。结论 泉州地区支气管哮喘儿童最主要的过敏原为尘螨,不同年龄患儿户尘螨、屋尘、狗毛、鸡蛋白阳性分布存在差异,支气管哮喘容易合并多系统过敏表现,评估和管理需注意多学科联合。

    泉州地区哮喘儿童过敏原多学科

    无入路平台经脐单切口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临床分析

    吴能秀陈贤璟李迎王琪...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无入路平台经脐单切口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一 2022年6月笔者所在团队诊治的因输卵管妊娠行输卵管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3组,无入路平台经脐单切口腹腔镜组(A组)66例,经脐单孔腹腔镜组(B组)60例,传统腹腔镜组(C组)70例。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 h切 口疼痛VAS评分、术后1年切口美容满意度评分等。结果 3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更改手术入径,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A、B、C3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 h切口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切口美容满意度评分A、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B组与C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A组(无入路平台单切口组)不同级别主刀医师手术时间显示,副主任及以上职称医师组手术时间略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入路平台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安全可行,学习曲线不长,容易掌握,无需专用单孔入路平台,而效果与经脐单孔腹腔镜相当,值得基层推广。

    单切口腹腔镜手术单孔腹腔镜手术传统腹腔镜手术输卵管妊娠输卵管切除术

    二代冷冻球囊治疗心房颤动合并高血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吴梅琼林亚洲陈林彭一鸣...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回顾性分析二代冷冻球囊导管治疗心房颤动合并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在福建省立医院接受二代球囊冷冻消融手术的1 027例房颤患者,回顾性分析两组基线资料、术中参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利用Kaplan-Meier法计算术后12个月、24个月及36个月两组房颤患者无房扑/房颤发生的概率。结果 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在合并糖尿病、冠心病、BMI、年龄、左房大小、CHA2DS2-VASC评分、HAS-BLE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相似(3。3%vs。3。0%,P=1),两组术后12个月、24个月及36个月的成功率分别为:82。0%vs。81。2%;74。9%vs。72。9%;66。3%vs。72。9%。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CI:0。75,1。4,P=0。23)。结论 二代冷冻球囊肺静脉电隔离PVI治疗房颤合并高血压与治疗非高血压一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房颤冷冻球囊高血压长期结果肺静脉电隔离

    Wiltse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159例临床分析

    柯晓斌杨声坪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Wiltse肌间隙入路与传统棘突旁入路行经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以期为临床上胸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入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9例胸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是否留置引流管、引流管放置时间、总引流量(术后至拔管)、术后下地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及VAS疼痛评分、Cobb角、手术并发症。结果 与传统组相比,肌间隙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留置引流管例数、引流管放置时间、总引流量(术后至拔管)、术后下地时间均较少[(91。40±10。43)min<(107。25±11。47)min,(63。77±21。35)mL<(159。51±22。70)mL,100%(102/102)<15。79%(9/57),(37。33±8。41)h<(46。01±12。07)h,(37。33±8。41)mL<(99。83±80。80)mL,(2。02±0。83)d<(3。80±1。14)d;P 均<0。05]。肌间隙组术后即刻的VAS评分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4±0。90)分<(3。35±1。05)分,P=0。02];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1年的VS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37±0。62)分<(0。46±0。66)分,P=0。39;(0。27±0。49)分<(0。21±0。49)分,P=0。45]。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后1周、6个月、术后1年的Cobb角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3±1。38)°<(2。64±1。42)°,P=0。63;(2。09±1。34)°<(2。45±1。54)°,P=0。14;(2。16±1。37)°<(2。31±1。35)°,P=0。50]。两组患者的单项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P=0。93,P=0。68;P=0。84)。结论 经后路Wiltse肌间隙入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符合微创手术理念和加速康复理念,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椎弓根钉肌间隙入路

    还原性叶酸载体RFC1 G80A基因多态性与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毒性反应关系的Meta分析

    陈开杰杜彦秋李碧艳高珊...
    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还原性叶酸载体RFC1 G80A基因多态性与大剂量甲氨蝶呤(MTX)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毒性反应的关系。方法 以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有关RFC1 G80A基因多态性与HDMTX治疗ALL毒性反应关系的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研究资料提取和发表偏倚分析。应用Review Manager 5。3和stata 12。0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共12篇,共1 15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GA+GG型患者比较,AA型患者使用MTX治疗的骨髓抑制发生率更高[OR=2。82,95%CI(1。78,4。47),P<0。0001],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更高[OR=1。73,95%CI(1。03,2。91),P=0。04],肝毒性、肾毒性、黏膜炎、皮疹、神经毒性、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RFC1 G80A基因多态性是ALL患者使用HD-MTX治疗发生毒性反应的预测因子,AA型患者与GG+GA型患者比较,更容易发生毒性反应,但仍需更大样本量、给药标准和评价标准统一的临床研究来证实。

    还原性叶酸载体甲氨蝶呤基因多态性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