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Journal Reflexology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补中益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研究

    刘秋华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补中益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21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 78 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9 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补中益气汤治疗.评估两组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前,两组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SA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评分分别为(24.69±5.44)分、(2.23±0.3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8.21±5.36)分、(2.79±0.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感觉减弱、半身不遂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量表(SWAL-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SWAL-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实行补中益气汤联合康复治疗,可改善症状、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脑卒中吞咽障碍补中益气汤康复治疗生活质量

    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康复训练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

    寻庆岚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康复训练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择济宁市任城区人民医院2021 年9 月—2023 年 8 月收治的 8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采用盆底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盆底肌力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2.50%,高于对照组的 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盆底肌力障碍量表(PFDI)评分、阴道动态压力、阴道持续收缩时间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1 个月,观察组的PFDI评分为(17.43±1.18)分,低于对照组的(24.08±2.26)分,阴道动态压力为(103.04±7.15)cmH2O,高于对照组的(84.28±6.96)cmH2O,阴道持续收缩时间为(6.22±0.28)s,长于对照组的(4.13±0.23)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Ⅰ类、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值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的Ⅰ类、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值分别为(7.45±0.55)μV、(7.73±0.57)μV,均高于对照组的(6.03±0.74)μV、(6.18±0.41)μV,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康复训练能促进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力恢复,改善其盆底功能障碍,实用性较高.

    盆底功能障碍电刺激生物反馈盆底康复训练盆底肌力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核心肌群运动控制训练在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王兆霞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核心肌群运动控制训练在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3 月—2023 年 3月我院收治的 78例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9 例.对照组采用核心肌群运动控制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腹围状况、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4.87%高于对照组的 76.92%,脐上围、脐围、脐下围均小于对照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核心肌群运动控制训练在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腹围,降低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产后腹直肌分离神经肌肉电刺激核心肌群运动控制训练临床疗效腹围

    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路焕喜李丙环
    49-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 年10 月—2023 年 9月本院收治的 82 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1 例.对照组采用盆底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干预,两组均干预12 周.对比两组盆底肌力指标、盆底肌功能及尿失禁情况、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Ⅰ类纤维肌力、Ⅱ类纤维肌力、肌电位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评分、盆底功能障碍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调查简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康复训练能够促进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力恢复,改善盆底功能及尿失禁情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电刺激生物反馈盆底康复训练盆底肌力盆底功能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

    张宝光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 2021 年1月—2023年 8 月青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70 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5 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联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rTMS.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中上肢及下肢运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分别为(85.41±7.24)分、(86.02±7.74)分、(86.25±7.34)分、(86.62±7.3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8.85±6.36)分、(77.81±6.24)分、(78.54±6.3)分、(78.93±6.7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I患者采用rTMS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急性脑梗死重复经颅磁刺激康复训练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

    中频脉冲治疗联合深层肌康复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

    庞元新
    56-5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中频脉冲治疗联合深层肌康复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0 年 6 月—2023年6 月梁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70 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 35 例.两组均采用一般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进行深层肌康复锻炼,观察组采用中频脉冲治疗仪联合深层肌康复锻炼.对比两组患者的腰椎功能、疼痛程度、生活质量、腰腹肌肌力及脊髓神经功能.结果 干预 4周后,观察组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 周后,观察组的健康调查简表评分为(72.36±8.57)分,高于对照组的(62.22±11.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4 周后,观察组的腰背肌、腹肌肌力均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4 周后,观察组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频脉冲治疗联合深层肌康复锻炼治疗LDH术后患者,有助于减轻其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腰腹肌肌力和脊髓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腰椎间盘突出中频脉冲治疗深层肌康复锻炼腰椎功能

    平衡功能强化训练配合机械动力牵拉在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侯军华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平衡功能强化训练配合机械动力牵拉在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0 年 1月—2022年 1 月收治的 98 例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49 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康复练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平衡功能强化训练配合机械动力牵拉进行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关节肿痛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两组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分、足踝能力评估量表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踝-后跟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踝关节周径短于治疗前,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踝关节周径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 各个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衡功能强化训练配合机械动力牵拉能使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的关节肿痛感降低,促进踝关节功能加速恢复,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踝关节骨折手术平衡功能强化训练机械动力牵拉踝关节功能

    运动想象疗法联合阶段性抗阻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张素素张丹丹李瑞娜许翠萍...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运动想象疗法联合阶段性抗阻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疼痛程度及肩关节主动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0 年 2 月—2022 年 10 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150 例脑卒中后SH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75 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行运动想象疗法联合阶段性抗阻训练,两组均持续干预 6 周.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肩关节主动活动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疼痛程度、肩关节主动活动度及生活质量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1.08±0.74)分,低于对照组的(2.36±1.24)分,肩关节各方向主动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想象疗法联合阶段性抗阻训练可减轻脑卒中后SHS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其肩关节主动活动度,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脑卒中肩手综合征运动想象疗法阶段性抗阻训练疼痛程度

    中药封包联合八段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张凤菊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封包联合八段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 2022 年1月—2023 年 6 月收治的 10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中药封包联合八段锦训练.比较两组运动功能、平衡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干预前,两组运动功能、平衡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8周后,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衡能力评分为(48.69±4.05)分,高于对照组的(33.18±3.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79.62±6.47)分,高于对照组的(67.31±5.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中药封包联合八段锦训练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与平衡能力,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脑卒中后偏瘫中药封包八段锦运动功能

    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和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

    张明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和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1 年1月—2023 年 10 月山东省荣军总医院收治的 68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4 例.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12%,高于对照组的 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内皮素-1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右莰醇和丁苯酞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较佳,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血管内皮损伤,安全性较高.

    急性脑梗死依达拉奉右莰醇丁苯酞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