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Journal Reflexology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联合血液灌流治疗ICU脓毒血症患者的效果

    刘书群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症监护室(ICU)脓毒血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9 月—2023年9 月滕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 78例ICU脓毒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 39 例.对照组采用血液灌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CRRT治疗,均持续 1 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肾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87%,高于对照组的 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分别为(12.39±1.54)mmol/L、(143.26±12.29)μ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20.25±2.40)mmol/L、(195.41±16.54)μmol/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降钙素原水平分别为(10.53±1.65)mg/L、(20.26±2.69)ng/L、(10.50±1.67)ng/L、(0.53±0.11)ng/L,均低于对照组的(15.21±2.27)mg/L、(39.46±4.47)ng/L、(14.34±2.18)ng/L、(1.23±0.27)n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RT联合血液灌流可改善ICU脓毒血症患者的肾功能,控制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脓毒血症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血液灌流肾功能

    经右胸三切口与左胸两切口入路手术在胸中段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张志鹏
    115-117,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经右胸三切口与左胸两切口入路手术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围术期指标及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1 年 1 月—2022 年1月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80例拟行手术治疗的胸中段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经右胸三切口入路手术的 40 例患者纳入观察组,经左胸两切口入路手术的 40 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及复发转移情况.结果 观察组淋巴清扫数目、术中失血量均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留置胸管时间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 7天,观察组血清中缺氧诱导因子-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受体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2 年复发转移率为 20.00%,低于对照组的 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时,经右胸三切口入路手术相较于左胸两切口入路手术能够增加淋巴清扫数目,降低术后复发转移风险,但可能会增加术中失血和术后疼痛.

    食管癌入路复发转移

    Pro-Kin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结合PNF技术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的影响

    沈松筠朱浩杰应秋雯
    11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Pro-Kin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PNF)技术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0 年6 月—2023 年6 月无锡市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 60 例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PNF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Pro-Kin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结合PNF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结果 治疗 8 周后,观察组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下肢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量表、Berg平衡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生活满意指数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o-Kin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结合PNF技术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具有积极影响,可提升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满意度.

    偏瘫Pro-Kin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依达拉奉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及预后的影响

    赵颖
    12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依达拉奉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2 年 4 月—2023 年 8月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 80 例老年ACI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采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 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预后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00%,高于对照组的 77.50%,预后良好率为 77.50%,高于对照组的 50.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 及血沉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ACI患者的效果显著,可调节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恢复患者神经功能,使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到提高,同时用药安全可得到保证.

    急性脑梗死老年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依达拉奉神经功能血清炎症因子

    氨溴索与利奈唑胺联合治疗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气分析及肺部炎症反应的影响

    马娟秦毅林立
    126-128,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氨溴索与利奈唑胺联合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3 月—2023 年4月该院收治的 8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予以利奈唑胺单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氨溴索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 2 周.对比两组的血气分析指标、炎症反应、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溴索与利奈唑胺联合应用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水平,减轻肺部炎症反应,且应用安全性较好.

    重症肺炎氨溴索利奈唑胺血气分析炎症反应临床疗效

    七氟醚吸入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腹腔镜胆总管切除术患者脑氧代谢和苏醒质量的影响

    赵玲
    129-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除术患者应用七氟醚吸入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的效果及对其脑氧代谢、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10 月—2023 年 10 月于淄博市张店区中医院行腹腔镜胆总管切除术的 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44)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n=44)采用七氟醚吸入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脑氧代谢、术后苏醒质量、术后疼痛、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麻醉前(T0),两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 10 min(T1)、气腹建立后 30 min(T2)、术毕(T3),观察组的MAP分别为(66.91±3.34)mmHg(1 mmHg=0.133 kPa)、(67.01±2.95)mmHg、(66.93±3.03)mmHg,均低于对照组的(69.09±3.18)mmHg、(70.11±3.32)mmHg、(68.75±4.13)mmHg,HR分别为(77.98±5.15)次/min、(78.96±9.53)次/min、(77.67±3.97)次/min,均低于对照组的(81.44±5.65)次/min、(85.94±3.93)次/min、(80.12±4.51)次/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 时,两组的脑氧摄取率(CE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 时,观察组的CEO2 分别为(30.18±6.36)%、(27.55±3.77)%、(29.64±5.08)%,均低于对照组的(34.14±6.07)%、(30.28±3.73)%、(33.09±4.5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睁眼时间、语言应答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分别为(9.95±2.67)min、(12.42±1.86)min、(3.53±0.69)min、(6.56±1.47)min,均短于对照组的(11.83±2.58)min、(15.05±1.99)min、(5.05±0.77)min、(8.84±1.35)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3.12±1.18)分,低于对照组的(4.94±1.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智力检查量表(MMSE)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的MMSE总分为(27.11±1.14)分,高于对照组的(25.05±1.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切除术患者接受七氟醚吸入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能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脑氧代谢,提高术后苏醒质量,减轻术后疼痛及认知功能障碍.

    腹腔镜胆总管切除术七氟醚瑞芬太尼脑氧摄取率苏醒质量认知功能

    贝伐珠单抗联合GP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吴福勇
    134-136,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P)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3 年 3 月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82 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GP组(n=40)和联合组(n=42),GP组采用GP化疗方案,联合组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GP化疗方案.比较两组的疾病控制率、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及毒副反应.结果 联合组疾病控制率为 76.19%,高于GP组的 5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癌胚抗原、血清糖类抗原 125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G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免疫球蛋白A、M、G水平均高于GP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白细胞下降、肝肾受损发生率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CLC患者经贝伐珠单抗联合GP化疗,可有效缓解病情,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非小细胞肺癌贝伐珠单抗GP化疗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

    经尿道膀胱钬激光碎石术联合PKRP术式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下尿路症状及术后VAS评分的影响

    王威梁艳华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经尿道膀胱钬激光碎石术联合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汽化电切术(PKRP)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下尿路症状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1 年8 月—2023 年8 月该院收治的 74 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7 例.两组患者均给予PKRP治疗,对照组加用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观察组加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下尿路症状、VAS评分、取石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观察组下尿路症状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为 97.30%,高于对照组的 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实施经尿道膀胱钬激光碎石术联合PKRP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下尿路症状,减轻患者的疼痛度,联合手术方式能够提高取石率.

    良性前列腺增生膀胱结石经尿道膀胱钬激光碎石术经尿道双极等离子汽化电切术

    无创机械通气结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对患者心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窦微微亢凤兵刘洪雨杜彩云...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重症心力衰竭(HF)对患者心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1 月—2023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 60 例重症HF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rhBNP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心功能、血气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血气指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脏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水平均短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为(78.64±5.73)mmHg(1 mmHg=0.133 kPa),血氧饱和度为(70.04±4.87)%,均高于对照组的(70.12±4.67)mmHg、(60.15±4.26)%,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为(32.15±2.87)mmHg,低于对照组的(43.69±3.24)mmHg,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rhBNP治疗可有效维持重症HF患者血气指标稳定,改善心脏功能,且较为安全.

    心力衰竭重症无创机械通气重组人脑利钠肽心功能

    维生素D2联合阿奇霉素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刘维克王秀贞万洁亭李慧燕...
    145-147,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维生素D2 联合阿奇霉素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 2023年 1-12 月收治的 80例CAP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患儿予以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维生素D2 治疗.比较两组的症状改善情况、血清免疫球蛋白、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改善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降钙素原、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AP患儿中实施维生素D2 联合阿奇霉素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儿机体内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上升,减轻炎症反应,缩短症状缓解时间,且安全性高.

    社区获得性肺炎阿奇霉素维生素D2血清免疫球蛋白炎性因子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