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李明

双月刊

1674-6929

jmdt@vip.163.com

020-28098414,32290177

510620

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祥龙大厦10-11楼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Diagnosis and Therap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及时报道国内外分子医学新技术、新知识和新进展,集前瞻性、权威性、专业性于一身的学术期刊,是我国第一份以分子诊断与治疗为主要内容的正规科技学术期刊,也是我国分子诊断与治疗研究领域工作者的学术园地和交流平台,成为我国分子诊断与治疗研究领域工作者在学术上走向世界的桥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DPP-4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研究进展

    张晓张瑞王慧王渊...
    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是一种较新类型的糖尿病治疗药物,其主要的降糖机制是通过减少肠促胰素降低,来提高内源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进而促进胰岛素分泌与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降低机体血糖水平.2型糖尿病(T2DM)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发病率居高不下.T2DM和NAFLD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T2DM合并NAFLD不仅容易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与加重内分泌代谢紊乱,而且容易推动NAFLD病情进展,导致出现肝硬化、肝癌等恶性病变.目前大量研究显示,DPP-4抑制剂能够有效降低T2DM患者血糖水平和改善胰岛素抵抗,且对NAFLD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本文从DPP-4抑制剂对治疗T2DM合并NAFLD的疗效与安全性方面进行综述.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

    创伤弧菌核酸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的建立

    赵兰青刘红邓明镜麻婷婷...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创伤弧菌核酸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并制定质量标准,用于该类试剂的质量评价.方法 收集培养多种创伤弧菌及其他弧菌病原体,经菌落鉴定、16s rRNA测序分析及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检测后筛选出18份样本,稀释、分装后组成创伤弧菌核酸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邀请不同的实验室对参考品进行协作标定,并对参考品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考察.结果 建立的国家参考品,包括8份阳性参考品P1~P8、10份阴性参考品N1~N10、1份重复性参考品R和1份检测限参考品L;L使用菌落计数法测定浓度为1×108 CFU/mL.4家实验室参与了国家参考品的协作标定,并根据结果制定质量标准为阳性符合率8/8,阴性符合率10/10,检出限要求至少为1×103 CFU/mL及以上阳性,重复性要求检测10次均为阳性,且Ct值或定量值变异系数不大于5.0%.国家参考品均匀性检测的Ct值变异系数均不高于5%,符合要求;在2~8℃冷藏条件、室温放置7天,均未影响参考品稳定性.结论 成功建立了创伤弧菌核酸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可用于企业试剂研发的质量控制及评价.

    创伤弧菌国家参考品核酸检测质量评价

    NIPT-plus筛查染色体MMS的应用评价

    陈英童晓青余学高黄浩...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扩展性无创产前检测(NIPT-plus)在筛查染色体微缺失/重复综合征(MMS)上的应用.方法 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3 860例孕妇及2022年10例室间质评样本的NIPT和NIPT-plus检测结果,其中24例孕妇进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产前诊断.结果 24例孕妇及10例质评样本NIPT-plus游离DNA浓度明显高于NIPT,总测序数据量提高了1.39~1.58倍,有效测序数据量提高了1.20~1.35倍;24例孕妇样本NIPT-plus提示1例18-三体,1例21-三体,2例MMS,NIPT提示1例18-三体,1例21-三体;10例质评样本NIPT-plus提示9例MMS且9号样本同时存在性染色体非整倍体(SCAs),NIPT仅提示1例SCAs.结论 在本院系统检测范围内NIPT-plus能有效应用于MMS的筛查,减少出生缺陷.

    扩展性无创产前检测染色体微缺失/重复综合征灵敏度

    血清D-D、PCT联合CRP检测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马慧林海庆李胡珺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D-二聚体(D-D)、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宣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MPP患儿15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104例及重症组47例,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儿血清D-D、PCT及CRP水平.分析血清D-D、PCT及CRP水平与CPIS评分的相关性.比较不同预后患儿血清D-D、PCT及CRP水平,分析D-D、PCT及CRP单一、联合对MMP患儿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重症组血清D-D、PCT、CRP水平及CPIS评分均显著高于轻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D-D、PCT、CRP水平均与CPIS评分呈正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D-D、PCT及CRP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结果显示,D-D+PCT+ CRP检查灵敏度为 0.932,特异度为 0.901,AUC=0.856(95%CI:0.846~0.935),均高于D-D、PCT及CRP单一检查(P<0.05).结论 血清D-D、PCT及CRP与MPP病情进展存在密切联系,可作为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三者联合更有利于判断MPP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

    D-二聚体PCTCRP肺炎支原体肺炎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前FDP水平对术中慢/无复流的预测价值

    杨帆田富云孙君杨丽...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水平对术中慢/无复流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急诊PCI的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是否发生慢/无复流分为慢/无复流组和对照组,术前检测生化指标、FDP、D-二聚体(D-D)、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慢/无复流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慢/无复流的预测指标.结果 慢/无复流组与对照组的各项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无复流组的术前FDP、D-D、IL-6、IL-17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68、6.070、16.668、8.182,P<0.05);慢/无复流组的术前FDP、D-D水平与IL-6、IL-17水平呈正相关(P<0.05);FDP、D-D、IL-6、IL-17均是发生慢/无复流的影响因素(P<0.05);FDP联合D-D对PCI术中慢/无复流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P<0.05).结论 术前FDP升高与AMI患者急诊PCI术中发生慢/无复流相关,FDP联合D-D检测对慢/无复流具有预测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慢/无复流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二聚体预测

    血清IL-6、PCT、TNF-α与GBS感染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

    杜雪冰钱芳王毅娟魏静...
    23-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B族链球菌(GBS)感染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进行产检以及生产的125例GBS感染孕妇为研究对象(GBS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健康产妇100名为对照组.对比GBS组、对照组血清IL-6、PCT、TNF-α水平;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分析影响GBS感染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单因素;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GBS感染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 对照组IL-6、PCT、TNF-α水平均低于GB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早产、胎膜早破、胎儿窘迫、新生儿GBS感染以及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均低于GB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检查、追踪发现,GBS组有37例产妇有不良妊娠结局,88例产妇为正常妊娠结局;不良妊娠结局组与正常妊娠结局组孕周、是否为初产妇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GBS感染分级、血清IL-6、PCT、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GBS感染分级为GBS带菌或GBS性绒毛膜羊膜炎、IL-6>0.463 ng/L、PCT≥0.5 ng/mL、TNF-α≥30 fmol/mL均是影响GBS感染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清IL-6、PCT、TNF-α水平在GBS感染产妇不良妊娠结局患者中呈升高状态,三指标可作为监测、预防GBS感染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指标.

    IL-6PCTTNF-αGBS感染孕妇不良妊娠结局

    VSD治疗对胫骨骨折术后继发骨感染患者手术指标、炎性因子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鹿青潘振华刘莉寇玉婷...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对胫骨骨折术后继发骨感染患者手术指标、炎性因子、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12 月至 2022 年 6 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87 例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继发骨感染患者,均为胫骨干骨折;其中原开放骨折55例,一期均缝合伤口;32例在外伤发生时一期清创后行内固定手术;对患者采用手术清创、去除内固定物,行外固定架固定,经清创后局部均存在创面不能完全闭合,合并骨外露,随机选用VSD覆盖治疗(研究组,n=46)或骨水泥覆盖治疗(对照组,n=41),分析患者病原菌构成分布、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功能恢复情况[膝关节、踝关节功能以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87例患者共8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43株(49.42%),革兰阴性菌32株(36.78%),真菌12株(13.80%).研究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控制感染时间、创面无菌时长、住院时间、行皮瓣转移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CRP水平均下降,其中研究组变化最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S、Baird-Jackson评分均上升,其中研究组变化最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良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优良率(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创面不能闭合情况下,VSD治疗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继发骨感染患者,可改善患者手术指标、炎性因子水平,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VSD胫骨骨折继发骨感染病原菌分布炎性因子

    APACHEⅡ评分、血乳酸浓度、D-二聚体与重症感染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陆丽丽王见斌杨帆孔德华...
    32-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血乳酸浓度、D-二聚体与重症感染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1例重症感染患者纳入观察组,根据28d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49例和死亡组32例.观察死亡组、生存组临床特征及APACHEⅡ评分、血乳酸浓度、D-二聚体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死亡组APACHEⅡ评分和血乳酸浓度、D-二聚体的关系;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APACHEⅡ评分、血乳酸浓度、D-二聚体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APACHEⅡ评分、血乳酸浓度、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9,8.785,2.746,P<0.05);死亡组机械通气比例、SOFA评分、ICU住院时间和PCT水平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7,4.940,t=8.256,12.474,P<0.05);死亡组APACHEⅡ评分、乳酸、D-二聚体水平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9,9.702,3.086,P<0.05);Pearson相关性,死亡组APACHEⅡ评分和血乳酸浓度、D-二聚体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机械通气、APACHE-Ⅱ评分≥22.28 分和血乳酸浓度≥3.58 mmol/L均为影响重症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APACHEⅡ评分、血乳酸浓度、D-二聚体联合检测预测重症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921(P<0.05).结论 重症感染患者APACHEⅡ评分、血乳酸浓度、D-二聚体与其预后密切相关,其中APACHE-Ⅱ评分和血乳酸浓度均为影响重症感染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血乳酸D-二聚体重症感染

    AFP、GP73及GPC3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何平徐婧怡张雪雪陈晓龙...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甲胎蛋白(AFP)、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及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46例与健康体检者 48 名,分别设为肝硬化组与健康组.对比三组以及PHC组不同病理分期者AFP、GP73 及GPC3水平;比较PHC不同预后者的一般资料及AFP、GP73及GPC3水平,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HC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AFP、GP73及GPC3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诊断PHC的效果.结果 AFP、GP73、GPC3水平:PHC组>肝硬化组>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HC组不同病理分期者AFP、GP73、GPC3水平:Ⅳ期>Ⅲ期>Ⅱ期>Ⅰ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45例,预后不良组7例.两组性别、年龄、BM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凝血酶原、红细胞计数、载脂蛋白A1、GGT、AFP、GP73、GPC3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凝血酶原、红细胞计数、载脂蛋白A1、GGT、AFP、GP73、GPC3水平上升是影响PH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AFP、GP73、GPC3联合检测诊断PHC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56、0.857;AUC=0.950(95%CI:0.909~0.991),明显高于AFP、GP73、GPC3 单独检测.结论 血清AFP、GP73、GPC3三者联合在PHC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用于PHC的早期诊断,临床可通过检测上述指标血清水平来评估PHC患者的预后情况.

    AFPGP73GPC3原发性肝癌

    乳杆菌活菌胶囊协同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HSIL患者CKC术后伴HR-HPV感染的效果及对IL-4、IL-10及TNF-α水平的影响

    冯爱迪贾丽华万颖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乳杆菌活菌胶囊协同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术后伴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效果及对白细胞介素 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因HSIL行CKC术后伴HR-HPV感染者161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79例(予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与研究组82例(予乳杆菌活菌胶囊协同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阴道微生态评分(Nugent)、宫颈局部微免疫指标水平[IL-4、IL-10、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宫颈病变组织中相关组织阳性表达率[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IL-10、IL-4、TNF-α].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54%,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90%,对照组总有效率比研究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阴道微生态环境恢复率(92.68%)比对照组(82.28%)高,pH值与Nugent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2、IFN-γ细胞因子水平均上升,且研究组比对照组高;两组IL-4、IL-10、TNF-α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DO、IL-10、IL-4、TNF-α阳性表达率均比治疗前低,且研究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应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协同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HSIL患者CKC术后伴HR-HPV感染的疗效更佳,有利于维持稳定宫颈微生态环境,提高免疫调节,降低炎症反应.

    乳杆菌活菌胶囊人干扰素α-2b凝胶HSILCKCHR-HPVIL-4IL-10TNF-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