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李明

双月刊

1674-6929

jmdt@vip.163.com

020-28098414,32290177

510620

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祥龙大厦10-11楼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Diagnosis and Therap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及时报道国内外分子医学新技术、新知识和新进展,集前瞻性、权威性、专业性于一身的学术期刊,是我国第一份以分子诊断与治疗为主要内容的正规科技学术期刊,也是我国分子诊断与治疗研究领域工作者的学术园地和交流平台,成为我国分子诊断与治疗研究领域工作者在学术上走向世界的桥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外周血NF-κB、BDNF及NGF与硼替佐米相关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分析

    王陶然张静峥张荣娟谷翠红...
    678-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外周血核因子κB(NF-κ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神经生长因子(NGF)与硼替佐米相关周围神经病变(BiPN)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06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硼替佐米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血清BDNF、NGF、P75神经营养素受体(P75NTR)水平变化.治疗结束后,根据PN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PN组(n=49)和无PN组(n=57),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M患者BiPN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治疗前外周血NF-κB、BDNF、NGF、P75NTR水平对MM患者硼替佐米治疗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预测价值.结果 治疗后,患者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P75NTR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82、8.069,P<0.05),患者血清BDNF、NGF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34、7.152,P<0.05).两组给药频次、治疗前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血清P75NTR、BDNF、NGF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52、8.134、8.447、4.852、6.607,P<0.05).每周2次给药、治疗前NF-κB mRNA高表达、P75NTR水平升高、血清BDNF水平、NGF水平降低是MM患者硼替佐米治疗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F-κB mRNA、血清BDNF、NGF、P75NTR水平联合预测MM患者BIPN的曲下线面积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1).结论 NF-κB mRNA、血清BDNF、NGF、P75NTR水平联合检测对BIPN有一定预测价值.

    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周围神经病变核因子κ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外周血EOS、IL-21、CCL4与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性

    徐蓉刘甜甜陈晓宇
    683-686,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EOS)、白细胞介素-21(IL-21)、趋化因子4(CCL4)与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6例行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切除术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患者进行外周血EOS、IL-21、CCL4检测;并对患者进行随访1年,统计其复发情况,根据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34)与正常组(n=52).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和外周血EOS、IL-21、CCL4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外周血EOS、IL-21、CCL4与CRSwNP患者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RSwNP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随访期间共记录到术后复发患者34例,占比39.53%,未复发患者52例,占比60.47%.两组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型鼻息肉例数、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外周血EOS、IL-21、CCL4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0、5.300、3.890、3.089、3.49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EOS、IL-21、CCL4水平均是CRSwNP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EOS、IL-21、CCL4水平与CRSwNP患者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具有相关性(r=0.433、0.681、0.547,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外周血EOS、IL-21、CCL4及三者联合对预测CRSwNP患者术后复发的AUC面积分别为:0.725、0.686、0.709、0.834,且联合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效果最好(P<0.05).结论 外周血EOS、IL-21、CCL4与CRSwNP患者病情程度具有相关性,通过外周血EOS、IL-21、CCL4预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后复发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嗜酸性粒细胞数白细胞介素-21趋化因子4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

    AFP、PLR、ILF3水平变化评估胃癌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应用价值

    徐文博张相安齐德军
    687-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甲胎蛋白(AFP)、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白介素增强子结合因子3(ILF3)蛋白水平变化早评估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安阳市中医院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62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术前进行AFP、PLR、ILF3检测,并在患者术后随访2年,根据患者术后早期复发转移情况将患者分为正常组(n=94)和转移组(n=68).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AFP、PLR、ILF3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FP、PLR、ILF3水平变化对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的TNM分期、Borrmann分型、淋巴脉管侵袭、年龄、肿瘤直径、CEA、AFP、PLR、ILF3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438、54.035、12.635,t=3.097、2.619、2.667、4.885、4.059、4.22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Borrmann分型、年龄、肿瘤直径、肿瘤浸润深度、CEA、AFP、PLR、ILF3水平均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AFP、PLR、ILF3水平及三者联合预测的AUC面积分别为0.725、0.696、0.713、0.857,提示三者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三者联合效果最优(P<0.05).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复发转移患者术前血清中AFP、PLR、ILF3水平均呈现高水平表达状态,三者对于胃癌术后早期复发转移预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甲胎蛋白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白介素增强子结合因子3术后早期复发转移

    NLR、UA联合PNI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张茜陈偶英张占伟许时来...
    692-695,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尿酸(UA)联合预后营养指数(PNI)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溶栓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4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良好组(n=83)和不良组(n=41).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NLR、UA及PNI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影响AIS患者溶栓近期预后的因素;采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NLR、UA和PNI水平对AIS患者溶栓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好组的年龄、发病至溶栓时间、血清Hcy、LDL-C、TC、NLR水平均低于不良组,UA水平和PNI得分均高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8、4.258、4.624、5.702、4.759、3.681、3.684,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小、发病至溶栓时间短、低血清Hcy、LDL-C、TC、NLR水平和高UA、PNI水平是AIS患者溶栓近期预后的保护因素(P均<0.05);ROC曲线显示,NLR、UA、PNI及三者联合对预测AIS患者溶栓近期预后的AUC面积分别为:0.737、0.657、0.703、0.893,三者联合的预测价值较高(P均<0.05).结论 NLR、UA、PNI均可预测AIS患者的溶栓近期预后,且三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最高,具有一定的临床预测价值.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尿酸预后营养指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近期预后

    孕中期血清甲胎蛋白、游离-β亚基-促绒毛膜性腺激素在胎儿开放性神经管缺陷诊断中的作用研究

    戴秀丽吴英
    696-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孕中期血清甲胎蛋白(AFP)、游离-β亚基-促绒毛膜性腺激素(free-β-HCG)在胎儿开放性神经管缺陷(ONTD)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木渎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疑似胎儿ONTD的孕妇,以引产或分娩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孕妇血清AFP、free-β-HCG检测结果.根据金标准分为发生组(n=33)和未发生组(n=117),分析血清AFP、free-β-HCG水平及二者联合检测ONTD的诊断效能.分析血清AFP、free-β-HCG水平单独及二者联合检测对不同类型ONTD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通过引产或分娩结果显示,共有33例ONTD胎儿;经血清AFP水平检查显示,共有26例ONTD胎儿;经血清free-β-HCG水平检查显示,共有27例ONTD胎儿;血清AFP、free-β-HCG水平联合检查显示,共有32例ONTD胎儿.与血清AFP、free-β-HCG单独检查比较,联合检查有较高的灵敏度90.91%和准确率96.67%,较低的漏诊率9.10%.与血清AFP、free-β-HCG单独检查相比,联合检查对于脊柱裂胎儿检出率较高(P<0.05).结论 联合检测孕中期血清AFP、free-β-HCG水平可提高ONTD诊断的准确率,可为孕中期胎儿ONTD的筛查提供一种新的有效手段.

    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甲胎蛋白游离-β亚基-促绒毛膜性腺激素

    血清CYFRA21-1、CA125联合HPV DNA检测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价值及病理特征研究

    李彦英黄平张玲苏梦亚...
    700-703,7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 125(CA125)联合HPV DNA检测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价值及病理特征.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3年6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52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行体检且各项正常女性80名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CYFRA21-1、CA125水平以及HPV DNA检测结果;对比观察组不同手术病理结果及血清CYFRA21-1、CA125表达水平以及HPV DNA检测结果;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分析血清CYFRA21-1、CA125 水平以及HPV DNA检测单独以及联合诊断宫颈癌的一致性;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CYFRA21-1、CA125联合HPV DNA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宫颈癌的效能.结果 152例患者中,鳞状细胞癌104例,腺癌患者48例;其中轻度不典型增生66例、中度不典型增生57例、重度不典型增生29例.观察组血清CYFRA21-1、CA125 水平以及HPV DNA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FRA21-1、CA125水平:鳞状细胞癌<腺癌,轻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分期、不同肿瘤增生类型的HPV 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FRA21-1、CA125水平、HPV DNA检测单独以及联合诊断宫颈癌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677、0.731、0.756、0.902;CA125+CYFRA21-1+HPV DNA联合检测的AUC为0.894,高于CA125、CYFRA21-1、HPV DNA单独检测(P>0.05).结论 血清CYFRA21-1、CA125联合HPV DNA检测的诊断效能高于单一检测,提示三指标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宫颈癌早期筛查的诊断价值,可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资料.

    CYFRA21-1CA125HPVDNA检测宫颈癌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异体输血治疗后APTT、PT、FIB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赵洪飞刘金瑞马凤莲马幸...
    704-7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异体输血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 2018 年 2月至2023年1月期间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输血治疗的122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n=102)与死亡组(n=20).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以及输血治疗前及治疗1d后血浆APTT、PT、FIB水平,分析APTT、PT、FIB水平变化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生存组血制品总输注量、输注比例(血浆、冷沉淀)、Child-pugh分级C级比例、休克比例、腹水比例、肝性脑病比例、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死亡组,消化道首次出血比例、平均动脉压、白蛋白水平均高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PTT、PT水平均较治疗前高,FIB水平均较治疗前低,但生存组APTT、PT水平较死亡组低,FIB水平较死亡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hild-pugh分级为C级、消化道非首次出血、休克、腹水、肝性脑病以及APTT、PT异常升高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异体输血治疗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平均动脉压、FIB异常升高为患者不良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消化道非首次出血以及输血治疗后APTT、PT水平与其不良预后成正相关,平均动脉压、FIB水平与其不良预后成负相关(P<0.05).结论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异体输血治疗预后受其消化道出血次数及治疗后APTT、PT、FIB水平影响,上述指标变化可为患者的预后评估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异体输血APTTPTFIB

    血清cTnI、CK-MB及Mb在急性心肌梗死冠脉支架介入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贾慧宝潘博王丽媛陈兴华...
    709-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支架介入(PCI)患者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及肌红蛋白(Mb)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135例AMI患者(观察组)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100名为对照组.对比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前、术后血清cTnI、CK-MB、Mb水平;分析影响AMI患者PCI手术成功的单因素;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MI患者PCI手术成功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分析AMI患者PCI手术成功率与血清cTnI、CK-MB、Mb水平关系.结果 对照组血清cTnI、CK-MB、Mb水平均低于观察组,观察组术前血清cTnI、CK-MB、Mb水平均低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影像学检查,有 112 例患者手术成功(82.96%,手术成功组),有 23 例患者手术未成功(17.04%,手术未成功组);两组年龄、性别、心功能、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心绞痛病史、PCI术用时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病至入院时间、发病至PCI术时间、血清cTnI、CK-MB、Mb水平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入院时间>3 h、发病至PCI术时间≥6 h、cTnI≥0.04 ng/mL、CK-MB>5 ng/mL、Mb>50 μg/L是影响AMI患者PCI手术成功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cTnI、CK-MB、Mb水平与AMI患者PCI手术成功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 在AMI患者PCI手术前后血清cTnI、CK-MB、Mb水平变化可反映PCI治疗的治疗疗效,同时可预判患者的预后,检测三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支架介入cTnICK-MBMb

    红细胞分布宽度/白蛋白比值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不良结局预测价值

    李川唐伟伟方长太
    713-716,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白蛋白(RDW/ALB)比值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分析107例sC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30d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揭示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特征工作(ROC)曲线分析RDW/ALB比值预测预后的能力.结果 sCAP患者预后不良组RDW/ALB比值的中位数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RDW/ALB比值越高,30 d预后不良发生率越高(OR=1.155,95%CI:1.007~2.430,P<0.05).计算RDW/ALB比值曲线下面积(AUC)为0.761(95%CI:0.665~0.857),高于肺炎严重程度指数(PSI)评分的0.740(95%CI:0.643~0.837)(P<0.05).当RDW/ALB比值与PSI评分结合时,AUC值增加到0.817(95%CI:0.736~0.899),高于PSI评分或单独的RDW/ALB比值(P<0.05).结论 RDW/ALB比值具有较好预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不良结局的价值.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白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红细胞分布宽度/白蛋白比值肺炎严重程度指数

    血清CKMB、ALP及AST的表达水平及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临床意义

    庄园杜璐雁单海霞陈燕...
    717-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碱性磷酸酶(ALP)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表达水平及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住院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162例为观察组,通过经皮黄疸测试仪检测总胆红素(STB),按照STB分度分为:轻度组79例,中度组64例,重度组19例;另选取本院同期测量黄疸值(STB<221 μmol/L)正常的健康新生儿159名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CKMB、ALP及AST水平;比较观察组不同STB程度患者CKMB、ALP及AST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CKMB、ALP及AST水平与STB水平的关系.结果 CKMB、ALP及AST水平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前)>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STB程度患者CKMB、ALP及AST水平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KMB、ALP及AST水平与STB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CKMB、ALP及AST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三者水平变化可作为评估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早期诊断的敏感性指标.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肌酸激酶同工酶碱性磷酸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