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李明

双月刊

1674-6929

jmdt@vip.163.com

020-28098414,32290177

510620

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祥龙大厦10-11楼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Diagnosis and Therap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及时报道国内外分子医学新技术、新知识和新进展,集前瞻性、权威性、专业性于一身的学术期刊,是我国第一份以分子诊断与治疗为主要内容的正规科技学术期刊,也是我国分子诊断与治疗研究领域工作者的学术园地和交流平台,成为我国分子诊断与治疗研究领域工作者在学术上走向世界的桥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肾病患儿TGF-β1、HGF水平的影响

    王延鑫吴志全杜斯斯魏贯南...
    721-724,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银杏叶提取物用于糖尿病肾病患儿对其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期间于石家庄市第六医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肾损伤患儿资料188份,分为常规组(82例,常规西医治疗)和研究组(106例,银杏叶提取物+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相关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差异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45%,高于常规组8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72,P<0.05);治疗后两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4h尿蛋白定量(24hUP)等肾功能指标及血清TGF-β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而血清HGF水平则升高,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24、7.317、11.651、5.486、8.863、10.345,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有利于糖尿病肾病患儿治疗,可通过调节患者TGF-β1、HGF水平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糖尿病肾病银杏叶提取物转化生长因子-β1肝细胞生长因子

    初产妇产后血清25-(OH)D、OPN、TGF-β1水平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

    杨博石克威李亚楠尚芯羽...
    725-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初产妇产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骨桥蛋白(OP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水平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408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盆底肌功能障碍将初产妇分为PFD组(n=146)和非PFD组(n=262),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FD组不同POP、SUI分度的血清25-(OH)D、OPN、TGF-β1水平,分析影响初产妇产后PFD发生的因素及血清25-(OH)D、OPN、TGF-β1水平对初产妇产后PFD的预测价值.结果 PFD组年龄、产前BMI、孕期体质量增加>15 kg、阴道分娩、新生儿体质量>3.5 kg、第二产程延长占比、血清OPN水平显著高于非PFD组,血清 25-(OH)D、TGF-β1水平显著低于非PF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D组不同POP分度25-(OH)D、TGF-β1表达水平:POP Ⅰ度>POP Ⅱ度>POP Ⅲ度,OPN表达水平:POP Ⅰ度<POP Ⅱ度<POP Ⅲ度;不同SUI分度 25-(OH)D、TGF-β1表达水平:SUIⅠ度>SUIⅡ度>SUIⅢ度,OPN表达水平:SUI Ⅰ度<SUI Ⅱ度<SUI Ⅲ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升高、产前BMI增加、新生儿体质量>3.5 kg、第二产程延长、产后血清OPN水平升高是影响初产妇产后PFD的危险因素(P<0.05),产后血清 25-(OH)D、TGF-β1水平升高为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产后血清25-(OH)D、OPN、TGF-β1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初产妇产后PFD的AUC为0.849、0.857、0.835、0.956.结论 产后血清25-(OH)D、OPN、TGF-β1水平随POP、SUI分级增加而变化,三指标对初产妇产后PFD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初产妇盆底肌功能障碍25羟基-维生素D骨桥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

    TH1、TH17及其细胞因子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性分析

    白峰张小雷李倩倩
    730-733,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辅助性T淋巴细胞1(TH1)、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及其细胞因子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0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2HRZE/10HRE治疗,根据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有效组(n=78)与无效组(n=30).比较两组胸腔积液的TH1、TH17、TH1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及TH17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胸腔积液TH1、TH17、TNF-α、IFN-γ、IL-17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关系;绘制ROC曲线分析胸腔积液TH1、TH17、TNF-α、IFN-γ、IL-17水平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 无效组胸腔积液的TH1、TH17、TNF-α、IFN-γ、IL-17 水平均高于有效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461、5.688、6.726、5.891、7.148,均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TH1、TH17、TNF-α、IFN-γ、IL-17水平升高均是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胸腔积液TH1、TH17、TNF-α、IFN-γ、IL-17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6、0.793、0.836、0.817、0.856(P<0.05).结论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效果可能与胸腔积液TH1、TH17及其细胞因子水平相关.

    结核性胸膜炎辅助性T淋巴细胞1辅助性T淋巴细胞17细胞因子

    不同生物活性基团修饰的纳米磁珠在核酸提取中的效能比较

    曲业敏邵丽莹袁晓燕宋宇...
    734-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不同生物活性基团修饰的纳米磁珠核酸提取效能,为临床应用及结果评价提供一些依据.方法 通过不同生物活性基团修饰的纳米磁珠对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标本进行核酸提取,采用微量分光光度计(NanoDrop Onec)检测核酸的浓度及纯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样本的CT值.结果 在几种纳米磁珠提取法中,超顺磁性羧基纳米微粒提取的核酸浓度及纯度最高(浓度平均为953.3 IU/mL),其次是二氧化硅磁性微球与羧基微球混合纳米磁珠及纳米磁性氧化物MnFe2O4提取法.羟基修饰二氧化硅颗粒以及壳聚糖包覆的磁珠提取的核酸浓度较高,但纯度较差(A260/280及A260/230比值均超出标准范围).对于同一样本,超顺磁性羧基纳米微粒提取的核酸扩增CT值为(21.28±0.36),核酸提取效率明显高于离心柱提取法,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二氧化硅磁性微球和羧基微球混合纳米磁珠、羟基修饰二氧化硅纳米磁珠及壳聚糖包覆的纳米磁珠核酸提取效率均低于离心柱提取法.此外,超顺磁性羧基纳米微粒的提取时间可缩短至15分钟.结论 超顺磁性羧基纳米微粒核酸提取效率、精密度及核酸产物纯度最高,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纳米磁珠实时荧光定量PCR效能比较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LN、CHE及TRF表达水平与病情的关系

    蔡峻岭苏立郝丽赵敏...
    739-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LN、CHE及TRF表达水平与CHBC患者病情程度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8例CHBC患者为研究对象(CHB肝硬化组),另选取同期未合并肝硬化的CHB患者152例(CHB组)、健康体检人群161名(对照组).比较三组LN、CHE、TRF、HA、Ⅳ-C、PCⅢ水平,分析CHBC组LN、CHE及TRF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LN、CHE、TRF单独及联合检测评估CHBC患者肝纤维化的效能.结果 CHBC组LN、HA、Ⅳ-C、PⅢ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CHB组,CHE、TR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和CH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肝硬化组LN、HA、Ⅳ-C、PⅢP水平均高于轻度肝硬化组、中度肝硬化组,CHE、TRF水平均低于轻度肝硬化组、中度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分析,LN水平与HA、Ⅳ-C、PCⅢ水平之间呈正相关性,CHE、TRF水平与HA、Ⅳ-C、PCⅢ水平之间呈负相关性(P<0.05);ROC曲线显示,LN、CHE、TRF联合检测CHBC患者肝纤维化的AUC为0.902,高于三者单独检测的0.742、0.837、0.739.结论 LN、CHE及TRF表达水平与CHBC患者肝纤维化有密切联系,三者联合检测对CHBC患者肝纤维化具有较好的评估价值,对临床CHBC病情评估有一定指导作用.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层粘连蛋白胆碱酯酶转铁蛋白

    经阴道超声联合血清CA125、CEA鉴别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的价值

    张媛媛任恬恬张婧
    743-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经阴道超声(TVS)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检测在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3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161例卵巢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囊腺瘤130例、囊腺癌3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经阴道超声检查及血清CA125、CEA测定.阴道超声观察肿块直径、形状、边界、内部实性组织回声、血流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值,分析经阴道超声联合血清CA125、CEA检测在卵巢囊腺瘤及囊腺癌鉴别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囊腺瘤组患PI与RI均大于囊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囊腺癌组肿块直径大于囊腺瘤组,肿瘤形状规则、边界清晰比例低于囊腺瘤组,肿瘤内部实性回声、内壁伴乳头、有腹水比例高于囊腺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囊腺癌组CA125、CEA水平高于囊腺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血清CA125、CEA检测及三者联合对鉴别卵巢囊腺瘤及囊腺癌囊的敏感性分别为0.839、0.807、0.772、0.936,特异度分别为0.808、0.685、0.654、0.939,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839、0.790、0.742、0.973.经阴道超声联合血清CA125、CEA对卵巢囊腺瘤及囊腺癌鉴别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AUC均较单项检查高(P<0.05).结论 高CA125、CEA与低PI、RI可作为卵巢癌诊断依据,经阴道超声联合血清CA125、CEA检测可以提高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的鉴别诊断效能.

    经阴道超声CA125CEA卵巢囊腺瘤卵巢囊腺癌

    外周血TLR4 mRNA及IL-22、NLR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赵芳陈才利黄琪锋
    747-750,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外周血Toll样受体4(TLR4)mRNA及白细胞介素-22(IL-22)、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08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治疗日起1月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71例)与预后不良组(37例).收集入组时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入院时感染情况、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心血管疾病史、使用血制品、机械通气、是否多器官衰竭等及实验室指标TLR4 mRNA、IL-22、NLR.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LR4 mRNA、IL-22、NLR单项及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效能.结果 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年龄、有无高血压史、心血管疾病史、机械通气、多器官衰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27、5.698、4.618、6.948、7.300,P<0.05),预后不良组TLR4 mRNA、IL-22、NLR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49、4.205、8.24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机械通气、多器官衰竭、TLR4 mRNA、IL-22、NLR水平升高为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TLR4 mRNA、IL-22、NLR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毒症患者预后不良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846、0.747、0.669、0.914 联合检测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 TLR4 mRNA、IL-22、NLR脓毒症患者预后有关,且均对患者预后情况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Toll样受体4mRNA白细胞介素-22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脓毒症

    GPC3蛋白结构的分析及其表达纯化

    梁锦慧苏静怡龚鑫邱伟鹏...
    751-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GPC3蛋白结构,构建GPC3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系统,高效表达和纯化出GPC3蛋白.方法 从GenBank中获取基因序列,通过Protparam、SOPMA、SWISS-MODEL等在线软件对GPC3蛋白(25-554 aa)的结构进行分析.从不同载体和菌株中筛选出相对优势的组合,优化其表达条件,并诱导表达TrxA-GPC3融合蛋白,通过包涵体的溶解和复性、亲和层析、标签切割和分子筛纯化等方法分离纯化出无TrxA标签的GPC3蛋白.结果 GPC3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26 kDa,等电点为5.76,不稳定系数为41.27,脂肪系数为83.66,平均亲水系数为-0.312,是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其主要为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结构,引入标签的TrxA-GPC3融合蛋白比GPC3蛋白更稳定.通过对比筛选出表达效率较高的BL21(DE3)-pET32a-GPC3工程菌,其在0.5%的葡萄糖浓度和0.1 mmol/L的IPTG浓度条件下,结合20℃的诱导温度及16h的诱导时间,可显著提高蛋白表达量,通过亲和层析得到纯度90%以上的TrxA-GPC3融合蛋白,利用凝血酶将TrxA标签切除,最后通过分子筛纯化得到单一的GPC3蛋白.结论 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了GPC3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结构,并在原核系统中成功表达和纯化了GPC3蛋白,为高特异性抗体的制备或筛选以及结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其它蛋白的表达纯化提供科学的指导意义.

    肝细胞癌GPC3蛋白生物信息学亲和层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CEA、AFU、AFP检测对肝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王珏吕永锋焦琳祝丽娜...
    756-759,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结合癌胚抗原(CEA)、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检测对肝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8月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肝恶性肿瘤141例(肝恶性肿瘤组),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良性肝病患者138例(良性肝病组)、健康体检者133名(健康体检组).以病理诊断为标准,分析CDFI对肝恶性肿瘤的诊断结果.比较不同组别、肝恶性肿瘤组不同疾病类型的RI、Vmax、CEA、AFU、AFP水平.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估CDFI、CEA、AFU、AFP与病理检查诊断的一致性.绘制ROC曲线分析CDFI、CEA、AFU、AFP单一及联合检测肝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以病理诊断为标准,CDFI共检出118例(83.68%)肝恶性肿瘤,其中原发性肝癌73例、继发性肝癌45例;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均以少血供为主要特征.RI、Vmax、CEA、AFU、AFP水平:肝恶性肿瘤组>良性肝病组>健康体检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RI、Vmax、CEA、AFU、AFP水平均高于继发性肝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FI、CEA、AFU、AFP联合检测与病理诊断Kappa值为0.766,灵敏度、特异度、AUC(95%CI)分别为92.55%、91.18%、0.762(0.637~0.814),与CDFI、CEA、AFU、AFP单一检测Kappa值、灵敏度、特异度、AUC(95%C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FI、CEA、AFU及AFP检测对肝恶性肿瘤诊断均有一定价值,上述指标相互结合在肝恶性肿瘤诊断具有确切的互补作用,可全面、准确判定肝恶性肿瘤,提高肝恶性肿瘤诊断的可靠性.

    彩色多普勒超声CEAAFUAFP肝恶性肿瘤

    RMPP患儿血清IL-17A、RANTES、GM-CSF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尹莉张丽商树芹
    760-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7A(IL-17A)、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台总医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162例RMPP患儿作为研究组,另取同期120例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GMPP)患儿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IL-17A、RANTES、GM-CSF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IL-17A、RANTES、GM-CSF水平对RMPP患儿的诊断价值,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RMPP的因素.结果 研究组肺不张、肺实变、胸腔积液占比、FEV1、FVC、CRP及D-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IL-17A、RANTES、GM-CS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RMMP患儿FEV1、FVC均与血清IL-17A、RANTES、GM-CSF水平呈负相关(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RMMP患儿血清IL-17A与RANTES、GM-CSF呈正相关,RANTES与GM-CSF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IL-17A、RANTES、GM-CSF水平联合诊断RMPP患儿的AUC为0.906,显著高于各自单独诊断的0.785、0.752和0.765(P<0.05);Logistic模型分析显示,存在肺不张(OR=2.052,P<0.001)、存在肺实变(OR=2.591)、存在胸腔积液(OR=2.309)、血清IL-17A≥10.77 pg/mL(OR=1.984)、RANTES≥32.95 μg/L(OR=1.833,P<0.001)、GM-CSF10.58 μg/L(OR=1.902)均为影响RMP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L-17A、RANTES、GM-CSF在RMPP患儿血清中呈高表达,三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较高,可为临床尽早诊断、尽早干预RMPP提供一定的帮助.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白细胞介素-17A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