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李明

双月刊

1674-6929

jmdt@vip.163.com

020-28098414,32290177

510620

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祥龙大厦10-11楼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Diagnosis and Therap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及时报道国内外分子医学新技术、新知识和新进展,集前瞻性、权威性、专业性于一身的学术期刊,是我国第一份以分子诊断与治疗为主要内容的正规科技学术期刊,也是我国分子诊断与治疗研究领域工作者的学术园地和交流平台,成为我国分子诊断与治疗研究领域工作者在学术上走向世界的桥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Hcy、维生素B12及叶酸在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黄敏曹雪珍周芳烨
    1032-1035,10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同型半胱氨酸(Hcy)、维生素B12及叶酸在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中的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 2021年 7月至 2023年 2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58 例SCH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 53 名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妊娠期女性为对照组.比较两组Hcy、维生素B12、叶酸水平和甲状腺功能[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使用Spearma相关性分析Hcy、维生素B12、叶酸与甲状腺功能减退之间的关系,使用ROC曲线分析Hcy、维生素B12、叶酸单独及联合检测SCH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Hcy、TSH水平比对照组高,维生素B12、叶酸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T3、FT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cy与TSH水平呈正相关(r=0.536,P<0.05),与FT3、FT4、叶酸、维生素B12均呈负相关(r=-0.622、-0.517、-0.662、-0.574,P值均<0.05);叶酸与维生素B12呈正相关(r=0.632,P<0.05),与Hcy呈负相关(r=0.704,P<0.05),与FT3、FT4、TSH无相关性(P值均>0.05);维生素B12与FT3、FT4水平呈正相关(r=0.624、0.528,P值均<0.05),与TSH、Hcy呈负相关(r=-0.643、-0.527,P值均<0.05),与叶酸无相关性(P>0.05);ROC曲线显示,Hcy、维生素B12、叶酸检测诊断SCH的AUC值分别为 0.766、0.631、0.723,三者联合诊断AUC值为 0.901、灵敏度为 0.879、特异度为0.902、95%CI为0.833~0.967,联合检测诊断效能高于三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 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Hcy、维生素B12、叶酸水平存在异常,检测上述指标水平可为临床评估、诊断病情提供依据.

    Hcy维生素B12叶酸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三金汤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以及对血清CRP、LPS和PCT的影响

    李明谦魏军利梁鹏郝艳君...
    1036-10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三金汤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FURL)在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内毒素(LPS)和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7月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FURL组(n=40)行单纯FURL治疗,联合组(n=40)行FURL联合三金汤治疗.记录两组的治疗疗效、清石效果、炎症指标(CRP、LPS和PCT)和术后并发症并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2周,联合组患者临床疗效为92.86%,高于FURL组的7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术后3 d、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清石率均高于FUR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炎症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联合组均低于FUR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术后出血、输尿管穿孔和结石上移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FURL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金汤联合FUR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具有较好疗效,术后结石清除率较高,可以较好地改善机体的炎症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三金汤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

    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雾化对哮喘患儿影响

    胡楠王燕黄莲
    1040-1043,1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对哮喘患儿影响.方法 选择彭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哮喘患儿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均连续治疗 7 d.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为用力肺活量FVC)、第 1s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血清免疫球蛋白G(iIgG)、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痰液及血清中嗜酸性粒细胞(EOS)和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含量,统计治疗后气喘消失、咳嗽消失、哮鸣音消失及住院时间,并于治疗后实施为期6月(截止2021年6月)随访调查,采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量表(C-ACT)记录疾病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FVC、FEV1、P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gM、IgG、Ig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痰诱导液及血清中EOS、ECP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气喘消失、咳嗽消失、哮鸣音消失、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3月哮喘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6月哮喘控制情况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哮喘患儿使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及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能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及气道炎症反应,进而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疾病控制情况.

    哮喘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

    预后营养指数联合CAR、Alb对腹膜透析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刘文佳颜胜陈越
    1044-1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预后营养指数(PNI)联合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血清白蛋白(Alb)对腹膜透析(PD)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分析纳入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肾病内科接受PD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102例,根据5年随访期间PD患者生存结局分为死亡组(n=33)和生存组(n=69).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D患者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NI联合CAR、Alb对PD患者生存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患者合并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腹膜炎并发症的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947,4.846,5.840);肾小球滤过率(eGFR)、PNI、Alb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95,6.068,5.422);血清肌酐(SCR)、尿酸(UA)及CAR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69,4.581,5.0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合并糖尿病、心血管疾病、CAR是P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eGFR、PNI、Alb是PD患者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NI、CAR、Alb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8,显著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 PNI、Alb水平降低及CAR升高是PD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三者均可为PD患者长期预后生存结局提供参考,且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腹膜透析远期预后预后营养指数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血清白蛋白

    维得利珠单抗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IL-23/IL-17轴的影响

    徐小明朱小燕许丽娜夏丹...
    1049-1052,1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维得利珠单抗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17(IL-17)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庐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n=53)与对照组(n=53).对照组使用口服美沙拉嗪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联合使用维得利珠单抗治疗,两组共治疗 14周.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AI)、炎症性肠病病人生存质量量表(IBDQ)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周及治疗14周的肠黏膜屏障功能(D-乳酸、内毒素)、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IL-23、IL-17水平;比较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11,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CAI、IBDQ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25、5.291;P<0.05);联合组治疗6周、治疗14周的外周血D-乳酸、内毒素、Th17、IL-23、IL-17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20、7.190;5.295、7.737;2.820、3.921;5.635、9.463;6.937、9.516;均P<0.05);联合组治疗6周、治疗14周的外周血Tre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90、3.008;均P<0.05);联合组与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35,P>0.05).结论 维得利珠单抗联合美沙拉嗪能够有效改善UC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23/IL-17轴有关.

    溃疡性结肠炎维得利珠单抗美沙拉嗪肠黏膜屏障IL-23/IL-17轴

    LP-PLA2、HCY、D-D与低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发病风险的相关性

    王静赫松涛陈刚
    1053-1056,1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和D-二聚体(D-D)与低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郑州大学医院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 312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根据 6个月内AMI发病情况,分为AMI组(n=86)和无AMI组(n=226).入院时和入院1个月后,采用循环酶法检测Hcy,采用干式荧光免疫法检验LP-PLA2,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D-D,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低年龄段AMI发病的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LP-PLA2、HCY、D-D水平与AMI发病的相关性.结果 AMI组和无AMI组性别、吸烟史、高血脂史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高血压史、饮酒史、家族史、糖尿病史和NYHA分级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和1个月后,AMI组血清LP-PLA2、Hcy和D-D水平均明显高于无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入院时:t=7.291、4.672、6.696,P<0.001;1个月后:t=16.783、8.974、11.360,P<0.001).入院LP-PLA2>175 μg/L、入院Hcy>15 μmol/L、入院D-D>0.5 mg/L,1个月LP-PLA2>175 μg/L、1个月Hcy>15 μmol/L、1个月D-D>0.5 mg/L为影响低年龄段AMI发病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低年龄段AMI发病风险与入院时血清LP-PLA2、HCY、D-D水平均呈正相关(r=0.826,0.775,0.724,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入院时LP-PLA2、Hcy和D-D水平与AMI发病有相关性,三指标是低年龄段AMI发病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冠心病低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

    血清AQP联合CT脑灌注成像参数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短期预后的价值

    陈天凤周雪芳朱琴美姜玉丹...
    1057-1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CT脑灌注成像参数联合血清水通道蛋白(AQP)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溶栓后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12月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溶栓前进行CT脑灌注成像并计算参数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采集血清并检测AQP1、AQP4、AQP9 水平.根据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IHSS评分≤4分)、中度组(NIHSS评分5~19分)、重度组(NIHSS评分20~25分);根据溶栓治疗后第90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分)、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5分).比较各组MTT、TTP及血清AQP1、AQP4、AQP9的差异,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影响因素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不同神经损伤程度AIS患者MTT、TTP及血清AQP1、AQP4、AQP9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AIS患者的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病灶最大径、MTT、TTP、血清AQP1、AQP4、AQP9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TTP、AQP1、AQP4、入院时NIHSS评分是AIS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各影响因素对AIS患者短期预后具有预测价值,联合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31%和92.86%.结论 CT脑灌注成像参数MTT、TTP联合血清AQP1、AQP4对AIS患者溶栓后短期预后具有较好预测效能.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短期预后CT脑灌注成像水通道蛋白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FeNO水平与肺功能、Th1/Th2平衡的关系

    陶成飞许木兰葛敬芳
    1062-1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与肺功能、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 2(Th2)(Th1/Th2)平衡的关系.方法 选择 2021年 10月至 2023年 10月宣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3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普通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9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纳入对象入院后24 h内检测FeNO水平及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峰值呼气流量(PEF),同时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h1、Th2细胞水平,并计算Th1/Th2比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L-4),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FeNO水平与FEV1%、FEV1/FVC、PEF%、Th1/Th2,以及IFN-γ、IL-4与FeNO、FEV1、FEV1/FVC、PEF、Th1/Th2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患儿Fe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FEV1、FEV1/FVC、PE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外周血Th2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外周血Th1细胞水平、Th1/Th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血清IFN-γ、IL-4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FeNO水平与FEV1、FEV1/FVC、PEF及Th1/Th2均呈负相关(均P<0.05).血清IFN-γ、IL-4与FeNO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FEV1、FEV1/FVC、PEF及Th1/Th2 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FeNO水平明显升高,且高FeNO水平与肺功能降低、Th1/Th2免疫失衡密切相关,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疾病发生发展.

    反复呼吸道感染呼出气一氧化氮肺功能Th1/Th2

    血清Neu5Ac、S100A1水平与急性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病情、预后的关系

    张东李玲张然刘亚丽...
    1066-1069,1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N-乙酰神经氨酸(Neu5Ac)、S100钙结合蛋白质A1(S100A1)水平与急性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5例急性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梗死面积将患者分为小/中面积组(梗死直径≤4 cm,97例)和大面积组(梗死直径>4 cm,68 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低NIHSS组(NIHSS<16分,108例)和高NIHSS组(NIHSS≥16分,57例).检测患者Neu5Ac、S100A1水平,根据患者出院后 3个月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n=41)和预后良好组(n=124).采用Pearson相关法探讨血清Neu5Ac、S100A1与脑梗死面积、NIHSS评分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小/中面积组Neu5Ac、S100A1 水平低于大面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NIHSS组Neu5Ac、S100A1 水平低于高NIHS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eu5Ac、S100A1 与脑梗死面积、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01).预后良好组血清Neu5Ac、S100A1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梗死面积大面积比例、入院NIHSS评分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面积大面积、入院NIHSS评分≥15.33 分、Neu5Ac≥274.58 ng/mL、S100A1≥5.08 ng/mL是急性心源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清Neu5Ac、S100A1与急性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面积、NIHSS评分有关,有望作为预测患者病情及预后的潜在标记物.

    N-乙酰神经氨酸S100钙结合蛋白质A1急性心源性脑梗死

    便通灵胶囊治疗卒中后便秘患者疗效及对血清L-1β、IL-6、TNF-α和肠道菌群水平的影响

    徐前周洁杨忠华申中美...
    1070-1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便通灵胶囊治疗脑卒中(CVA)后便秘患者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 1β(L-1β)、白细胞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肠道菌群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年 5月至2023年5月本院接受治疗的CVA后便秘患者9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便通灵组、益生菌组、乳果糖组,每组30例.对比三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卒中量表(NIHSS)评分、肠道菌群变化、血清炎性因子、胆囊收缩素8(CCK-8)水平以及干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便通灵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益生菌组和乳果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40;P<0.05).便通灵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NIHSS评分及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低于益生菌组和乳果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6.026、12.574、17.451、5.143;P<0.05).治疗后,便通灵组CKK-8水平较益生菌组和乳果糖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22;P<0.05).便通灵组治疗后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水平高于乳果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327、4.716;P<0.05),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水平低于益生菌组、乳果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966、28.806;P<0.05).三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10;P>0.05).结论 相较益生菌和乳果糖,便通灵胶囊治疗CVA后便秘能提高患者疗效,改善神经功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调节肠道菌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便通灵胶囊脑卒中后便秘疗效炎性因子肠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