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李明

双月刊

1674-6929

jmdt@vip.163.com

020-28098414,32290177

510620

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祥龙大厦10-11楼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Diagnosis and Therap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及时报道国内外分子医学新技术、新知识和新进展,集前瞻性、权威性、专业性于一身的学术期刊,是我国第一份以分子诊断与治疗为主要内容的正规科技学术期刊,也是我国分子诊断与治疗研究领域工作者的学术园地和交流平台,成为我国分子诊断与治疗研究领域工作者在学术上走向世界的桥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术前血清hsTnI、Hcy及BNP检测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预后中的预测作用

    高阳朱玉吕妍廉洁...
    1234-1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术前血清高敏肌钙蛋白I(hs-TnI)、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脑钠肽(BNP)检测在心脏瓣膜置换术(CVR)患者术后预后中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间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行CVR术患者132例.术后行1年随访,分析随访情况并分组;比较无不良事件组、不良事件组血清hsTnI、Hcy及BNP水平;为识别影响CVR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首先筛选NYHA分级、LVEF、hsTnI、Hcy和BNP等潜在因素,并进行单因素分析.随后,采用逐步前进法的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深入探讨这些因素对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结果 132例接受CVR术治疗的患者在随访终止时,101例患者未发生不良事件(即无不良事件组),31例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即不良事件组).不良事件组中,人工瓣膜功能衰退2例、瓣周漏1例、人工瓣膜性心内膜炎1例、再次更换瓣膜1例、出血6例、血栓栓塞3例、恶性心律失常15例、出现死亡2例,共计发生率为23.48%(31/132).不良事件组血清hsTnI、Hcy及BNP水平均显著高于无不良事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YHA分级、LVEF、hsTnI、Hcy、BNP是影响CVR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YHA分级为Ⅲ~Ⅳ级、LVEF<45%、术前血清hsTnI、Hcy及BNP水平升高是影响CVR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术前血清hsTnI、Hcy及BNP检测在CVR术患者术后预后中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术前上述生物标志物水平升高可能提示患者存在较高的不良事件风险.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术前血清hsTnI、Hcy及BNP的监测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风险因素,从而提高CVR术后患者的预后质量.

    hsTnIHcyBN心脏瓣膜置换术

    外周血淋巴细胞、LMR、IL-6对脓毒血症预后的预测价值

    程琦朱峰周碧
    1238-1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脓毒血症外周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LMR)、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三者对脓毒血症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儿童感染科收治的120例脓毒血症患儿临床资料,按病情分为轻症组(76例)、重症组(44例).比较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LMR、IL-6水平;按10天转归情况将脓毒血症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79例)和预后不良组(41例),比较两组上述血清指标、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和儿童序贯器官衰竭(p-SOFA)评分,并分析影响脓毒血症预后的相关因素及外周血淋巴细胞、LMR、IL-6水平对脓毒血症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轻症组外周血淋巴细胞、LMR水平高于重症组(t=7.033,4.828,P<0.05),IL-6低于重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80,P<0.05);预后良好组外周血淋巴细胞、LMR均高于预后不良组(t=6.915,5.932,P<0.05),APACHEⅡ、p-SOFA评分及IL-6、CRP、PCT、TNF-α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552,7.893,6.778,17.540,14.868,12.296,P<0.05);外周血淋巴细胞、LMR、IL-6、CRP、PCT、TNF-α及APACHEⅡ和p-SOFA均是引起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外周血淋巴细胞、LMR、IL-6对脓毒血症预后的联合预测效能高于单一检测(AUC=0.957,P<0.05).结论 外周血淋巴细胞、LMR、IL-6在脓毒血症患儿中表达异常且均为其预后不良影响因素,三者联合预测对脓毒血症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白细胞介素-6外周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脓毒血症预后

    原发性膝骨关节炎患者CRP/PAB比值与病情严重性、发病的关系

    张恒林钟开义李梅桂符妹垂...
    1242-1245,1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膝骨关节炎(KOA)患者C反应蛋白/前清蛋白(CRP/PAB)比值与病情严重性、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收治的93例原发性KOA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KOA组),根据Kellgren-Lawrence(KL)分级将患者分为轻中度组66例(KL分级1~3级)、重度组27例(KL分级4级).另外选取同时期来本院进行体检的13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KOA组与对照组、KOA患者轻中度组与重度组血清CRP、PAB水平及CRP/PAB比值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CRP、PAB、CRP/PAB比值对原发性KOA患者病情的预测价值;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原发性KOA患者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KOA组血清CRP水平和CRP/PAB比值高于对照组,PA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血清CRP水平和CRP/PAB比值高于轻中度组,PAB水平低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PAB、CRP/PAB比值预测原发性KOA患者病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9(0.797~0.901)、0.751(0.699~0.803)、0.903(0.851~0.955),截点值分别为52.55 mg/L、172.77 mg/L、0.37,特异度分别为0.680、0.571、0.870,灵敏度分别为0.913、0.913、0.845.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2.368,95%CI:1.584~3.539)、有KOA家族史(OR=2.158,95%CI:1.475~3.156)、CRP/PAB比值≥0.37(OR=2.782,95%CI:1.797~4.306)是原发性KOA患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清CRP/PAB比值升高与原发性KOA的发病和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原发性KOA患者病情的潜在生物标记物,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原发性膝骨关节炎C反应蛋白/前清蛋白比值病情影响因素

    MRSA感染SP患者T细胞亚群及TLR4、TLR2、TP、ALB诊断价值

    蒲发晓任婷远张宇
    1246-1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重症肺炎(SP)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并分析外周血Toll样受体4(TLR4)、Toll样受体2(TLR2)及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联合检测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 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从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选取MRSA感染SP患者179例为感染组,另选MRSA未感染SP患者181例为对照组.分析MRSA耐药情况,比较两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TLR4、TLR2及血清TP、ALB水平,并分析外周血TLR4、TLR2、血清TP、ALB诊断MRSA感染SP的价值.结果 MRSA耐药率较高的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完全敏感的抗菌药物包括替加环素、呋喃妥因、利奈唑胺、奎努普汀.较对照组,感染组外周血CD19+、TLR4、TLR2水平更高(t=15.378、13.408、12.113,P<0.05);外周血CD4+、CD3+、CD4+/CD8+及血清TP、ALB水平更低(t=23.295、26.320、17.810,P<0.05).以感染组为阳性,对照组为阴性绘制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LR4、TLR2、TP、ALB联合检测诊断MRSA感染SP的曲线下面积(AUC)值高于四者单一检测(P<0.05).结论 MRSA感染SP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异常变化,且外周血TLR4、TLR2呈高表达,血清TP、ALB呈低表达,四者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更高.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重症肺炎T细胞亚群Toll样受体4Toll样受体2总蛋白白蛋白

    关于27639例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的分析

    刘亚林李沛解燕川康婧祎...
    1251-1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目前洛阳市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现状.方法 从LIS系统中收集2020年6月28日至2022年11月30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HPV基因检测的结果以及患者临床资料,剔除信息不全的病例.分析男性与女性之间的感染差异、HPV阳性率、感染亚型及年龄分布等特点.结果 共收集27639例,其中阳性率女性(27.86%)比男性(23.1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04,P<0.05).感染率排在前五的亚型依次是男性:HPV16、HPV6、HPV11、HPV39、HPV58;女性:HPV16、HPV52、HPV58、HPV61、HPV51.感染类型均以单重和双重感染为主,男性最多可检出五重感染,女性最多可检出十重感染.男性人群中,年龄最小16岁,最大68岁,各年龄层之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906,P>0.05);女性人群年龄最小14岁,最大89岁,阳性率较高的两个年龄阶段分别是<20岁(39.80%)和60~69岁(38.20%),各年龄层之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9.381,P<0.05).

    人乳头瘤病毒男性女性年龄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AP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及血清sMICA水平的影响

    徐红利李君霞张佳佳杨海鹏...
    1255-1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顺铂(AP)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及血清可溶性MHC-1类链相关蛋白A(sMICA)水平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字表法将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02例NSCLC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51)采用AP方案;研究组(n=51)采用AP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分析两组疗效、血清sMICA水平、生活质量评分、随访1年的生存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sMICA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血清sMIC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无失访病例,研究组生存率(44/51)显著高于对照组(3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31,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顺铂可以提高NSCLC患者疾病控制率,降低血清sMICA水平.

    帕博利珠单抗培美曲塞顺铂非小细胞肺癌可溶性MHC-I类链相关蛋白A

    格列美脲联合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BUN、CREA、ACR水平的影响

    李晓燕韩士彬常丽黄帅...
    1259-1262,1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格列美脲联合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尿素氮(BUN)、肌酐(CREA)、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120例临泉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达格列净治疗组(对照组)64例(给予达格列净治疗)与格列美脲联合达格列净治疗组(研究组)56例(给予格列美脲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日用量间的差异,比较达格列净治疗组与格列美脲联合达格列净治疗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及BUN、CREA、ACR水平.结果 格列美脲联合达格列净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43%显著高于达格列净治疗组82.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006,P<0.05).治疗12周后,与达格列净治疗组比较,格列美脲联合达格列净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缩短,胰岛素日用量也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49、9.958,P<0.05).两组FPG、HbA1 c、BUN、CREA、ACR水平均下降,且格列美脲联合达格列净治疗组FPG、HbA1 c、BUN、CREA、ACR水平低于达格列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82、4.028、20.741、2.930、2.360,P<0.05).结论 与单用达格列净治疗相比,采用格列美脲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调节胰岛素抵抗状态,降低BUN、CREA、ACR水平.

    格列美脲达格列净糖尿病肾病尿素氮肌酐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利伐沙班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的治疗效果

    邢艳娜刘俊柳李华颖刘文娟...
    1263-1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利伐沙班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衡水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合并房颤96例患者随机分为华法林组(48例)和联合组(48例).华法林组采用华法林钠片进行治疗,联合组采用利伐沙班片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进行治疗,两组治疗6个月.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安全性,比较两组血清细胞因子、炎症反应指标水平、外周血免疫指标水平及凝血功能、神经功能、生活能力.结果 治疗6个月后,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华法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98,P<0.05).治疗6个月后,联合组外周血CD8+及血清内皮素-1(ET-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水平低于华法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9、8.809、4.598、15.340、6.175、13.846、15.006);联合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评分(mRS)评分低于华法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04、8.660);外周血CD4+、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Barthel指数(BI)评分高于华法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5、5.914、18.960、13.204、4.578、8.762,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000,P=1.000).结论 与华法林钠片相比,利伐沙班片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更好,且安全性良好.

    脑梗死房颤利伐沙班氯吡格雷华法林钠片

    CK-MB、FAR、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价值

    杨涛孙雪杨利梅
    1268-1271,1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阜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AMI患者(AMI组)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因胸痛胸闷入院的41例老年非AMI患者(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证实)为对照组,对两组间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CK-MB、FAR、D-二聚体水平进行比较;并对比AMI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的CK-MB、FAR、D-二聚体;分析老年AMI患者CK-MB、FAR、D-二聚体与LVEDD、LVEF的相关性,并评估CK-MB、FAR、D-二聚体对AMI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 AMI组患者LVEDD、CK-MB、FAR、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LVE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87、6.697、8.080、7.792、3.116,P<0.05);CK-MB、FAR、D-二聚体水平在AMI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中的比较均为:重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228、14.483、8.573,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K-MB、FAR、D-二聚体与LVEDD呈正相关(r=0.562、0.557、0.394,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146、-0.385、-0.137,P<0.05);ROC曲线显示,CK-MB、FAR、D-二聚体及其联合检测诊断AMI的AUC分别为0.839、0.874、0.861及0.958.结论 CK-MB、FAR、D-二聚体水平与老年AMI患者心功能及病情有关,通过联合检测对诊断AMI发生预测效能较好.

    急性心肌梗死肌酸激酶同工酶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D-二聚体

    MRPS23在乳腺癌表达与临床的相关性

    翁剑鸣黄毓珍吴永和郑舒静...
    1272-1275,1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RPS2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30例.通过HE染色观察乳腺癌组织的病变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检测MRPS23在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GEPIA数据库分析MRPS23表达量高低与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 HE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的肿瘤细胞巢团状排列,肿瘤细胞核大、核浆比增高,间质有较多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癌组织中MRPS23的表达水平显著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525,P<0.05).肿瘤大小、Ki67在MRPS23高低表达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7、-2.574,P<0.05).在乳腺癌、宫颈癌、胶质瘤等多种癌组织中MRPS23的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的ROC曲线AUC高达0.9144(95%CI:0.8470~0.9819),生存曲线表明高表达的MRPS23具有较短的生存期.结论 MRPS23可能为治疗乳腺癌潜在的标志物.

    MRPS23乳腺癌Ki67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