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分子植物育种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分子植物育种
分子植物育种

张启发

双月刊

1672-416X

mpb@sophiapublisher.com

0898-68966415

570206

海南省海口市海秀大道128号双岛公寓13B室

分子植物育种/Journal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国家新闻出版署核准的刊物。本刊“立足国内,面向国际”,是一份为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常规育种服务的国际化科学杂志。围绕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大豆、棉麻、薯类、果树、蔬菜、花卉、茶叶、林草等,刊登分子遗传育种理论、分子育种方法、分子育种研究动态以及优良种质培育等方面的科学论文报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核桃青皮乙醇提取物对三种猕猴桃软腐病菌的抑制作用

    张书东吴薇凌立贞
    1593-1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核桃青皮提取物对猕猴桃软腐病的防治作用,本研究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核桃青皮乙醇提取物(0,1.25,2.5,5,10,20 mg/mL)对3种猕猴桃软腐病致病菌[间座壳菌(Diaporthesp.),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以及细极链格孢菌(Altemaria tenuissima)]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核桃青皮乙醇提取物对这3种供试病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乙醇提取物的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表现越明显.当乙醇提取物浓度达到20 mg/mL时,对间座壳菌、拟茎点霉菌和细极链格孢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5%、88%和66%;其EC50值分别为17.79、19.20和12.94mg/mL.这些结果表明核桃青皮乙醇提取物对间座壳菌和拟茎点霉菌的抑制效果比细极链格孢菌明显,且与室内防治效果一致.本研究为核桃青皮提取物防治猕猴桃软腐病提供参考.

    核桃青皮抑菌作用猕猴桃软腐病菌

    不同砧木嫁接花椒果皮中非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分析

    武衡曹永红张春回任苗...
    1600-1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不同砧木嫁接花椒果皮中非挥发性成分的差异,以梅花椒为接穗品种,以川陕花椒(YJ)、七月椒(QJ)、八月椒(BJ)为砧木品种,同时将实生繁育梅花椒作为对照(MJ).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的代谢组学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分别比较了3种砧木嫁接梅花椒与对照果皮中非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4个品种的花椒果皮中共检测出12类1 223种非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黄酮、酚酸类、脂质、生物碱、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等.与对照相比,3种砧木(YJ,QJ,BJ)嫁接下的梅花椒分别有16、56、78种差异代谢物.YJ更加接近对照材料;QJ中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酚酸类、黄酮类代谢物积累更多,使其在药用价值提高的同时,营养价值也得到了改善;BJ在不考虑其药用和食用价值的前提下,在应对逆境胁迫方面可能具有开发潜力.本研究结果可为花椒的果皮品质分析及嫁接苗繁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花椒砧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非挥发性成分

    剑麻行间间种平托花生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葛利芳李静刘萍黄兆雪...
    1613-1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间作平托花生还田后剑麻行间间作平托花生对剑麻园土壤质量的影响,对剑麻单作与间作平托花生进行大田实验,研究其不同种植模式的养分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状况,以期为剑麻园剑麻轻简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间作后门水平细菌群落中放线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升高,肠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下降.在门水平上,间作显著提高了真菌群落中子囊菌门和罗兹菌门的相对丰度.相关性分析以及RDA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主要受pH、TN、SOM、NO3--N的影响.根据Tax4Fun细菌功能预测表明,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膜运输、翻译、复制与修复和能量代谢功能群为两种模式的主要功能群.利用FunGuild微生态工具进行功能预测表明,间作后植物病原-土壤腐生-木质腐生真菌和植物病原真菌得到了显著提升.间作平托花生显著提高了土壤的养分状况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提高了细菌群落的脂质代谢和遗传信息处理能力,并且增加了病原型、腐生型和地衣型真菌类群,显著改善剑麻单作土壤质量,有助于剑麻的健康生长,为剑麻园剑麻轻简化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剑麻土壤微生物间作土壤改良

    鹰嘴豆源性鹰嘴豆芽素A对运动性疲劳大鼠的能量代谢调控作用

    李明常永丽
    1625-1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探讨了鹰嘴豆芽素A(Biochanin A,Bio-A)的抗运动性疲劳(EIF)作用和能量代谢调控作用.本研究通过负重力竭游泳运动诱导了EIF大鼠模型.运动过程中对大鼠灌胃3个剂量(10,20和40mg·kg-1·d-1)的鹰嘴豆芽素A,同时腹腔注射0.5 mg·kg-1·d-1 Compound C(AMPK抑制剂).共运动或给药4周.分别检测大鼠的力竭时间、血清有害代谢物指标、能量代谢指标和骨骼肌氧化应激指标水平.通过RT-qPCR检测骨骼肌能量代谢基因转录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骨骼肌AMPKα的磷酸化水平.结果显示,鹰嘴豆芽素A剂量依赖性地升高了EIF大鼠的力竭时间,降低了LDH、CK和cTnI水平,升高了肝糖原、肌糖原和Glu水平,降低了LA和BUN水平,升高了SOD和CAT水平,降低了MDA水平,升高了PGC-1α、HK2、GLUT-4、CS的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了PDK4的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了AMPKα的相对磷酸化水平(P<0.05).Compound C减弱了鹰嘴豆芽素A的抗疲劳作用(P<0.05).总之,鹰嘴豆芽素A通过激活AMPK通路改善运动性疲劳大鼠的能量代谢,发挥抗疲劳作用,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鹰嘴豆芽素A作为一种潜在的天然药物来预防和减轻运动性疲劳.

    鹰嘴豆芽素A运动性疲劳能量代谢AMP活化蛋白激酶抗氧化

    植物源芥子酸联合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影响

    皇甫立慧李海伟魏作富戚孙恺...
    1636-1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探讨了植物来源的芥子酸与运动联合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的脂质代谢基因转录的影响.本研究使用高脂饮食(HFD)诱导NAFLD大鼠模型,将其分为不同干预组,包括单独应用芥子酸、单独进行运动、芥子酸联合运动干预,以及对照组.研究结果显示,芥子酸联合运动治疗显著减轻了NAFLD大鼠的体重,改善了肝功能,降低了肝脂肪含量.在分子水平上,芥子酸联合运动组中,脂质代谢基因SREBP1c、FAS、ACC-1的mRNA水平显著下调,CPT-1、CYP7A1、FXR的mRNA水平显著上调,从而纠正了肝脏脂质代谢基因转录紊乱.此外,芥子酸联合运动组的抗氧化酶SOD和CAT活性明显增加,氧化损伤指标MDA水平降低,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水平明显降低.这一综合效应表明,植物来源的芥子酸联合运动治疗通过多重机制改善NAFLD的病理过程.这一研究结果为开发NAFLD治疗策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小亚麻子芥子酸运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脂质代谢基因基因转录

    植物源性丹酚酸B对递增负荷训练大鼠骨骼肌铁死亡通路的影响

    王晓娜
    1645-1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旨在探究植物源性丹酚酸B对递增负荷训练大鼠骨骼肌铁死亡通路的影响及其潜在的调控机制.本研究从草本植物丹参中提取分离得到纯化的丹酚酸B,按照实验设计喂食给大鼠,随后对大鼠进行递增负荷训练模拟了运动性疲劳状态,通过分析血清标志物和组织生化指标,研究了丹酚酸B在运动性疲劳过程中对氧化应激和铁代谢的影响.研究发现,丹酚酸B可剂量依赖性地减轻递增负荷训练引起的大鼠骨骼肌损伤,其中血清LDH和CK水平分别降低了50%和45%.丹酚酸B显著降低了骨骼肌中MDA水平,减轻了氧化应激.在铁代谢方面,丹酚酸B升高了骨骼肌中GSH水平,并上调了GPX4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抑制了铁死亡.丹酚酸B对铁代谢相关基因的转录和蛋白表达产生明显的影响,降低了Tf、TfR、DMT1的表达水平,提高了FTH1和FPN1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丹酚酸B通过调控铁代谢通路,参与抗运动性疲劳过程,为丹酚酸B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和铁死亡抑制剂的潜在机制提供了新见解.

    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unge)丹酚酸B运动性疲劳递增负荷训练铁死亡通路

    胡椒活性物质胡椒碱通过调节PI3K/AKT改善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

    刘东彪
    1654-1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运动性骨骼肌损伤(EISMD)问题的不断凸显,寻找有效的治疗手段变得尤为迫切.本研究聚焦于胡椒活性物质胡椒碱,这一备受关注的天然化合物因其多重生理活性而引起广泛兴趣.然而,其在EISMD中的确切作用机制尚未充分理解.通过构建EISMD大鼠模型,本研究系统性地探究了胡椒碱的治疗效果,并着重于探讨其是否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来改善EISMD.实验结果显示,胡椒碱处理显著减轻了EISMD大鼠的肌肉损伤,同时在血清水平降低了炎性介质,抑制了氧化应激反应.此外,通过提高ATP含量,胡椒碱促进了细胞能量代谢.深入的机制研究揭示,胡椒碱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来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发挥其保护作用.综合而言,胡椒碱展现了多重作用,包括抗炎、抗氧化和抗细胞凋亡,为其作为潜在的EISMD治疗药物提供了实验基础.

    胡椒胡椒碱PI3K/AKT信号通路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细胞凋亡

    土木香内酯联合运动改善认知功能的影响

    沈友华陈美芳
    1663-1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探究了土木香根活性成分——土木香内酯(alantolactone,ALA)结合运动对高脂饮食(HFD)诱导的大鼠认知障碍的影响.本研究通过HFD饲料建立大鼠认知障碍模型,随后将其分为七组进行不同干预.其中,E组和E+H-ALA组进行了运动训练,而L-ALA组、M-ALA组和H-ALA组则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土木香内酯灌胃治疗.E+H-ALA组在给药后进行运动.经过6周的干预,结果显示E+H-ALA组大鼠在Morris水迷宫测试中的表现明显优于E组和H-ALA组.此外,该组海马神经元形态、氧化应激指标及炎症相关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本研究为土木香内酯结合运动对于HFD诱导的认知障碍的疗效提供了科学证据,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抗炎及调整脂代谢基因转录紊乱有关.

    土木香(Inulahelenium)土木香内酯认知障碍氧化应激炎症反应

    城市化对园林植物资源的影响

    唐卉
    1672-1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探讨了城市化对园林植物资源的影响,并提供了多个案例研究,包括不同城市环境中的都市公园、绿化项目、都市森林、绿道、城市农业和居民园艺.城市化类型和规模的不断扩展,对园林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和健康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栖息地丧失、生态系统功能变化、物种多样性减少、引入物种传播等.本研究还强调了可持续城市园林的方法和政策管理建议,以保护和管理城市园林中的园林植物资源.这一研究有助于深化对城市化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理解,为未来城市规划和园林资源管理提供有力的参考.

    城市化园林植物资源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政策管理

    生态观光茶园中的非茶植物配置及布局分析

    彭湛
    1679-16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观光茶园作为一种融合茶叶种植、生态保护和旅游观光的创新型农业景区,不仅为游客提供了自然美景、农业体验和文化传承,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本研究深入探讨了非茶植物在生态观光茶园中的配置及布局对其生态平衡、景观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研究强调了非茶植物的多功能作用,包括提高生态平衡、改善土壤质量、美化景区,以及增强游客体验,展望了生态观光茶园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友好的管理实践、可持续发展策略和社区参与的重要性.本研究为生态观光茶园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促进了其可持续发展,同时为其他类似生态旅游景区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和指导.

    生态观光茶园非茶植物配置景观布局创新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