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分子植物育种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分子植物育种
分子植物育种

张启发

双月刊

1672-416X

mpb@sophiapublisher.com

0898-68966415

570206

海南省海口市海秀大道128号双岛公寓13B室

分子植物育种/Journal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国家新闻出版署核准的刊物。本刊“立足国内,面向国际”,是一份为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常规育种服务的国际化科学杂志。围绕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大豆、棉麻、薯类、果树、蔬菜、花卉、茶叶、林草等,刊登分子遗传育种理论、分子育种方法、分子育种研究动态以及优良种质培育等方面的科学论文报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全基因重测序的芒果细菌性角斑病抗性相关SNP分析

    徐志豪周思思詹儒林姚全胜...
    2952-2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芒果细菌性角斑病是芒果生产上的重要细菌病害之一,为揭示芒果品种对细菌性角斑病的抗性差异,本研究通过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高抗细菌性角斑病品种'热农1号'和高感细菌性角斑病品种'凯特'进行测序,通过与参考基因组'红象牙'进行比对,进行数据统计与质量检测、序列比对及多态性SNP位点分析.结果表明,在测序深度10X下,'凯特'和'热农1号'分别获得5.93 Gb和4.55 Gb的数据量,过滤后的Q30达到92.4%和92.3%.将获得的原始数据与参考基因组对比,'凯特'和'热农1号'比对上的reads数目分别是31 108 817和30 217 182.'凯特'和'热农1号'分别检测到3 530 706和3 325 884个SNP位点,产生非同义突变的SNP位点数分别为133 283和127 148个,杂合度为0.43%和0.36%,转换和颠换的比值为2.24和2.25.基于抗病品种'热农1号'和感病品种'凯特'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比较的结果,获得到了 3 258 857个差异SNP位点和33 161条基因信息,其中有937个基因参与抗病蛋白的调控.本研究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抗感细菌性角斑病的芒果品种在基因组水平抗性差异,可为下一步细菌性角斑病杂交群体材料的抗性评价和抗病特异性分子标记开发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为后期芒果抗病优质品种的创制和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全基因组重测序芒果细菌性角斑病单核苷酸多态性

    SSR标记对甜瓜杂交种'玉贵人'纯度的鉴定

    莫龙飞孙建磊高超董玉梅...
    2959-2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精准快速地筛选出鉴定甜瓜杂交种纯度的SSR引物,本研究利用18对甜瓜SSR核心引物对甜瓜杂交种'玉贵人'及其亲本进行引物筛选和种子纯度鉴定.结果筛选出2对引物(CmS57和CmS59)在子代中兼具双亲条带并且在亲本间具有多态性,且条带清晰,间隔明显,并利用这2对引物在杂交群体中进行验证,纯度鉴定结果为97.8%和100.0%;SSR分子标记的鉴定结果与田间调查结果的误差为1.1%.表明本研究筛选出的引物CmS57和CmS59能够作为特异引物对甜瓜杂交种'玉贵人'进行种子纯度检测,也说明应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甜瓜种子的纯度鉴定是可行的.

    SSR分子标记甜瓜玉贵人纯度鉴定

    DNA甲基化对橡胶树老态和幼态无性系茎围差异的影响

    李海林李维国高新生张晓飞...
    2965-2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茎围是影响橡胶树胶乳产量的因素之一.橡胶树的幼态无性系和老态无性系,由同一棵树不同部位的芽嫁接获得,它们的DNA序列相同,但产胶量却存在差异.为明确橡胶树老态和幼态无性系茎围差异与基因组DNA甲基化差异的表观遗传关系,本研究先测量橡胶树老态和幼态无性系的茎围.然后利用MSAP技术分析橡胶树老态和幼态无性系的DNA甲基化差异.SAS分析结果显示:幼态无性系茎围为(39.40±3.14)cm,老态无性系茎围为(37.01±3.52)cm,差异达到显著水平;MSAP结果显示:橡胶树老态和幼态无性系DNA甲基化水平和DNA甲基化模式均有差异.幼态无性系的DNA甲基化水平为36.5%,高于老态无性系的27.2%.老态和幼态无性系中维持甲基化、重新甲基化和去甲基化模式都有发生.和老态无性系相比,幼态无性系发生模式变化最多的重新甲基化.对差异条带回收克隆比对后,检索到与拟南芥的抗旱性等基因同源性很高.这些差异可能是导致橡胶树老态和幼态无性系间茎围差异的原因之一.

    橡胶树茎围DNA甲基化

    基于白木香转录组的SSR序列特征分析

    向琳曾军王昊李薇...
    2971-29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白木香的简单重复序列特征,开发SSR分子标记用于白木香种质资源的遗传分化和分子鉴定,本研究鉴定了白木香转录组unigene序列的SSR位点,对其SSR的分布及序列特征进行统计分析,进而设计SSR引物,并验证其SSR引物的多态性.结果表明,在128 712条unigene中共鉴定到9 362个SSR位点,分布频率为7.27%.SSR序列中双碱基重复序列最多,占总SSR的54.90%;白木香双碱基重复序列以AG/CT、AC/GT为主,占34.22%.SSR位点重复次数主要集中在5~11次,占总SSR位点数的96.56%,其中三碱基重复5次的SSR位点数最多,共有1 925个.设计并合成50对引物,其中35对引物可扩增出预期大小条带,扩增效率达到70%.以24个不同白木香个体对35对引物进行扩增,采用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SSR引物多态性,表明SSR引物具有多态性.研究表明,白木香转录组SSR重复基元类型丰富,分布密度高,多态性高,可用于白木香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评价、遗传分化、种质鉴定和分子育种等后续研究.

    白木香转录组简单重复序列序列特征种质资源

    向日葵抗旱性鉴定评价方法及其相关QTL定位研究进展

    苏飞燕陆雅萱石慧敏伊六喜...
    2979-2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向日葵是中国五大油料作物之一,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干旱缺水成为影响其生长及产量的一个主要的非生物逆境因素,严重阻碍了向日葵的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想要从根本上缓解干旱危机给向日葵带来的减产危机,提高向日葵的抗旱性、培育抗旱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解决办法.为了给向日葵抗旱育种提供参考,本研究阐述了向日葵抗旱机制、向日葵抗旱性鉴定指标研究、向日葵抗旱性鉴定与评价方法,以及向日葵抗旱相关性状的QTL定位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向日葵抗旱性研究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今后深入探究向日葵抗旱分子机制、加快向日葵抗旱分子遗传育种提供帮助.

    向日葵抗旱指标鉴定方法评价QTL定位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其在作物中的研究与应用

    甘斌田宇豪熊兴耀胡新喜...
    2987-2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主要是指在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所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因密度高、遗传稳定性好、易实现分析的自动化等特点,SNP作为一类遗传标记在作物遗传学分析中广泛应用.SNP通过直接影响生物内部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蛋白结构的变化导致遗传变异的发生,在研究生物形态或性状变化以及适应性进化上具有根本性的优势.本研究综述了第三代分子标记技术—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植物基因图谱的开发、植物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研究、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作物单核苷酸多态性遗传标记

    氮肥前移对水稻镉吸收转运的影响

    向焱赟张小毅尹林芝张玉盛...
    2996-30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氮肥前移对水稻镉吸收特性及糙米镉含量的影响,以早稻品种'株两优819'(低镉品种)、'陆两优996'(高镉品种)和晚稻品种'湘晚籼13号'(低镉品种)、'玉针香'(高镉品种)为试验材料,设3组不同的蘖肥施用方法,F1:不施氮肥、F2:氮肥作为蘖肥一次性施入、F3:氮肥以基肥∶蘖肥为6∶4施入.试验结果表明:与F1相比,F2与F3显著降低了早晚稻季孕穗期至成熟期根部镉含量,抑制茎叶中镉的含量,其中以F3效果最佳;在成熟期F2、F3处理显著降低了各部位镉含量和各部位间转运系数,糙米镉含量以'株两优819'、'陆两优996'、'湘晚籼13号'和'玉针香'在F3时最低,较F1显著降低了 62.50%、41.67%、48.00%和55.00%.水稻DCB-Cd依不同稻季表现不同,早稻为齐穗期>孕穗期,晚稻为孕穗期>齐穗期;早晚稻DCB-Fe表现为齐穗期>孕穗期;在氮肥前移处理下,氮素促进了早稻季根表铁膜形成,且糙米镉含量与根表铁膜间呈负相关性,在晚稻季则相反,故晚稻季镉含量会高于早稻季.因此,在水稻生产中,氮肥前移可达到降低糙米镉含量的目的.

    水稻根表铁膜不同生育期

    不同种植点的土壤成分与香稻'苟当1号'挥发性成分的关系

    王倩田瑞平王忠妮吴朝欣...
    3005-3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稻米的香味除了受遗传基因影响外,栽培环境对香稻的香味物质成分及含量也有重要的影响.为探究贵州省从江县不同种植点的土壤环境对'苟当1号'稻米香味物质成分的影响,本研究在贵州省从江县200~900 m的海拔范围内选取5个不同海拔高度的地点分别种植'苟当1号',并对5个地点的土壤进行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有机质含量以及pH值测定,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各个种植点的'苟当1号'稻米中挥发性物质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苟当1号'在不同种植点检测出的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存在差异,其中影响水稻香味的重要物质2-乙酰-1-吡咯啉(2-AP)在土壤中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最高的高大种植点相对含量最高,因此'苟当1号'在该种植点的香味最浓郁.'苟当1号'香稻稻米中含有许多挥发性成分,探究该香稻品种种植于不同种植点的土壤特性与主要的香味挥发性物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可为该香稻品种选择适宜的种植点提供理论依据,为香稻生产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苟当1号土壤特性香味物质

    花椰菜农艺性状相关性、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肖瑜牛国保单晓政刘莉莉...
    3016-3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对322份花椰菜自交系22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变异系数分析表明,可测量农艺性状中一级花枝长度、单球重、成熟期和全株重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41.87%、34.80%、32.98%和31.51%.相关性分析发现22个农艺性状之间具有较强相关性,其中全株重和单球重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R2=0.742.主成分分析表明,前10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2.41%,第1主成分定义为植株生长量因子;第2主成分定义为花球形态结构因子;第3主成分定义为花球品质因子,依据综合因子得分筛选出排名前20位的优异花椰菜自交系.聚类分析将322份花椰菜自交系划分为4个类群,分别为Ⅰ极早熟类群、Ⅱ晚熟类群、Ⅲ中晚熟类群、Ⅳ早熟类群,试验材料很难按照花球松紧度和产地来源进行分类.本试验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对322份花椰菜自交系进行了客观评价,为培育不同类型花椰菜优良新品种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花椰菜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白粉病病菌对不同抗性瓠瓜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张兆辉田守波杨晓峰陈春宏...
    3028-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瓠瓜对白粉病菌的响应机制,本研究以两个不同抗性瓠瓜品系为试材,采用基质栽培的方式,研究了接种白粉病病菌对瓠瓜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接种白粉病菌后,瓠瓜叶片中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且抗病品种的升高幅度大于感病品种.接种白粉病菌后,在部分时间段,抗病品种B-8与感病品种B-3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CAT)、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PAL)、β-1,3-葡聚糖酶活性、水杨酸(SA)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接种白粉病菌后,抗病品种B-8的SOD、POD、PAL、β-1,3-葡聚糖酶活性在各时间段均显著高于感病品种B-3,而抗病品种B-8的CAT活性在1、3、5 d时显著高于感病品种B-3,抗病品种B-8的乙烯(ETH)含量则在3、5、7、9 d时显著低于感病品种B-3,抗病品种B-8的SA含量在1、3、5、7 d时均显著高于感病品种B-3.综上,白粉病菌对不同抗性瓠瓜的防御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产生了显著影响,除ETH含量外抗病品种B-8的防御酶活性及SA含量均显著高于或部分显著高于感病品种B-3.本研究结果为抗白粉病瓠瓜品种选育提供了一定理论参考.

    瓠瓜白粉病防御酶内源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