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教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教论坛
高教论坛

曹方

月刊

1671-9719

gjlt@vip.163.com

0771-5318141

530022

广西省南宁市教育路3号

高教论坛/Journal Higher Education ForumCHSSCD
查看更多>>教育类刊物。以高教理论与实际应用方面的学术性论文为主,着重发表高教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经验,同时密切结合高教战线各个时期重大工作进行宣传报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思政"视域下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与对策研究

    张艳岗张翼奥瑞芳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顶端,是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关键途径,开展好"大思政"视域下的研究生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然而受限于硕士研究生三观成熟度的个体差异,硕士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很难取得理想成效.本文分析了当前硕士研究生思政教育的困境,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评价机制四个维度分析了摆脱上述困境的具体对策与方法,以期为德才兼备的高水平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大思政"视域硕士研究生思政教育现实困境

    双因素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班主任队伍建设

    谢能重郁文丹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班主任肩负着大学班级建设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使命,国家、高校一直高度关注与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但当前班主任队伍建设存在着诸多不足.为此,本文从双因素理论出发,分析当前大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以该理论作为指导,从保健因素角度提出健全班主任薪资福利体系、建立科学完善的考评机制、优化校园工作环境与氛围等建议;从激励因素角度方面提出重视对工作能力的系统性培训、构建完备的职业发展体系、规范班主任工作职责和要求等建议.

    双因素理论大学班主任队伍建设

    双主线课程教学模式:理论、实践与效果——以"基金管理"课程为例

    陈建中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知识传授为主线的单主线课程教学模式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突破教学主线限制,在单主线基础上增设能力培养主线,形成"知识传授主线+能力培养主线"并行的双主线模式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通过对双主线模式理论架构以及特色的理论分析可知,该模式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够促进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教学目标的均衡达成.实践与效果分析表明,新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并对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产生积极影响.

    双主线教学模式成果导向教育课程

    大数据融入城乡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教学的探索

    张小东王彦春常丰镇
    14-1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体规划精细化设计和数字化管理已经成为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诉求,大数据作为城乡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治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将成为城乡总体规划设计方法.然而,传统总体规划设计课程缺乏大数据知识体系讲授、大数据分析与方法应用、实践训练等内容.依据当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的大数据技术需要,本研究提出将大数据知识体系、分析方法和应用场景融入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探索大数据全程融入总体规划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分别从大数据知识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实践训练三个方面探索大数据辅助规划设计教学改革,以期为大数据应用推广到整个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大数据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大中小学耕读教育一体化: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豆书龙赵梦珂朱晴和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中小学耕读教育一体化具有弥合学段衔接和贯通性不足、提升劳动教育体系质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多重价值意蕴,但其建设过程中面临耕读主体意识与全面发展要求的非一致性、大中小学耕读实践与各方资源配置的非协调性、耕读教育内容设置与实际教学落实的非耦合性等现实困境.为此,应当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协同多元主体、把握发展规律、统筹师资建设,优化大中小学耕读教育一体化的实施政策、交互合作、衔接机制、评价标准.

    耕读教育大中小学价值意蕴现实困境

    全链式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探析

    董济杰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是深化思政课改革的重要一环,也是加快构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要善于以系统思维把握话语体系各个链条,不断创新教学话语体系的生成机制、丰富教学话语体系的传播机制、落实教学话语体系的反馈机制,探索符合思政课教育教学需求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从而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全链式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

    机械类专业毕业实习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李贵邹光明王兴东
    26-2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机械类专业毕业实习教学面临的挑战,探索出了一种线上线下混合、校内校外联动、学生教师企业全参与的毕业实习新教学模式.构建了特色鲜明、内涵丰富、覆盖全面的线上实习教学资源;拓展优质实习资源为学生创造多元的毕业实习机会;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从专业实际角度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导向性、指导性和咨询性服务.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良好,为学生进入毕业设计环节及以后的工作夯实了基础.

    机械类专业毕业实习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化建设探讨——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李卫东兰小铃
    30-3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把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必修课加以建设,有助于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改革.文章论述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做法,提出强化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化建设效果,需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与形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完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

    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化建设

    电气与自动化类专业《创新方法与科技论文写作》教材改革探索

    李勇胡立坤刘辉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方法与科技论文写作》通识性教材虽然内容较全面,但普遍缺少创新与科研伦理相关内容、缺乏相关专业的创新案例,对电气与自动化类专业的针对性不强,难以满足当代电气与自动化类学生专创需求.根据专业特点和需求,结合教学实践,建立了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方法和课程思政案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材内容体系.经改革实践,构建的教材内容体系能够为高校特定专业使用的相关教材编写和相应课程的开设提供有益参考.

    电气与自动化创新方法科技论文写作教材改革内容体系

    文化自信为引领的"四明"课程思政教学解读——以"建筑设计基础A1"课程为例

    马黎进邹红娟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基础A1"课程长期的教学实践,秉承文化自信的思政育人价值观,结合学科综合性及专业课程知识的多元化特点,以此开展典型课程的思政教学探讨与建设.在文化自信的价值引领下,构建了适宜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思政核心框架,即明德、明理、明美、明思的"四明"课程思政教学框架,为示范课程建设及育人目标达成起到思想引领作用,期望能为同类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化自信课程思政建筑设计教学框架建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