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化工
广东化工

邹思民

半月刊

1007-1865

gdcic200@163.com

020-83380392;020-8302517

510034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116号

广东化工/Journal Guangdong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本刊一直是广东省化工行业最有权威和影响力的刊物,编委会的委员均是广东省化工界的知名人士,甚至有香港科技大学或城市大学的教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课程思政融合背景下的药剂学教学设计探索——以《滴丸剂》教学设计为例

    姚情寇龙发
    206-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教育任务,如何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有机融合,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用药的综合性技术科学。其属于药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必须注重培养药学生的责任心和药学人文精神。本文以《滴丸剂》为例,在课程教学设计中融入思政元素,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以及思政教学效果与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以充分发挥药剂学课程的思政内涵和德育功能,实现知识传授与立德树人的同向同行,培养德才兼备的药学人才。

    课程思政药剂学滴丸剂固体制剂

    基于第三方检测工作岗位能力分析的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张慧俐
    209-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良好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高职食品检验检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其专业课程体系需要满足人才培养及行业发展需求。通过对河南省第三方食品检测行业进行调研,总结分析实习生和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的产生的原因,针对问题提出构建基于第三方检测工作岗位能力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和具体措施,以此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适用性。

    职业教育食品检验检测技术课程体系第三方检测工作岗位能力

    《食品专业英语》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李瑞杨志友范秀萍贾学静...
    212-213,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封闭式教学模式限制了我校食品质量与安全省一流专业的发展,也越来越不适用于目前本科阶段的教书育人。因此,亟须进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探索与实践。本文以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基础专业课程《食品专业英语》课程为例,探索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及其实践效果。实践结果表明,增加过程性评价的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显著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效果及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可为本专业其他课程教学的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教学改革考核方式课程思政脂质

    《分析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与创新

    何琴陈体伟孙红
    214-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智慧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成为热点之一,受到学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针对目前分析化学课堂存在的不足,遵循智慧教育理念,以学生的智慧发展为目标,设计线上线下学习任务,打通线上线下学习场景,开展精准化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实践结果表明,分析化学智慧课堂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智慧课堂分析化学实践

    《分析化学》教学中的"知行合一"教学实践——以土壤全氮含量的测定为例

    刘霞栗俊田
    217-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土壤中全氮含量的测定为例,基于任务驱动教学,将新知识分析化学课程酸碱滴定法的应用中的"克氏定氮法"与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处理、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等旧知识进行串联,通过设定分解分级任务及"做中学",引导学生将课本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以及应用能力,实现"知行合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务驱动教学知行合一理论结合实际应用能力综合素质

    浅谈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的前期工作——以银纳米立方体的可控合成实验为例

    李选国潘雅迪龚成斌吴竹莲...
    219-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研成果转化的实验项目是高校在实验教学体系中落实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良好载体。本文以银纳米立方体的可控合成为例,探讨了建设该项目的前期工作,尤其对实验影响因素、学生群体中容易存在的实验习惯、操作问题进行了探究,确保教师在实验前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实验教学指导的有效性,使科研转化实验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功能落到实处。

    科研成果转化教学实验化学实验实验教学银纳米立方体创新型人才培养

    "无废城市"背景下《固体废弃物处理》课程教学改革——以含铊固废资源化为例

    陈云嫩刘俊任如山王春英...
    222-223,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8年我国提出了"无废城市"理念,而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是实现"无废城市"目标的关键途径之一。本文阐述了"无废城市",明确指出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均体现了"无废城市"理念,且资源化以无害化为前提,这是《固体废弃物处理》课程教学大纲修订的要求。另外,随着新能源电池的发展,锂行业发展迅猛,导致与锂行业有关的含铊固废堆积如山,目前含铊固废的有效处理处置将是整个锂行业的关键瓶颈。本文以含铊固废为例,从稀散金属铊的特性、含铊固废的来源、含铊固废中铊的富集方法(包括火法/湿法富集铊、烟尘中富集铊精矿、离子交换法富集铊)、富集铊后的固废建材化等方面阐述含铊固废资源化利用。探讨《固体废弃物处理》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修订和改革,为我国"无废城市"目标的达成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无废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教学改革含铊固废资源化

    材料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

    刘信苏小红迟钧瀚
    224-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材料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的专业课之一,主要研究材料组成、结构、性质、工艺和使用性能。材料学课程的内容繁多,授课难度较大,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精心准备教学内容,转变教育的方法与理念。本文从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建立"课堂讲授+科研成果展示+实验教学"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和构建灵活的考核制度等方面阐述了提高该门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

    材料学教学改革学生中心跨学科项目教育实践

    体现绿色化学的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证

    崔婷婷昭日格图
    227-228,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国内绿色化学的发展动向出发阐述了绿色化学的重要意义。然后,对中学化学的教学设计与绿色化学结合进行了探讨,并将其融入中学化学的课堂教学之中。从什么是教学设计,中学化学中含有的绿色化学知识,以及怎样将这两个方面融合进行简要地阐述。当前,将绿色化学观念融入中学化学课堂的做法还不够完善,列举了几个中学化学教科书中提到的绿色化学知识,并对如何渗透进行了说明和举例。

    绿色化学教学设计保护环境

    科学研究成果与物理化学实验的融合——溶液法测定棉秸秆活性炭比表面积

    王彩娟陈华梅杨正东翟旖潇...
    229-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探索科学研究成果与《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相融合的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将科研实验"生物质活性炭的制备"融入"溶液吸附法测定固体比表面积"实验。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索利用农业废弃物"新疆阿克苏长绒棉秸秆"制备活性炭并测定其比表面积,同时考察吸附温度对吸附平衡常数K的影响,得到该吸附反应的吸附热力学函数。将科学研究与物理化学实验相融合,把验证型实验改造成创新性、综合性实验,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育,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棉秸秆活性炭比表面积吸附焓综合型实验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