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化工
广东化工

邹思民

半月刊

1007-1865

gdcic200@163.com

020-83380392;020-8302517

510034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116号

广东化工/Journal Guangdong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本刊一直是广东省化工行业最有权威和影响力的刊物,编委会的委员均是广东省化工界的知名人士,甚至有香港科技大学或城市大学的教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组合曝气MBR技术研究开发与中试示范

    谢杰张劲松彭赞国
    126-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能耗高为行业公认的限制MBR技术进一步大规模发展的瓶颈之一.组合曝气MBR(IA MBR)技术通过特殊设计的组合曝气系统,收集生化池的所有贫氧尾气并将其转变为间歇脉冲大气泡用以冲刷悬浮膜组器,无需额外能耗且控制膜污染的效果显著.处理精细化工废水的中试示范结果表明,组合曝气系统曝气均匀,各界面曝气器的平均大气泡溢出间隔时间为8.54 s~11.62 s,标准偏差为 0.81 s~0.99 s;膜系统运行稳定,恢复性清洗周期内(RC)透水率衰减速率为0.16 LMH/bar.h;组合曝气IA MBR工艺效果显著,COD、氨氮、TN去除率分别达到75%、88%、65%;在达到与水厂工艺相同水质的前提下,组合曝气MBR实现膜吹扫曝气零能耗,吨水能耗从1.02 kWh/m3降至0.66 kWh/m3,水力停留时间从 44 h降至6.25 h,污泥负荷、硝化速率、反硝化速率均为水厂所采用工艺A2O-MBR的 3.5~4.5倍.

    组合曝气MBR(IAMBR)节能增效精细化工废水悬浮膜组器

    华东某人造板工业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研究

    田动会滕珊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某人造板工业厂污染场地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状况,对场地开展土壤和地下水的调查.采用《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二类用地筛选值作为土壤参考筛选值.结果表明:厂区内土壤未受到工业活动污染,地块环境质量满足后续土地开发利用的要求.

    人造板工业土壤地下水污染调查

    铬污染地下水治理现状

    陈发泽关清卿刘自莲何习楠...
    134-13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下水铬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技术处理铬污染地下水都具有应用潜力.本文概述了地下水铬污染的来源和潜在影响,并论述了吸附、氧化、还原、离子交换、生物修复等修复技术处理铬污染地下水的机制.提出当前修复铬污染地下水问题需要跨学科的综合方法和创新技术来解决,以现有认知可以证实上述修复技术去除六价铬(Cr(Ⅵ))和三价铬(Cr(Ⅲ))核心技术的应用潜力.此外,也提出了限制各种修复技术发展的瓶颈在于修复成本高和长期稳定性差等,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必要给予足够的关注,以推动多种修复技术走向应用.

    地下水六价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

    韶关市水库水质综合评价与分析

    唐洪波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对韶关市12 个水库的 11项水质指标进行了监测,运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TLI)、水质质量指数综合评价法(WQI)和水质健康综合评价法(ETI)对水库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采用多元统计方法,识别引起各水库水质空间差异的主要因子,以及分析影响ETI和WQI评价结果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1)单因子评价结果中有4项水质指标超标,超标项目为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总氮和粪大肠菌群,5个水库达到Ⅲ类水质标准;(2)各水库TLI评价结果为 24.17~43.04,3个水库为贫营养水平,9 个水库为中营养水平,各水库营养状况总体良好;(3)各水库ETI评价结果为0.22~0.96,其中水质为优秀和良好等级的水库数量分别为8 个和2 个,中等和较差等级的水库数量均为 1 个;(4)各水库WQI评价结果为 62.13~87.69,4 个水库为水质优秀等级,8 个水库为水质良好等级.

    水质综合评价水质指数多元统计方法

    市政污泥干化过程臭气分质收集处理的工程实例

    曾喜莉童国斌王钊
    141-143,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解决市政污泥干化臭气难处理和投资高的问题,采用了分质方式收集处理了南方某市市政污水处理厂内污泥干化系统 80000 m3/h的臭气.本文介绍了工程背景、工艺流程、核心设备设计、设备运行效果、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运行结果表明,高浓度除臭系统运行风量平均为41439 m3/h,低浓度除臭系统运行风量平均为40922 m3/h,此外,高、低浓度除臭系统排放满足厂界无组织排放标准和有组织排放标准.总建设费用约为 1200 万元~1500 万元,每万方风量(规模)每小时运行成本约为 20 元~23 元左右.该系统整体处理效果良好,并且运行稳定,因此可为其他市政污泥干化除臭系统提供参考.

    市政污泥干化分质处理高浓度臭气低浓度臭气

    水质自动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与质控措施研究

    陈丽娴
    14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通过应用物联化技术、自动测量技术、传感技术以及预警监测等技术连续监测和远程监控水质变化情况的在线自动监测系统.水质自动监测站是国家监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据能反映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是评价水体污染治理成效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污染物溯源追踪、支撑生态环境执法的重要手段.为了保证自动监测数据真、准、全,需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通过内部质控与外部质控相结合的方式落实好质量控制措施,保障水质自动监测站持续有效运行.

    水质自动监测管理体系质量控制有效措施

    MAP法处理垃圾渗滤液工艺优化及中试验证

    李雯吴文彪
    14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垃圾渗滤液氨氮浓度高的问题,采用 MAP 沉淀法,小试实验研究重点考察了 pH 值、工业磷酸投加量、沉淀剂投入摩尔比对去除氨氮的影响,并进行了中试研究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小试研究最优的工艺条件是常温下,反应 pH=8.5,n(NH4+)∶n(H3PO4)∶n(MgCl2)=1∶1.2∶1.2,氨氮去除率为85.20%,出水氨氮浓度为232 mg/L.中试研究结果表明氨氮去除效果与理论值接近,反应过程稳定.相比其他处理技术,本工艺药剂成本更低.

    垃圾渗滤液氨氮MAP沉淀法

    贵阳市某化工企业地块土壤修复技术案例分析

    彭园花陈尹
    149-15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贵阳市某化工企业地块的修复为例,采用权重法对从污染物特性和土壤质地,目前国内外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现状,包括技术原理、成熟性、时间条件、资金水平、应用的适应性等方面经过筛选,最终确定了针对重金属污染土壤采用固化稳定化技术修复达标后土壤外运作为路基填方材料,有机复合污染土壤采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路线.

    土壤修复权重法固化稳定化水泥窑协同处置

    响应曲面优化混凝法处理黑臭水体的研究

    吴梦霞杨洋钱美荣刘君臣...
    153-155,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实际黑臭水体为样本,通过响应曲面(RSM)优化混凝法处理黑臭水体的操作参数,利用 BBD 设计原理,设计响应曲面17 组实验方案,结果表明:三因素对COD去除率作用效果先后顺序为:PAC>PAM>pH,PAC投加量为109.85 mg/L,PAM投加量为 1.17 mg/L,pH值为6.84 时,此时最大的COD去除率预测值为60.30%.随后在此优化工艺参数条件下,进行5 组平行实验,得到COD去除率的平均值为57.14%,与预测值的相对偏差为 3.16%,模型得到验证.

    响应曲面黑臭水体混凝污水处理实验设计

    高密度建成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关键技术分析

    李士义
    156-158,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密度建成区城市内河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相对滞后,往往面临着水环境恶化、水生态不佳等问题,南京市金川河作为典型的高密度建成区城市内河也面临着严峻的水环境问题.因此,金川河水环境综合提升工程于2018 年启动,涵盖内外金川河及其四条支流,总长12.15 公里.通过对金川河及其支流水质、流量、沿线排口、生态本底和淤积情况的全面调查和分析,制定出针对不同河段的综合治理方案,采用了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补水、水位优化控制和生态修复等综合性措施.项目实施后,金川河水质显著改善,主要水质指标达到Ⅳ类水标准,NH3-N浓度下降56.8%.本项目以科学和务实的态度推进项目实施,不断进行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解决了工程实际问题,为后续城市内河水环境治理项目提供了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

    水环境生态修复高密度建成区城市内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