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化工
广东化工

邹思民

半月刊

1007-1865

gdcic200@163.com

020-83380392;020-8302517

510034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116号

广东化工/Journal Guangdong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本刊一直是广东省化工行业最有权威和影响力的刊物,编委会的委员均是广东省化工界的知名人士,甚至有香港科技大学或城市大学的教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稠油热采用耐温高强度凝胶研制与性能评价

    胡晓娜伊卓刘希李雅婧...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多轮次稠油热采油藏普遍存在井间汽窜的问题,制备了含有丙烯酰胺(AM)、丙烯酸钠(AAN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AMPSNa)结构单元的速溶耐盐聚合物。该聚合物与酚醛-有机铝复合交联剂发生交联反应,可形成耐温高强度凝胶,实现在稠油热采环境下对汽窜通道的长效封堵。主要利用流变学方法研究了不同交联剂体系对凝胶体系成胶的影响规律,并对现场适应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AM/AANa/AMPSNa聚合物在矿化度<25000 mg·L-1 的污水中30分钟完全溶解,无结块,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与酚醛-有机铝形成的耐温高强度凝胶体系可在油藏温度60~90℃下成胶,在温度150℃,矿化度<25000 mg·L-1 时,30天脱水率小于 10%。该凝胶在现场应用中污水适应性好,表现出优异的长期稳定性。

    聚合物凝胶耐温高强度封堵

    CaO调质污泥热解半焦催化重整挥发分过程的热力学研究

    汤喆冯昱恒张骞胡维杰...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热解制取富氢合成气是实现污泥高值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手段,采用CaO调质的污泥热解半焦对污泥热解挥发分进行重整,可进一步提升合成气及氢气产率。本文基于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化原理,模拟了重整过程中挥发分与污泥半焦的氧化还原行为,分别考察了温度与CaO添加量对合成气组分以及污泥热解半焦中铁、钙化合物赋存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未经调质的污泥热解半焦中存在一定的Fe-S化合物和较低价态的铁氧化物,由于Ca较强的固硫固磷作用和Ca/Fe之间的金属协同效应。加入CaO调质可以促进半焦中铁元素向高价态铁氧化物的转化,从而提升热解半焦的催化活性。调质半焦在700℃至900℃可以有效地实现挥发分的重整,使合成气中H2和CO的组分含量达到近90%,从而得到高品质的合成气。

    污泥热解半焦挥发分重整热力学分析铁氧化物

    开口剂配方对聚乙烯膜料性能的影响

    朱伟林胜奇吴希朱昊...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韩石化公司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35H粉料为基料,分别加入不同种类的开口剂A、B、C、D四种易开口复合助剂,研究了四种开口剂复合助剂对材料的热性能,力学性能、氧化诱导期、光学性能及开口性能的影响,也进一步研究了开口剂的添加量对材料各方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开口剂相同添加量的情况下,A、B、C、D 四种易开口复合助剂,开口剂 B-1 配方的薄膜雾度和开口性能最优,通过调整开口剂 B 的添加量,在保证薄膜开口性的同时可进一步提升薄膜雾度。同样条件下测试了市场上的开口膜料卡塔尔Q2018H及中韩EGF-35H的光学性能和开口性能,结果显示开口剂B-1配方的膜料雾度及开口性均优于对比的膜料产品。

    开口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包装添加剂

    pH敏感性微孔膜摩擦性能及PNIPAM缓释调节研究

    王文煊
    11-1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水基润滑中润滑薄膜易因水分挥发而失效,本文制备了两种微孔膜即 PVA-HPC-PNIPAM 和 PVA-HPC-PNIPAM-Na2B4O7,在该膜中通过外部条件调节润滑剂 PNIPAM 的缓释,从而使润滑长期有效。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微孔膜中的官能团;采用高速往复摩擦磨损试验仪考察了两种微孔膜在不同 pH 值介质中的摩擦磨损性能;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 PNIPAM缓释量。结果表明,不同的pH值对于微孔膜的摩擦性能影响甚微,对膜的磨损量的影响较大,同时pH值可对PNIPAM的缓释进行调节,达到长时间润滑的效果。

    敏感性水凝胶润滑剂缓释摩擦磨损

    烷基铝氧烷的合成以及在单中心催化剂中的作用

    吴红飞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烷基铝氧烷作为助催化剂广泛用于茂金属催化剂和非茂金属催化剂(如FI催化剂、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等单活性中心催化体系,显著提高了催化活性,促进了聚烯烃工业的迅速发展。特别地,甲基铝氧烷与茂金属催化剂的组合,使得诸多微观结构精确可调的高性能聚烯烃材料(如茂金属聚乙烯、茂金属聚丙烯、茂金属乙丙橡胶、茂金属弹性体等)的生产成为可能。烷基铝氧烷成本高昂,与活性中心的相互作用对催化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对烷基铝氧烷的合成方法、结构分析手段和发挥助催化作用的机理等情况进行了综述。

    烷基铝氧烷单中心催化助催化剂烯烃聚合甲基铝氧烷

    颗粒持液条件下乙烯/1-辛烯共聚合行为研究

    杜焕军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乙烯/1-辛烯共聚合行为以及聚合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存在惰性冷剂的条件下,1-辛烯在共聚体系中亦发挥了冷剂的作用,可提高乙烯在活性位点周围的局部浓度,使得聚合活性随 1-辛烯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在加入惰性冷剂后,共聚单体效应令乙烯在共聚反应中插入速率降低。同时,反应中随着共聚单体浓度的增加,聚合产品中 1-辛烯支链含量也逐渐增加,这是由于随着1-辛烯的加入,其在催化剂活性位点处的浓度也提高,1-辛烯在聚合反应中的插入率增大。据此可确定优选的反应温度。

    聚乙烯1-辛烯惰性冷剂协同作用共聚单体效应

    国产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SSBRBF2055M配方与性能的关系研究

    王妮妮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国产官能溶聚丁苯橡胶化SSBR BF2055M为基础胶开展了应用配方研究,并考察了配方与加工能耗、加工性能、力学性能、动态性能等的关联关系。分别引入20份BR、NR、SBR作为复配胶,选用白炭黑作为补强材料,获得FBR、FNR、FSBR三种复合材料,结果表明,FNR混炼能耗低、加工性能好,FBR耐磨性好、滚动损失小、燃油经济性优异,FSBR湿牵引与湿操纵性能突出;本文还研究了高、低填充体系两个配方,研究数据表明,高填充体系的能耗高、滚动阻力差、抗湿滑性和抓地性好,低填充体系的加工性能好、滚动损失小。综合来看,设计的五个配方各有优势,均可用于绿色轮胎胎面胶中,可根据应用需求灵活选择。

    SSBR配方研究加工能耗滚动损失牵引与湿操控性能

    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颗粒物污染及在线氯气清洗工艺研究

    杨超普方文卿李晓龙
    25-2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耦合喷淋MOCVD在硅衬底GaN基LED外延生长中优势显著。外延中反应室内颗粒物污染直接影响着晶体质量。通过自主设计加工全 316L不锈钢近耦合MOCVD喷头,在近耦合喷淋MOCVD上首次实现了在线氯气清洗并完成工艺优化。利用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对硅衬底GaN基LED外延过程中,不同工艺、反应室不同位置颗粒物数量随时间变化、粒径分布进行研究。验证了近耦合喷淋MOCVD在线氯气清洗可行且效果良好。发现抹灰工艺会产生大量颗粒物,10 min颗粒物难以稳定。颗粒物污染主要来自加热器,且加热器处颗粒物粒径较大。该结果可为外延工艺优化及相关设备开发提供参考。

    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外延生长氯气清洗颗粒物污染

    海上低渗气藏压裂液优选实验研究

    刘创新李小凡高红艳夏瑜...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东海靶区工区面积大、井稀疏、非均质性较强的不利条件,结合现有压裂手段,利用控制变量法,对不同的压裂液配方体系进行减阻性能测定、表面张力测定、防膨性能测定、流变性能测定、破胶液配伍性测定与破胶液破乳率测定及压裂液伤害评价,优选出适合低渗气藏压裂液配方体系。并对优选出的压裂液配方体系进行压后岩石润湿性测试,根据实验结果,最终选择 0。54%羟丙基瓜尔胶+0。1%助排剂A+0。1%助排剂B+0。05%黏土稳定剂A+0。1%黏土稳定剂B+0。1%的pH调节剂+0。24%高温破胶剂A作为最佳的东海A气藏压裂液配方体系。

    低渗-致密气藏压裂液体系压裂液伤害压后润湿性控制变量

    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预测模型研究

    陈计远戈瑶张果阚琛...
    31-3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旋风分离器是化工领域常用的气-固分离设备,分离效率是其设计及运行中的关键参数。本研究构建表征分离效率的多参数模型,用于分析影响分离效率的关键因素;同时建立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预测模型,通过仿真获得分离效率模拟值;另外,搭建旋风分离器试验装置,通过真实试验获得分离效率试验值,以此计算预测模型结果的相对误差。结果表明,分离效率受气体速度、粉体颗粒尺寸、粉体颗粒密度、分离半径、气体粘度的显著影响;其中,与气体速度、粉体颗粒尺寸、粉体颗粒密度呈正相关;与分离半径、气体粘度呈负相关。此外,由预测模型获得的分离效率值为90。278%,由验证实验获得的分离效率值为 82。90%,相对误差约为 8。90%。上述研究为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计算提供新方法,也为旋风分离器设计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粉体颗粒模拟模型C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