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师教育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师教育论坛
教师教育论坛

吴云汉

月刊

2095-5995

yjzx@mail.ccnu.edu.cn zsjy@mail.ccnu.edu.cn

027-67867240,67867251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论坛/Journal Teacher Education Forum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学数学中量感培养的教学策略

    危雄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引入了"量感"核心素养,反映了对学生测量相关能力的重视,强调了量感在理解世界中的重要性.文章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指出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引领学生亲历度量实践活动,数学思考量感,通过估测活动增强量感的能力.这些策略促使学生通过体验、思考和应用,逐步深化对量感的理解,进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量感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路径研究——以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例

    蔡景山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单元教学强调以培养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导向,通过单元统整与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从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内涵分析入手,论述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意义.以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例,重点从单元整体与学生认知理解障碍分析、大单元教学目标确立、大单元学习任务布置与问题设计、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学评价的实行五大方面,阐述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

    如何创设情境助力数学故事教学

    顾沙慧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故事是蕴含数学知识、方法、思想和智慧的故事.将数学故事应用到课堂,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数学故事阅读教学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看故事""听故事",更需要教师创设情境,充分发挥数学故事的育人功能.具体来说,教师需要用情境"穿引""铺陈""串连""搭建",让学生把握数学知识的源流、本质和关联,推动学生数学学习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小学教学数学故事阅读情境

    《教师教育论坛》2023年第12期要目

    47页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研究

    乔爱梅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自信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跨学科素养.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科技的发展,文化多样性日益凸显,文化自信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初中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承担起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任.然而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理念认识不够深入、教学设计不够系统和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数学教师应全面、系统地整合数学文化与教材内容,更新课堂教学方式并强化初中学生文化自信培养评价.

    文化自信初中数学教学路径

    基于关键能力培养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策略——以"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为例

    毋晓迪陈辉坤鞠腾基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键能力是使学习者适应时代要求并支撑其终身发展的能力.基于关键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是实现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促进学生高效率学习的重要途径.以"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新授课教学为例,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可以采取如下策略:在研读课标的基础上明确能力要求,深入分析教材,确定教学主题;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研究问题;组织合作探究,激活学生思维;拓展探究范围,关注即时评价.

    关键能力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学实践

    基于大概念的小学科学概念建构式教学模式探究

    黄威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倡导大概念教学,是实现从知识本位教学向素养本位教学转变的重要途径,是育人方式变革的重要抓手.基于大概念的小学科学概念建构式教学模式旨在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化科学事实、规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对科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整体认识,构建并形成概念认知体系.它的具体教学程序包括"概念认知"、"概念建构"和"概念深化"三个阶段.以"简单机械"教学为例,通过构建"简单机械"单元知识结构概念图,将教学具象知识与反映学科本质的大概念进行有机联结,突破了以往以微见微的固化思维,打通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路径.

    大概念小学科学概念建构核心素养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研究

    官柳金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物理课程思政是指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本质是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为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融入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主张,推进高中物理课程思政建设,教师需要积极参与教学资源建设,选择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教材资料和教学资源;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和素养水平,落实立德悟理的教学构想;改进和优化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科学与人文等综合素养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高中物理课程思政的目标,培养具有较高科学素养和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优秀人才.

    高中物理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高中化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路径——以华中师大一附中为例

    高明陈倩倩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基础教育的重要课题.高中阶段处于人才培养的早期阶段,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华中师大一附中探索化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实践,总结出高中化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五大路径:第一,构建多元化学课程;第二,开展学科教育实践;第三,贯彻小初高大联合培养一体化;第四,打造优质教师队伍;第五,健全教师评价体系.

    拔尖创新人才高中化学人才培养

    基于"活的教育"理念的地理课程教学实践探究

    张波邱磊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行知提出的"活的教育"理念,是对当时机械、僵化的旧式教育进行的深刻反思.这一思想,虽历经一个世纪,依旧对当下的课程建设,尤其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以地理学科为例,教师将"活的教育"理念融入课程教学实践,需要做到活资源、活设计和活评价,即将生活纳入课程,将文化纳入课程和将生长纳入课程.

    活的教育陶行知课程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