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汪久文

月刊

1003-7578

GHZH@chinajournal.net.cn

0471-4313634

010019

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农业大学(东区)247信箱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Journal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面向干旱、半干旱地区从事资源合理利用、环境整治的有关科研单位、大学与行政管理部门。自创刊近20年来,始终服务于我国西部广大的科技工作者,刊物属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发表研究成果为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的北京山区小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价

    李文忠赵子群支翔宇王赛超...
    118-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京山区小流域水生态健康对保障首都生态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系统评价北京山区小流域水生态健康状况,以北京山区126 条小流域为研究区域,以大型底栖动物为研究对象,布设采样点378 个,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163 种,包括节肢动物门136 种、软体动物门17 种、环节动物门9 种、扁形动物门1 种。从耐污值分级标准来看,敏感大型底栖动物类群占比为 16。56%,耐污大型底栖动物类群占比为 11。04%。从大型底栖动物类群出现频率看,出现频率大于20%的大型底栖动物有12 种,排前3 的是四节蜉属(Baetidae)、米虾属(Caridina)、新米虾属(Neocaridina),出现频率分别为0。7619、0。5079 和0。4444,均为一般耐污类群。经筛选确定13 个参照点,通过对28 个候选指标进行分布范围检验、相关性分析,构建了包含端足目+软体动物分类单元数(M6)、EPT相对丰度(M10)、直接收集者相对丰度(M20)、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25)这4 个核心指标的北京山区小流域B-IBI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比值法,以参照点B-IBI指数值25%分位值为北京山区小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价标准。评价结果表明,35 条为健康等级、55 条为亚健康等级、32 条为一般等级、4条为较差等级。总体上,北京山区小流域水生态健康状况相对较好,仅局部呈现退化趋势。

    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小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价

    中国瓶口衣科物种多样性及区系研究

    毛秋瑢李亚男李博
    129-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探讨我国瓶口衣科地衣物种组成及区系成分特征。通过实地调查我国西北、华北和西南等地区的瓶口衣科地衣资源,分析其物种组成及地理成分特征,共鉴定出省级新记录属1 属,省级新记录种7 种。结合已有的研究报道,从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生境类型等多方面对我国瓶口衣科地衣的区系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瓶口衣科地衣共有20 属140 种,瓶口衣属(Verrucaria Schrad。)占主要优势,约占瓶口衣科地衣总种数的37。14%。瓶口衣科地衣多分布于我国西北、西南、华南和台湾地区。瓶口衣科地衣生境类型有石生地衣、树生地衣、土生地衣和多生境地衣4 种,以石生地衣为主(78。20%)。瓶口衣科地衣区系成分主要有6 种,包括:世界广布成分、环北极成分、东亚成分、地中海-西亚-中亚成分、温带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我国瓶口衣科地衣以瓶口衣属为优势属,区系成分多样,中国特色明显,环北极性质显著。我国西北地区与华北地区瓶口衣科地衣物种相似性最高,西北地区在区系成分聚类分析中单独为一组。该研究为瓶口衣科地衣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资料。

    地衣瓶口衣科生境空间分布区系成分

    一株野生蜜环菌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及驯化栽培

    刘雪英王薷慧张丽艳龚锦涛...
    141-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枯死柠条枝干上分离得到一株野生大型真菌,通过形态学特征结合分子系统发育分析进行该菌的鉴定,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蜜环菌生物学特性,菌种扩繁培养基筛选和半仿野生驯化栽培。结果表明:该菌为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单因素实验蜜环菌菌丝最适碳源为果糖、氮源为酵母膏、温度 20℃、pH 6。0。正交实验筛选蜜环菌菌丝适宜培养基配方为:果糖 20g,酵母膏 2g,pH 5。0,温度 20℃,琼脂 20g,水 1L。菌种扩繁最适培养基为:荞麦98%,白糖1%,石膏1%。出菇采用半仿野生栽培模式,柠条平茬枝条埋在田间空地,自然条件下结合人工管理次年9 月底长出子实体。实验的成功对野生蜜环菌人工出菇栽培和该菌利用柠条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柠条资源利用蜜环菌属生物学特性驯化栽培

    基于ChatGPT和ROST方法的敦煌旅游地形象感知分析与对比

    代浩宇马国强汪胜兰黄银洲...
    151-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ChatGPT作为大语言模型的代表,具备出色的文本分析能力。文中以敦煌为例,基于从携程网和去哪儿网收集的6750 条鸣沙山月牙泉和莫高窟的游客评论,使用"认知-情感-整体"模型,分别通过ChatG-PT和ROST软件进行分析,对比两者在旅游地形象感知上的差异,并评估ChatGPT的精细化和深入分析能力及其应用潜力。研究发现:1)ChatGPT比ROST能够捕捉更多元的旅游要素和更细致的情感反馈,ROST则只展现常规的认知形象和总体的情感趋势。2)这些差异源于技术基础的不同,ChatGPT依靠深度学习和大规模多样化的文本预训练,能够处理复杂的情感逻辑和多元要素,而ROST受限于固定词库和共词分析,难以处理复杂信息。3)ChatGPT一类的大语言模型在处理复杂文本和海量数据时展现出强大的工具价值,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旅游领域展现出较高的实践价值。

    ChatGPTROST软件文本分析对比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和使用规划分区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张晶晶李武吴晓光张宇...
    160-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和使用规划是"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指南,是解决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和使用矛盾,实现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的基本依据。文中以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保护实践为基础,分析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和使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分区理论基础,提出先分类分级再归并的规划分区方法,并在方法中实现了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融合。同时,还提出了县级及以下空间单元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4 个分区结论,及以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方式与权利设置为核心的分区保护和使用规则。

    资产保护与利用规划分类分级分区内蒙古自治区

    基于"三生"功能的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区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策略研究

    贾恪于艳华晨光唐磊...
    169-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土空间作为支撑社会活动的基石,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增长,其高效、可持续利用成为紧迫议题。文中聚焦呼包鄂乌一体化区域,以最新的国土变更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三生"功能框架,运用熵值法、障碍度模型及NRCA等工具,全面评估该区域"三生"功能。通过解析空间特征与障碍,辨识优势区域,旨在为区域及同类地区空间优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呼包鄂乌区"三生"功能空间差异显著,生产功能区以中等为主,中部高值区与优势相关,低值多位于边界或环境问题区,向外扩散。生活功能区以中低等水平为主,高值离散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与生活便利程度相关;低值集中于乌兰察布市和包头市部分区域,与基础设施和服务不足有关。生态功能区以低等水平为主,中部高值区与良好生态相关,低值主要分布在东部,与无序开发有关。综合功能较高值区占主导,中部高值区工业发达、交通便利,形成互促格局;低值区位于东部乌兰察布市,产业集聚弱,与核心城市差距大。2)生产功能看似受到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的影响产生差异,实质上是产业结构的配置所造成;生活功能主要受医疗服务和人口密度限制;生态功能则因自然保护区和公园绿地面积不足而受限,这些问题会加剧生态环境脆弱性,制约其功能提升。3)基于空间均衡,划分六类功能区,并提出针对性优化策略。

    "三生"功能国土空间比较优势指数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区

    内蒙古光伏产业用地适宜性评价及潜力分析

    陈虹莹郝润梅张惜伟宏格尔...
    179-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适应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用地需求,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背景下,以《光伏发电站工程项目用地控制指标》等相关规程和国内外光伏项目选址研究为基础,构建了光伏产业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AHP-熵权法和空间加权叠置分析法,使用基础地理数据、气象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对内蒙古自治区光伏产业用地的适宜性和潜力进行了研究,并验证了评价体系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符合内蒙古实际情况,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内蒙古全区光伏产业用地适宜性评价以较适宜为主,面积35。51 万km2,空间上呈现出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全区光伏产业用地开发理论潜力区面积 106。19 万km2;可实现潜力区面积 48。85 万km2,呈现"五带两片"的空间分布特征。鉴于此,文中建议应从提升可实现潜力高的区域开发程度、提升潜力较大盟市的开发比重以及提高沙地等其他土地上的光伏产业开发利用程度等途径,合理布局光伏产业,进而推动北疆清洁能源基地建设。

    光伏产业用地适宜性潜力分析AHP-熵权法内蒙古

    内蒙古耕地生态安全压力和农业经济水平的脱钩状态研究

    靳晓雯张宇杨轶涵李娟...
    188-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耕地生态安全压力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于实现农业经济增长和保护耕地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利用Tapio脱钩模型对耕地生态安全压力和农业经济水平的脱钩关系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就2010、2015、2020 年截面数据来看,全区各盟市耕地生态安全值变化不大,生态安全等级相对较为稳定。2)耕地生态安全压力与农业经济主要呈现出 3 种脱钩关系:弱脱钩(占 50%)、强脱钩(占 30%)、强负脱钩(占20%),各盟市的脱钩状态整体向好,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3)全区脱钩系数在2010-2020 年期间呈较为明显的空间负相关,但并未出现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基于脱钩状态,将12 个盟市进行分类,为后续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提供依据,进而促进研究区耕地生态保护和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

    耕地生态安全农业经济水平PSR模型Tapio脱钩模型空间自相关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救济路径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张立新郭春荣吴昭军代亚婷...
    199-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救济路径是委托代理机制的内在要求,也是维护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权益的重要保障。文中在梳理现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救济方式的基础上,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内蒙古自治区损害赔偿典型案例涉及的主体、客体、救济方式,归纳总结其存在的问题与现实需求。最后,提出以"行政手段先行,司法手段为补充",磋商与协调机制为前置,诉讼制度为兜底的行政救济与司法诉讼救济相结合的内蒙古自治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救济路径。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救济路径案例分析内蒙古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