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教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教学刊
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高教学刊

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旬刊

2096-000x

gjxkzzs@163.com

0451-82613427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平路66-3号创展国际B座1405室

高教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查看更多>>《高教学刊》杂志是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的学术期刊。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国内统一刊号 CN23-1593/G4,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6-000X,旬刊,邮发代号:14-357。刊发高等教育教学与高教理论研究成果,交流高校教学与建设的改革措施和实践经验,探索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路,为高校和教学管理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工科背景下石油类专业课课程思政与教改探索——以油气储运装备腐蚀与防护为例

    朱孝钦李斌陈涛常静华...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工科是面向新经济、新产业发展而兴起的高等工程本科教育改革与建设,其任务包含贯穿工程教育新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培养学科交融的多元化卓越工程人才.课程思政不仅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措施,而且也是高校促进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支撑.为此,以石油类专业课油气储运装备腐蚀与防护为例,顺应新工科背景下高校专业课的课程思政与教学改革有机结合的需要,从课程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实施途径等方面,对课程思政元素有效融入高校专业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并提升其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与探索.

    新工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石油类专业课油气储运装备腐蚀与防护

    "大健康"视域下环境土壤科学教学改革的一点思考

    刘洋周丹丹岑启宏王诗忠...
    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切实履行《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国际承诺,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在教育领域尤其是环境科学教育方面,亟需进行改革以适应"大健康"视域下的发展需求,更新教育思想、人才培养模式和视野提升路径成为大势所趋.该文旨在探讨"大健康"理念和土壤环境与健康的融合,分析其对环境土壤科学课程教学的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三位一体的环境土壤科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路:构建基于"大健康"理念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知识体系,拓展产学研一体化的应用型人才实践素质,以及融入信息化手段,优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希望通过上述改革方案的实施,达到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人才的目的.

    健康中国战略环境土壤科学土壤环境与健康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产教研协同育人模式下电子封装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陈宏涛刘加豪邱业君钟颖...
    13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不断发展的电子封装新技术以及新业态,"产教研协同发展、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成为高校电子封装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模式.该文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电子封装专业产教研改革实践为例,提出包括企业名师讲座、校企联合实训、多方合作攻关和产学协同科研转化等产教研协同育人的若干举措,着力提升学生解决电子封装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科技人才提供借鉴.

    电子封装教学改革人才教育应用型复合人才校企联合

    林学专业本科生专业兴趣度提升的改革实践——以广西大学为例

    程飞杨健陆振霞蒋维昕...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近年来林学专业本科生对专业的兴趣度有所下降,原因与专业认知、个人兴趣和就业前景有关.该文从提高专业认知、尊重个人兴趣、开展就业指导、提升教学水平、强化实践能力、建立导师制度和提供优质资源等方面阐述广西大学林学专业为提升本科生对专业的兴趣度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实践表明改革措施对林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兴趣度提升效果显著,可为同类专业提供参考.

    林学专业专业兴趣度专业认知课程体系实践能力

    国际中文教育与跨文化传播能力研究——以宁夏医科大学来华留学生培养为例

    刘征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中文教育的核心不仅在于推动中国语言文学、中国文化面向全世界开枝散叶,更要求高等教育真正实现国际化.该文结合宁夏医科大学来华留学生国际中文教育的培养现状,从四个方面分析当下国际中文教育的定位、教师们的能力培养、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与宁夏医科大学国际中文教学的困境,以期为国际中文教育的技术路径和目标达成作出贡献和成效.

    国际中文教育跨文化传播能力宁夏医科大学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国际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背景下农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王建高彦征凌婉婷全思懋...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全球发展的主要目标之际,环境工程专业教育在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环境专业人才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该文探讨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背景下,对农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教育模式开展基于思政导向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改革探讨,通过跨学科融合与实践导向教学、构筑多学科师生共同体平台、培养创新能力与社会责任意识,构建更具包容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的农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教育新模式.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农科院校环境工程人才培养

    基于"知识通专融合,能力进阶培养"的航空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建设

    李军温建明
    15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以同济大学成立"大飞机班"为契机,锚定卓越航空工程师培养,在调研国内外航空航天类本科人才培养特点的基础上,探索通专融合、进阶式学习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同济大学跨专业"大飞机班"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该文提出的跨专业通专融合、进阶学习的培养模式助力同济大学飞行器和力学两个专业获评国家一流专业,在高水平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航空航天专业跨专业培养通专融合进阶学习课程体系

    地方省属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产学研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践

    吴晓明马宾赵彦玲刘广起...
    15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焦国家、山东省重大发展战略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计算机类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共享开放协同育人机制为发展契机,以强化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坚持强教必先强师,统筹各类科、教、产资源布局建设,打造集师德、教学、科研、实践于一体的数量和质量兼备的产学研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模式,为地方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所需的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参考方案.

    计算机专业新工科建设产学研融合师资队伍产出导向

    新转设本科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思考

    曹钰华朱嘉晟孔荣沈瑛...
    159-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转设本科高校如何结合新时代、新环境、新要求,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是目前面临的主要任务.该文从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素出发,提出质量目标、平台目标、制度目标和文化目标;以目标为导向,明确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行动路径,涵盖人才培养过程、课堂教学改革、校园育人文化三方面内容;最后从理念、资源、师资和评估四方面提出优化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措施.

    新转设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实践思考目标要素保障措施

    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五要素"思政育人体系构建

    潘志祥王灵敏蒋明
    163-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类型,因其培养过程复杂、参与主体多样,思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未被有效落实.为更好地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政教育,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该研究基于多年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经历,结合走访调查专业学位研究生各培养主体,总结分析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政教育的现状和不足,提出育人目标、育人主体、育人内容、育人方法和育人评价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五要素"思政育人体系,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思政教育提供新的思路.

    立德树人思政教育"五要素"体系专硕应用型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