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教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教学刊
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高教学刊

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旬刊

2096-000x

gjxkzzs@163.com

0451-82613427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平路66-3号创展国际B座1405室

高教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查看更多>>《高教学刊》杂志是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的学术期刊。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国内统一刊号 CN23-1593/G4,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6-000X,旬刊,邮发代号:14-357。刊发高等教育教学与高教理论研究成果,交流高校教学与建设的改革措施和实践经验,探索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路,为高校和教学管理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当前研究生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地震波成像与反演课程为例

    刘文革尹成黄旭日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生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途径,地震波成像与反演是一门介绍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地震勘探理论与前沿技术进展的课程.在当前国内高校推动研究生教育迈上新台阶的背景下,该文根据近些年的教学实践,总结高校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认为提升研究生教学成效的对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在教学中突出学科专业知识所蕴含的思想、精神、文化等育人元素,增强研究生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同时还要创新教学和考核方式.

    研究生教学课程思政富媒体地震勘探地震波成像与反演

    "国考"成绩与学业成绩相关性分析及教学建议——以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成绩为例

    曾凡金杨勇冯春杰王深兰...
    89-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的合格率较低.其原因,可能与学生之前学过的各科成绩有关.所以,该文把部分公共课和专业核心课的期末总评成绩,分别与"国考"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得到,相关性最强的三个科目分别是教师职业道德、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和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课程.根据这个研究结果,结合考生考试后的问卷调查情况总结,分别从提高学生的教师职业认知、注重专业课和中学物理课程结合、加强中学物理教学实践训练三方面,给出对物理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和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等课程的教学建议,以供同行参考.

    教师资格证合格率相关性教学建议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课程知识拓展研究——以房地产相关知识为例

    成亮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知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信息载体,课程知识拓展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行业背景转型应对措施.当前在中国进入城镇化新常态阶段、城乡规划从增量规划为主向增存并举的权益价值转变的人才培养需求环境和背景下,开展城乡规划专业课程知识拓展的教学改革研究非常必要.该文从城乡规划编制、实施、管理三大环节的专业体系构成方面进行系统分析,认为房地产相关课程知识可以增强城乡规划编制效果的评判标准支撑、拓宽城乡规划实施活动的开展基础范畴、构建城乡规划管理主体的运作依据路径,提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下的城乡规划专业进行房地产课程知识拓展的可能性,为城乡规划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城乡规划课程体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教学研究

    面向应用型本科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的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课程设计

    任春杨雪峰刘姁升王强...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面向新能源汽车领域人才需求,在充分分析当前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教学理念与社会发展不适应、教学内容与岗位需要不一致、考核结果与能力水平不协调和学生学习特征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匹配四个教学痛点,对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课程进行优化设计.构建基于OBE教学理念和PBL的应用型教学模式,开发面向岗位能力需求的应用型教学内容,建立多元分阶教学评价体系,旨在将岗位能力需求和教学预期产出与专业知识点的设计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应用型本科新能源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产出导向教育(OBE)实验课程设计

    基于产学研协同育人的薄膜物理与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以长春理工大学为例

    杨继凯王连锴王国政王新...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产学研协同育人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全面人才的背景下,以长春理工大学薄膜物理与技术课程为例,通过课程内容优化、线上教学资源建设、课内实验及竞赛联合项目设置,教学设计改革、课程测试与评价建设及课程思政建设几方面对产学研协同育人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最终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及自身就业竞争力.同时,其也是培养合格员工且缩短人才培养周期的最佳途径,另外,也为高校产学研协同育人的课堂教学改革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产学研协同育人薄膜物理与技术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光纤传感技术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建设探索

    初凤红卞正兰薛亮胡安铎...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纤传感技术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课.课程主要讲述光纤传感技术的基本概念、光纤传感系统的组成、光纤传感技术涉及的原理和效应、光纤传感用光调制技术、FBG传感技术及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等.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线上和线下混合教学热度逐渐上升,该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在线教学优势,加强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互动.该文探讨在线上和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如何提高光纤传感技术教学效果的方法,并将思政因素引入到教学中.

    光纤传感技术混合式教学教学探索在线教学思政因素

    力学在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课程中的融会贯通——以水工建筑物课程为例

    刘远韦未姜俊红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力学课程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整个专业培养教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以水工建筑物课程为例,总结了材料力学、水力学、土力学等多门力学知识在专业课程中的具体应用;指出力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教学应紧密结合,即力学课程的教学应结合专业背景,从传统的"理论模式"向"工程模式"转变,专业课程的教学应从基本的力学原理出发,加深学生对工程问题的理解.

    力学水利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工程问题工程模式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DEC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杨有贞曾建成
    114-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学物理实验单一授课方式已不能有效满足新工科人才能力培养的问题,该文开展微课教学方式(Online Course),延伸传统教学中"教"与"学"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加演示实验为必要拓展(Demonstration experiment),加深学生对物理规律等理论知识的具象理解,有效提升学习热情和物理思维能力;融入课程思政元素(Course Education),将知识传授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培养有机融合,内化为学生的正向"心法";实施以赛促学(Competition),提升运用物理原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外化为学生的"技法".在此基础上,制定兼具过程、结果及拓展属性的"1+1+X"考核模式,考核结果发现基于ODEC的教学方式与成绩具有正向关联,构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协同育人模式,符合新工科背景下德才兼备人才培养的规律.

    新工科大学物理实验微课教学演示实验以赛促学协同育人

    削减课时对工程制图教学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邓乔元李世洋文峰
    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程制图是工科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相当紧密的课程.在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制图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国家培养新工科人才的需求.该文指出了课时量调减的情况下工程制图课堂教学所面临的困难以及出现的问题.利用近些年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提出一种适应于少学时下保工程制图教学质量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新方法,有望成为解决工程制图教学所遇困难的突破口,为学生未来在工作上解决工程问题打下基础.

    工程制图教学模式新工科教学内容考核方式

    新农科背景下能力培养型通识课程改革探析——以园艺与健康课程为例

    王耘郝振萍宰学明郭玲...
    12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线上线下+虚拟仿真+社会实践"多元融合的教学模式是新农科背景下通识课程教学的一种创新,不仅能解决通识课程参与度低、教学效果差的问题,而且有助于学生和教师"双中心"的深度学习.课程由以园艺与健康慕课课程、虚拟仿真实验和多形式翻转教学为主体的第一课堂,以及以加速知识内化为目的的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和创新创业训练为主题的第二课堂构成,形成"以研促教、以赛促学、赛教结合"的教学特色.知识体系对接专业技能提升,重构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和老师的创新意识、科研素养和可迁移能力,使其成为健康生活的实践者、倡导者和传播者.在新农科教育背景下,优化农学通识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扩大农学知识的受众面,培养多学科背景学生的"三农"情怀,引导学生认清在创造社会价值过程中的自身价值和社会定位,激励更多学生投身美丽乡村建设.

    新农科通识课程"双中心"能力提升混合式教学园艺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