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董晶

月刊

1673-8454

mis@moe.edu.cn

010-66096696

100816

北京市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Journal The Chinese Journal of Ict in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职学生MOOC学习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王倍滕静涛刘红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借助"互联网+"技术的优势,MOOC实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有机结合,是推动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引擎.文章搜集了国内多所高职院校学生的调查问卷,基于UTAUT2模型和UTAUT模型研究高职学生MOOC学习的影响因素.对比实证研究表明,UTAUT2模型比UTAUT模型有更好的适用性.实证研究还表明,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群影响、感知趣味性、习惯均对高职学生MOOC学习意愿有正向影响,最大影响因素是社群影响.学习意愿、促进因素、社群影响均对高职学生的MOOC学习行为有正向影响,最大影响因素是学习意愿.从调节变量来看,学习意愿对学习行为的作用会受到调节变量"涉入度"的正向影响;促进因素对学习行为的作用会受到调节变量"学习经验"的负向影响.绩效期望受到努力期望和感知趣味性的影响,呈现出了中介变量的属性,即努力期望通过绩效期望间接影响MOOC学习意愿;感知趣味性通过绩效期望间接影响MOOC学习意愿.

    高职学生MOOC影响因素UTAUT2UTAUT

    基于扎根理论对MOOC App用户评论的研究与反思——以中国大学MOOC为例

    陈娟红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慕课移动应用程序(MOOC App)以其开放丰富的课程资源和便捷的方式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个慕课平台积极响应教育部发布的"停课不停学"倡议,为各类学生提供了在线学习资源.其效果究竟如何?文章以中国大学MOOC App为例,利用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法对疫情前和疫情中的用户评论进行研究.分析发现:疫情前后用户对课程资源评价较高,在校生和非在校生对MOOC App反馈良好,对平台整体评价较高.但对App的使用体验感不太满意,特别是在疫情期间问题频发,影响了用户的正常使用.针对上述问题,为了让MOOC发挥更大的作用,建议优化教学资源和丰富学习资源,通过建立强大的教育专网、结合新技术提供优质的教学支持等提升用户体验.

    慕课MOOCApp扎根理论用户评论在线教育

    从传承到卓越:STEM教育发展的多元、科层与嬗变

    管恩浩刁景华龚和亚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层探究STEM教育的发展演进道路,生成全体系途径与可持续创新教育发展范式,文章通过思辨STEM教育发展过程的性质,分析其产生社会效应的机理,同时在时间与空间视阈,讨论STEM教育在以要素主义、结构范式与成果导向的创新教育时代的不同作用效果.发现STEM教育突出跨学科融合优势,强调科学创意培养,重视学术精神与人文关怀,经历了从单维到多元的使命转变、从整合到科层的动力转换、从传承到嬗变的范式转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内聚性.STEM教育演进中的多元、科层与嬗变表明创新教育发展的体系、途径与范式具有提升国家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和实现学科融合的作用与价值.

    STEM教育范式转型创新发展

    基于MOODLE平台的大学英语微认证教学评价改革探究

    窦菊花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一直存在评价模式单一、工作量大、评价反馈不及时等问题.文章在学分银行、课程超市、微认证等理论的指导下,基于MOODLE平台构建了大学英语微认证教学评价模型.教学实践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减轻评价工作量压力,实现《大学英语》课程与各专业的深度融合,对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有积极作用.

    MOODLE平台大学英语微认证教学评价

    基于同伴指导的翻转课堂中学生行为模式与情感研究

    陈世灯徐刘杰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帮助学生做好课前自主学习,可有效提高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文章将同伴指导策略引入翻转课堂教学中,通过统计分析和行为序列分析,结果发现基于同伴指导的翻转课堂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低分组学生在课前和课中学习过程中能够执行丰富的学习行为.在情感方面,高分组和低分组学生在积极情感和中性情感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消极情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学习者的消极情感能够预测学生的学习成绩.

    翻转课堂同伴指导情感行为模式

    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包莹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线开放课程是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相互融合,促进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方式.构建科学、合理、系统的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有助于提升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效果.文章通过调研选课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效果,编制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评价问卷,运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数据进行检验,形成了课程资源与网页布局、教师指导与师生互动、合作学习与社群组建、问题反馈与及时提醒、学习记录与学业评估、技术支持与外部链接等6个维度、20个观测指标的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表明,分析模型质量佳、效度高、结构合理,与研究数据有较高的契合度,适配情形良好.进一步加强师生互动、合理学习评估、创建学习社群、改进界面资源布局,可有效提升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

    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金属塑性变形与再结晶"综合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葛利玲汤玉斐邹军涛王爱娟...
    34-3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虚拟仿真技术,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文章对材料类各专业《材料科学基础》核心课程中"金属塑性变形与再结晶"这一重点与难点综合实验进行了教学改革,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智能化的综合性实验教学系统.解决了长期困扰实验教学中"做不到、做不好、周期长、跨度大、成本高、危险性大"等诸多问题,配合多维度实验资源数据库以及试题库,帮助学生自主探索专业理论知识,进行系列综合训练,促进材料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加快了新时代需求的工程实践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步伐.

    金属塑性变形再结晶综合性实验虚拟仿真技术教学改革

    仿真实验的线上教学模式探析——以数字电路课程为例

    张婧婧古丽米拉徐静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Proteus仿真软件为实验环境,展开线上教学设计与线下仿真实验的配套研究.教学通过导学视频及项目说明书帮助学生梳理仿真实验的设计要点;采用案例仿真模型,为学生提供仿真操作指南;将8例设计型实验与5例综合项目有机结合,在强化学习者实践能力的同时,为线上实验教学设计提供借鉴或参考.

    项目驱动式异步SPOC教学设计仿真实验

    在线教育视域下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实践探究

    陈彦竹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极大的便利,也影响着中学教育教学模式的变化.英语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鼓励学校开设校本课程供学生选修拓展.文章基于高中英语校本课程《中国文化》的教学实践,探究如何融合在线教育的优质资源,促进高中英语传统文化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文化意识,落实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在线教育高中英语文化教学

    "双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器乐教学中的应用

    路亭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对高校器乐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剖析,结合翻转课堂的特点及优势,创新性地引入了"双向"翻转课堂的概念,并对其在高校器乐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双向"翻转课堂在高校器乐教学的应用过程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以期对高校器乐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应用提供借鉴.

    "双向"翻转课堂高校器乐课程教学模式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