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部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部中医药
西部中医药

潘文

月刊

1004-6852

gszyyk@126.com,panwen25@yahoo.com.cn

0931-2337364

730050

兰州市七里河区瓜州路418号

西部中医药/Journal Wester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创刊于1988年。由甘肃省卫生厅主管、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是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曾在首届中国中医优秀期刊评选中,荣获优秀期刊三等奖。本刊的办刊宗旨是:继承发扬祖国中医药学传统,促进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交流,传播中医药信息,反应最新研究动态,培养中医药人才,促进中医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当归配方颗粒及饮片的HPLC特征图谱研究及多成分含量分析

    郭敏王婷婷安培坤罗燕燕...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当归饮片及配方颗粒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特征图谱,进行相关性评价及4个成分含量分析.方法:应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绘制18批样品指纹图谱,考察相似度;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对当归药材及两个厂家(厂家A、厂家B)配方颗粒进行相关性评价及4个成分含量分析.结果:当归饮片及两个厂家配方颗粒HPLC特征图谱共有18个共有峰,相似度在0.698~1.000之间;指认出绿原酸、阿魏酸、洋川芎内酯Ⅰ、藁本内酯4个特征峰,线性方程分别为Y=8.5183X+40.389(R2=0.9995)、Y=19.951X+4.7477(R2=0.9994)、Y=52.466X+17.971(R2=0.9994)、Y=5.03X+6.68(R2=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60%、99.09%、98.13%、98.09%,重复性、精密度、稳定性试验RSD均小于3%;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当距离为2时,18批样品可聚为二类,其中S1~S6、S7~S18各聚为一类,与相似度评价结果一致;与饮片相比,配方颗粒中增加4号峰,18号峰差异大.结论:当归饮片与配方颗粒、配方颗粒之间HPLC图谱具有较高的相似度,但仍存在差异,为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当归饮片配方颗粒高效液相色谱相关性评价

    山楂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HMGB1、IL-1β、IL-6表达及GSH-Px活性的影响

    张倩王勇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山楂酸(maslinic acid,MA)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1,HMGB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水平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即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I/R)、MA低剂量组(10 mg/kg,MA-Low)、MA高剂量组(30 mg/kg,MA-High),每组12只.MA组造模前连续1周灌胃给药,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30 min再灌注2 h建立大鼠心肌I/R模型.取大鼠心肌缺血组织,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匀浆后采用比色法测定GSH-Px活性,ELISA检测IL-1β的含量,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分别检测缺血心肌组织中HMGB1及IL-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I/R组比较,MA-Low组及MA-High组心 肌梗死面积减小,HMGB1、IL-1β、IL-6蛋白水平降低,GSH-Px活性升高,其中MA-High组差异更显著(P<0.05).结论:MA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HMGB1及炎性因子IL-1β、IL-6的表达,增强GSH-Px活性来实现的.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山楂酸高迁移率族蛋白1白细胞介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大鼠

    左归丸对60Coγ射线损伤大鼠外周血细胞及脾脏指数的影响

    王惠琴丁晓南李淑萍赵粉琴...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左归丸对60Coγ射线损伤SD大鼠外周血细胞、性激素水平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水平及卵巢卵泡数量、脾脏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8周龄雌性SPF级SD大鼠50只,其中10只为正常组,不进行照射,常规饲养;其余40只以 60Coγ射线一次性照射(6.0Gy,LD40)24 h后,分为辐射模型组,补佳乐组,左归丸高、低剂量组.补佳乐组予补佳乐0.09 mg;左归丸高剂量组予左归丸4.725 g生药和左归丸低剂量组予左归丸0.945 g生药;辐射组予生理盐水2 mL灌胃,每日1次,共干预21天.检测不同时间段外周血细胞变化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外周血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雌激素(estradiol,E2)、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表达水平,并测定卵巢卵泡数量及脾脏指数.结果:辐射后大鼠外周血细胞数量减少,尤以白细胞减少最显著(P<0.05),血红蛋白含量增加(P<0.05),E2水平降低,卵巢内成熟卵泡数量减少,脾脏指数降低,IL-1β表达水平升高;左归丸干预后大鼠血清E2水平、成熟卵泡数量及脾脏指数升高,血清IL-1β、FSH、LH水平均降低,尤以左归丸高剂量组作用更明显(P<0.05).结论:左归丸能够促进辐射损伤大鼠卵巢功能修复,可能与促进骨髓造血,提高免疫功能有关,体现了"肾主血脉"理论.

    辐射损伤60Coγ射线左归丸脾脏指数动物实验

    基于RhoA/Rock1信号通路探讨养心汤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机制

    皇甫海全于海睿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养心汤对SD模型大鼠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法舒地尔组、养心汤组,每组10只.空白组喂养普通饲料,模型组、法舒地尔组、养心汤组喂养含3%L-蛋氨酸的普通饲料共12周,建立大鼠血管损伤模型.建模成功后,法舒地尔组以2.7 mg/(kg·d)剂量腹腔注射盐酸法舒地尔,养心汤组以2.34 g/(kg·d)剂量灌胃养心汤浸膏混悬剂,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纯净水,各组均干预4周.干预结束后,大鼠麻醉称重并取材,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观察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内皮形态学改变情况;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大鼠胸主动脉RhoA、Rock1、eNOS 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大鼠胸主动脉RhoA、Rock1、p-MYPT1、eNOS蛋白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组大鼠血管内皮完整、连续,未见明显损伤;模型组大鼠血管内皮大部分脱落,偶见残存内皮,损伤程度明显加重;养心汤组、法舒地尔组大鼠血管内皮基本连续、完好,损伤程度明显减轻.RT-PCR、WB结果显示,养心汤对RhoA/Rock1信号通路的蛋白及基因表达均有下调作用(P<0.05),同时能够上调eNOS蛋白及基因的表达(P<0.05).结论:养心汤能够改善血管内皮损伤模型大鼠病理损伤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大鼠胸主动脉RhoA、Rock1蛋白及mRNA表达,抑制RhoA/Rock1信号通路相关.

    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损伤养心汤RhoA/Rock1信号通路

    以敦煌吐鲁番文书为中心探讨中古时期民间医疗行为

    王安萍张丽君牛崇信赵晓丽...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敦煌吐鲁番相关出土文献,探讨我国中古时期疾病谱,以及民间常见疾病的诊疗方法,为相关研究奠定基础.认为这一时期官方医疗机构设置较为完备,普通百姓患病后仍然以自治为主要治疗方法,官方在一定程度上介入了重大疾病的诊治,此外物理疗法、心 理疗法、其他疗法也广泛运用于疾病的诊治过程中.

    出土文献敦煌吐鲁番文书隋唐五代宋初民间医疗常见疾病

    王育良教授治疗眼病学术思想小结

    李凯王育良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育良教授在系统思辨治疗眼病方面,形成了重视天人相应、中西兼收并蓄、力求眼体合参的学术思想,临证中主要从热、瘀、湿证方面入手辨证施治,同时王育良教授提出以清热养阴散瘀为指导思想用于治疗干眼及其他眼科疾病.

    眼病眼体合参天人相应清热养阴散瘀王育良

    张志明教授应用丹栀逍遥散治疗失眠症经验总结

    郝国雄宋忠阳朱鹏徐倩...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志明教授认为肝之疏泄失调,以致魂不能藏于肝,阳气动而不静,神不潜藏而发生不寐.强调临证中应辨病识机,从机论治;剖析方证,知其所宜;针对肝郁型失眠患者,应用丹栀逍遥散为主方治疗时应灵活辨治,随证加减,同时配合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法,则失眠得治.

    失眠丹栀逍遥散名医经验张志明

    基于"百病皆由痰作祟"理论探讨肿瘤相关抑郁

    王静刘少玉姜琳齐文颖...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痰浊"理论,结合古代医籍与近年文献的相关研究,阐述痰浊与肿瘤、痰浊与抑郁之间的相关性;在肿瘤相关抑郁的病因病机中,痰浊与气郁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临证之时,不可忽视痰浊因素的影响,治疗中应重视除痰解气郁,促进津液流通,健脾养胃,以杜绝痰浊内生.

    肿瘤痰浊抑郁郁证理论

    态靶辨证在中满内热糖尿病合并稳定型心绞痛中的运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加葛根、三七、西洋参

    赵欣怡王志刚梁永林吴延凤...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满内热糖尿病属于中医"脾瘅"范畴,仝小林院士基于中医传统辨证思维与现代医学科技成果相结合的思路,提出"态靶辨证"处方策略,将糖尿病划分为郁、热、虚、损四个基本阶段.本文以中满内热兼瘀为郁热互结阶段的基本态,采用大黄黄连泻心汤以调中满内热之偏态的同时加葛根解热生津、三七化瘀生新、西洋参益气养阴,从而改善临床症状与核心病理变化,态靶同调,实现中医诊疗的精准化与现代化.

    糖尿病心绞痛态靶辨证中满内热大黄黄连泻心汤

    基于"龙虎回环"理论探讨变应性鼻炎的中医证治

    王晓南孙蒙梁俊薇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变应性鼻炎与肝、肺的相关性,该病的发病机理及用药治疗方面进行探讨,认为肝、肺之间"龙虎回环"型的气机升降与变应性鼻炎在春、秋发作有密切联系,其治疗用药有一定的特点,并基于"龙虎回环"理论探讨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诊治,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更丰富的理论依据.

    变应性鼻炎鼻鼽肝肺气机龙虎回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