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钢铁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钢铁研究
钢铁研究

于仲洁

双月刊

1001-1447

gtyj@sudainfo.com

027-86487772,027-86487773

430080

湖北省武汉青山区冶金大道28号武钢研究院信息研究所

钢铁研究/Journal Research on Iron and Stee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科研前沿,全面系统地报道了钢铁冶金全流程从原料准备、冶金到轧制及冶金自动化方面的基础理论、实验研究、新工艺、新产品,将生产和科研紧密结合。专家论坛栏目有前瞻性的理论和方法,又大量介绍宝贵的现场实践经验,能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是钢铁冶金界专业技术人员不可多得的实用性技术资料,同时可为教学、科研、设计人员了解生产现状、确定研究项目、推广科研成果提供必要的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900MPa级低碳贝氏体高强钢的组织性能研究

    黄建国王亚芬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低碳贝氏体高强钢进行了控轧控冷试验,对轧后钢板进行显微组织分析及力学性能检测,结果表明:钢的显微组织主要为粒状贝氏体和板条贝氏体;钢的抗拉强度较高,达到了900 MPa,断后伸长率为20.8%,冲击功达到172 J,硬度为325 HV;试验钢塑性、韧性良好.

    贝氏体高强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S355系列钢冲击韧性不合格原因分析

    李相前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S355系列钢伸长率低、低温冲击功不合格的问题,对韧性不合格的S355J2钢取样,进行拉伸试验、低温冲击试验,并对其金相组织及冲击断口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组织中存在中间偏析及魏氏体铁素体组织是造成韧性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热轧控轧控冷工艺进行调整,增加道次压下率、降低精轧出口温度及冷却速率等措施,使产品韧性得到较大的提高,伸长率提升5%以上,冲击功提升5倍,达到130J以上,很好地解决了S355系列钢韧性不稳定的问题.

    S355系列钢冲击韧性控轧控冷

    880和980MPa级热轧钢轨曲线段应用性能研究

    万菲闻臻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铺设在曲线半径为500 m铁路的880 MPa(U71Mn)和980 MPa(U75V/U68CuCr)两种强度级别的热轧钢轨的服役性能进行跟踪,研究了试验段钢轨宏观形貌、光亮带宽度、工作面硬度和廓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980 MPa级别钢轨各项使用指标均高于880 MPa级别钢轨,在小曲线半径线路上宜选用980 MPa级别钢轨.

    热轧钢轨磨损小曲线半径铁路负荷试验

    钢轨打磨对使用性能的影响

    费俊杰周剑华朱敏郑建国...
    91-94,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简要介绍了钢轨打磨理论、打磨技术发展和应用情况,并结合实际线路中钢轨使用情况,分析了钢轨打磨对使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打磨处理能改善轮轨接触状态,减缓轨角处磨损和接触疲劳裂纹的产生发展,提高钢轨使用性能.

    钢轨打磨轮轨接触磨损接触疲劳裂纹

    地铁钢轨纵向条状掉块伤损原因分析

    郑建国周剑华费俊杰王瑞敏...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地铁线路的钢轨上道使用2年后,在钢轨踏面部位出现剥离掉块伤损.对钢轨早期的伤损特征、伤损处掉块后的宏观形貌、金相组织、显微硬度进行了检验,并对钢轨进行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检测.结果表明:钢轨纵向条状掉块是由于钢轨表面被车轮擦伤,导致钢轨表层组织转变为马氏体,马氏体组织硬而脆,在重复的接触应力作用下发生掉块.经过打磨、铣削可处理擦伤深度小于0.5mm的钢轨伤损,擦伤深度大于0.5mm,一般要进行换轨处理.

    地铁钢轨条状掉块擦伤

    Q345D风电钢探伤不合格原因分析

    黄星武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八一钢铁公司生产的部分Q345D风电钢超声波探伤检测不合格.对探伤不合格的钢板进行取样,进行金相组织检验,研究Q345D钢板探伤不合格的原因.结果表明:钢板中心存在着带状组织、硫化物偏聚及贝氏体和马氏体组织,在热应力、组织应力和有害元素偏聚的联合作用下,引起内部裂纹,导致Q345D钢板探伤不合格.通过优化连铸工艺,改进轧制冷却工艺,可减少带状组织及中心马氏体的形成.

    风电钢探伤带状组织

    钢铁生产流程铁素流网络建模与仿真

    刘长鑫谢志辉孙丰瑞
    102-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钢铁生产流程的铁素流网络,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全流程铁素流运行的动态模型.仿真了首秦、鞍钢老区和鞍钢西区3个实际钢铁生产流程从原料加入设备到产品稳定输出阶段的产品铁素流、损失铁素流和铁素存量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首秦流程的烧结工序、炼铁工序和炼钢工序紧凑性较好,烧结工序和轧钢工序的铁资源利用率有较大提高空间,同时需要提高轧钢工序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鞍钢老区的炼铁工序和轧钢工序铁资源利用率较好,需要提高炼钢工序的铁资源利用率;鞍钢西区的炼钢工序铁资源利用率较好.

    钢铁生产流程铁素流网络系统动力学建模仿真

    烧结过程中氮氧化物排放的研究

    张硕郝晓倩伯飞虎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尚无经济有效的末端治理工艺进行烧结过程烟气脱硝,因此,有必要在烧结生产中进行工序过程控制,从而保证烟气排放时烟气中的NOx质量浓度处于较低水平.通过应用SPSS软件,使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解析了某钢厂实际烧结过程中原燃料条件参数、工艺参数对烟气中NOx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半褐铁矿使用比例、料层冷态透气性、焦粉使用比例、钙质熔剂比例、BTP位置等因素对NOx的排放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了烟气中NOx质量浓度的预测模型,其在误差为10%以内时,预测精度为62.12%,预测值与实际值的整体趋势一致.

    烧结氮氧化物烟气排放过程控制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