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黄宗理

双月刊

1009-4210

gzg@cdut.edu.cn

028-84078996,84078997

610059

成都市二仙桥东三路1号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Jour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Management of Land and Resources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土地、矿产、海洋、水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经过国家行政机构科学的、有效的管理,将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能强国富民。《国土资源科技管理》即是一份以刊登这些资源科技管理研究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它以其科技先进性,内容学术性,成果应用性为特色,力求文字看得懂,技术学得到,经验举措用得上以享读者。重点栏目设有:国土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研究;资源的规划、开发、保护和优化配置;资源的勘查、预测、研究与国际合作,应用高新技术介绍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通道物流碳排放效率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

    谈晓勇周胜杰
    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经济大通道,提升其物流碳排放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沿线 14 个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超效EBM模型测算了 2010-2020 年的物流碳排放效率,利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构建了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各省域物流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在此基础上,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QAP回归分析对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域物流碳排放效率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物流碳排放效率地区之间差距比较明显,14 个省域的空间网络结构比较松散,大部分省域处于中低碳排放效率区,物流碳排放效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物流碳排放效率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QAP回归分析

    城市绿道对居民生活幸福感及游憩忠诚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fsQCA和Logistic的混合分析

    张惠琴刘亚坤安晨昕
    1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绿道作为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居民生活质量和游憩体验的影响日益显著。基于fsQCA和Logistic的混合分析方法,本文深入探讨了成都天府绿道对居民生活幸福感及游憩忠诚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影响居民生活幸福感的三种组态包括环境导向型、服务导向型和环境服务双导向型;影响居民游憩忠诚的因素有环境质量、便利程度和服务感知;居民游憩体验通过生活幸福感的中介作用进一步影响游憩忠诚。本研究为未来城市规划和绿道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有助于构建更加宜居、宜游的城市环境。

    天府绿道游憩体验生活幸福感游憩忠诚fsQCALogistic

    中国康养旅游环境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杨秀平郭亚轩
    2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康养旅游环境是实现康养旅游蓬勃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提升康养旅游竞争力的关键。文章首先构建中国康养旅游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权法对中国康养旅游环境进行评价,分析 2012-2021 年中国康养旅游环境的时空演化格局,然后引入LMDI模型,从全国和省域层面分解康养旅游环境规模演变的影响因素,探究其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2012-2021 年,中国康养旅游环境指数呈波浪式变动,峰值出现在 2021 年,最小值出现在 2013 年;(2)康养旅游环境指数在整体上呈"东南高、西北低"特征,指数较高的省域多位于胡焕庸线东侧;(3)从全国范围看,相比 2012 年,康养旅游环境效应有所增加,其中区域生态效应和旅游产业效应起驱动作用,康养旅游环境开发效应、康养结构效应、康养旅游发展效应和经济发展效应起抑制作用;(4)从省域范围看,大多数省域的康养旅游发展效应和旅游产业效应为积极因素,康养结构效应和经济发展效应为消极因素。

    康养旅游环境时空演化LMDI模型熵权法

    西部资源型城市产业链韧性的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

    章蓝月范志冉赵黎悦
    4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业链韧性研究是推动西部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行稳致远的关键着力点。本文构建西部资源型城市产业链韧性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 2011-2021 年 37 个资源型城市的产业链韧性指数,并基于该指标评价体系,借助莫兰指数等方法考察产业链韧性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研究发现:(1)2011-2021 年西部资源型城市产业链韧性水平整体上呈缓慢上升的演变趋势;(2)西部资源型城市产业链基础、产业链恢复力、产业链创新发展能力整体均呈现上升趋势,产业链恢复能力呈"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产业链抵抗力与产业链可持续发展能力均较为稳定;(3)空间自相关系数rho为 0。129,且在 1%的水平下显著,表明在西部资源型城市中,不同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对产业链韧性具有重要影响;(4)西部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支出占比与产业链韧性水平负相关,技术创新水平与产业链韧性水平显著正相关,而人口密度、城市经济密度、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产业整体升级水平、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以及环境规制对西部资源型城市的产业链韧性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资源型城市产业链韧性产业结构升级时空演变莫兰指数

    广州市"三生"空间冲突测度及模拟研究

    李明月孙梓瑜周艺霖王安琪...
    5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多功能国土空间之间的冲突日益增强,测算"三生"空间(即"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冲突水平,对区域协调发展、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参考意义。本文以广州市为研究对象,借助多期土地利用数据,总结 2000-2020 年广州市"三生"空间变化特征,采用空间冲突测度模型和未来土地利用模拟,计算和预测广州市 2000-2030 年"三生"空间冲突的演变特征和趋势。结论如下:(1)2000-2020 年广州市生活生产空间面积占比大幅度上升,生产生态空间和生态生产空间面积占比都呈现下降趋势,生态空间面积呈现小幅度波动变化;(2)2000-2020 年,广州市强空间冲突数量占比逐渐增加,空间冲突水平呈上升趋势;(3)2030 年自然发展情景、生态优先情景和综合发展情景下广州市的空间冲突水平均显著上升,强空间冲突主要围绕中心城区扩张,且呈现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征;(4)根据综合发展情景下 2030 年广州市"三生"空间冲突分布情况,将广州市国土空间划分为五个功能区,并分区提出加强生态保护力度、积极实施生态修复,守好耕地红线、持续提升农业生态效益,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三生"空间空间冲突PLUS模型多情景模拟土地利用

    基于可达性评价的"外卖工厂"内部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广州市石牌村为例

    董瑶罗震东乔艺波
    7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移动互联网时代,外卖产业的集聚形成"外卖工厂"这一城市新空间。结合田野调查及对店铺经营者和外卖骑手的访谈,引入可达性指标,深入分析广州市石牌村"外卖工厂"内部纯外卖店铺的渗入程度与空间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集聚形态与区位偏好方面,纯外卖店铺与传统堂食餐饮店铺存在较大差异,呈现出团状均质、深入街巷的空间布局特征;在可达性方面,纯外卖店铺更倾向于选择可达性一般的区位,可达性好与可达性差的区域均少有纯外卖店铺集聚。综合考虑店铺经营与骑手配送两方面影响因素,文中指出随着可达性降低、店铺租金成本降低的同时,骑手配送时间成本相应增加,纯外卖店铺向地块内部的渗透程度取决于两者的最优化均衡。

    外卖工厂空间特征可达性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标准差椭圆

    乡村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以四川省为例

    陈兴蒋明峰赵星晨青义坤...
    8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对于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深远意义,而乡村作为国家的重要基础,是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因此,本研究旨在构建乡村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测度,采用熵权Topsis法对四川省乡村共同富裕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研究表明:(1)从全省角度来看,四川省乡村整体发展水平处于阶段性上升状态;(2)从地级市来看,各市乡村共同富裕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区位因素,各市的发展存在差异性;(3)从发展阶段来看,2012-2021 年全省乡村实现了从低水平、中低水平到几乎达到中高水平的转换,而实现高水平发展的转换则面临瓶颈。

    共同富裕指标体系熵权Topsis法四川省

    物流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来自成渝双城经济圈的证据

    任晓红安万标贺宏宇沈佳...
    97-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流业作为事关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能够高效、协调地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SBM-DEA模型对 2011-2020 年成渝双城经济圈内 16 个地区的物流效率进行测度,然后采用Malmquist指数法对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最后利用Tobit回归分析物流综合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成渝双城经济圈物流效率整体偏低,且呈"S"型波动,整体浮动比例较大,各地区效率高低差异明显;各地区物流效率整体呈上升态势,主要依赖综合技术效率的提升,而综合技术效率的提升,又主要依赖纯技术效率的提升;各地区物流TFP空间分布较为随机,未形成明显的区域聚集;经济发展水平和区位因素与物流效率水平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产业结构指数和成渝双城经济圈物流水平呈现负相关关系。对外开放程度、人才培养投入和成渝双城经济圈物流水平无显著相关关系。

    物流效率成渝双城经济圈超效率SBMMalmquist指数法Tobit回归

    黄河流域城市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研究

    薛明月
    116-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以黄河流域 80 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Dagum基尼系数法,测度并分析其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2010-2021 年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现缓慢增长的态势,科技创新发展能力和绿色发展能力得以提升;黄河流域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异质性明显,呈现块状分布格局,表现为黄河下游地区>黄河中游地区>黄河上游地区;绿色发展水平同样存在空间分异格局,整体呈现高水平地市数量不断增加、低水平地市数量不断较少的态势。(2)2010-2021 年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和相对发展度变化一致,均呈现"W"型走势;耦合度类型空间异质性明显,高水平耦合阶段是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耦合的主要阶段;耦合协调度总体以初级协调为主,主要以省会城市以及沿海城市为核心点状分布;相对发展度整体呈现绿色发展滞后型地市逐渐减少、科技创新滞后型地市逐渐增加、同步发展型地市减少的变化趋势。(3)Dagum基尼系数分析结果表明,样本期内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度的总体差异呈逐步缩小态势。地区内差异中,黄河流域上游地区的基尼系数远高于中、下游地区,黄河下游地区内部差异最小;地区间差异中,黄河上游—下游地区间的基尼系数最大,黄河下游—中游之间差异最小;差异来源及贡献中,地区间差异贡献最大,成为造成全流域耦合协调度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

    科技创新绿色发展耦合协调时空格局黄河流域

    综合能源服务项目多场景优化运行模式评价

    赵雪锋张世刚李明烜陈德富...
    13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稳定充足的综合能源供应是综合能源服务项目关注的一个指标,本文在现有文献 3 种优化模式基础上,用运行成本、综合供能损失率、失能惩罚损失、新能源占比、新能源消纳率 5 个指标重构经济型优化运行模式、环保型优化运行模式和节能型优化运行模式的评价体系,得到 3 种优化运行模式下 5 个指标的最优值,运用AHP为 5 个指标设置主观权重,结合仿真结果对 3 种优化运行模式进行综合评价。主观权重评分中,综合供能损失率的权重最大,失能惩罚损失处于中间位置。3 种优化运行模式的仿真结果都表明新能源占比还有提升空间。项目评价者可根据这 5 个指标,判别综合能源服务项目的运行模式。

    综合能源服务项目多场景运行模式层次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