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广东药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广东药学院

朱家勇

双月刊

1006-8783

gdpu2599@163.net

020-39352063

510006

广州市大学城外环东路280号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广东药学院学报主办的自然科学期刊,主要反映本院及附属药厂、附属医院、教学单位、校友的科研成果,以及国内外最新医药科技信息。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来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新型抗生素在跨膜转运蛋白中捕获脂多糖

    赵林
    88页

    Sirt6及其相关炎症因子与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郑因碧邵义明黎焯基黎诗婷...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6(Sirt6)及其相关炎症因子与脓毒症急性肾损伤(SAK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72例脓毒症患者,依据患者是否并发急性肾损伤(AKI)将其分为合并AKI组和非AKI组,比较两组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Sirt6、TNF-α、NF-κB、IL-6、IL-18和IL-1β的表达水平,并分析Sirt6及其相关炎症因子水平与患者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合并AKI患者的Sirt6水平低于非AKI组,合并AKI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TNF-α、NF-κB、IL-6、IL-18和IL-1β水平均高于非AKI组(P<0.05).以低危组为参照,患者的TNF-α(OR =7.608)、NF-κB(OR =9.840)、IL-6(OR =8.493)是病情中危的危险因素(P<0.05).以低危组为参照,患者的AKI分期(OR=22.427)、TNF-α(OR=11.261)、NF-κB(OR=28.983)、IL-6(OR= 18.713)、IL-18(OR=41.536)和IL-1β(OR =13.303)是病情高危的危险因素,Sirt6(OR=0.063)是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irt6、TNF-α、NF-κB、IL-6、IL-18和IL-1β 6种指标联合预测的AUC为0.863,敏感度为91.40%,特异度为94.90%,其预测价值均优于各项单一指标(P<0.05).结论 Sirt6及其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在SAKI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有明显异常,且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指标联合评估患者的病情.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6炎症因子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病情严重程度

    急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的建立与比较研究

    刘闯李依林左泽平田颖颖...
    95-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考察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与噁唑酮(OXZ)诱导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生理病理变化,为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药物开发研究中动物模型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连续7周交替饮用含1%DSS饮用水以及动物正常饮水诱导C57BL/6N小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OXZ腹部涂抹致敏后,用40%乙醇溶解灌肠诱导Balb/c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建立后,通过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脏器指数、血液学检查、结肠组织HE染色、ELISA法检测TNF-α、INF-γ以及IL-10表达水平评价造模效果并对两种模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经DSS及OXZ诱导的小鼠结肠炎(UC)模型中,模型组小鼠均出现体质量下降、稀便以及便血等UC临床症状,DAI评分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小鼠胸腺指数显著减低(P<0.01)、脾脏指数显著升高(P<0.01)、结肠长度明显缩短(P<0.01).血液学检查以及相关炎症因子检测结果均可见模型组小鼠发生炎症反应;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模型组小鼠结肠出现溃疡、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特征.结论 两种方法均可以诱导溃疡性结肠炎,但小鼠的生理状态与结肠病理变化有所不同,在实际实验中应根据研究目的以及药物治疗特点选择合适的模型开展实验.

    溃疡性结肠动物模型葡聚糖硫酸钠噁唑酮

    苯扎贝特通过AKT/mTOR通路抑制肺腺癌糖酵解机制研究

    李智斌叶锦霞巫艳王桂平...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苯扎贝特对肺腺癌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探寻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A549细胞,设苯扎贝特组(25、50、100、200、400 µmol/L)、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药物干预48 h及72 h后,CCK-8法检测A549细胞增殖抑制率;测定细胞经药物作用后的葡萄糖及乳酸含量,计算葡萄糖消耗率及乳酸产量,评价不同浓度苯扎贝特对A549细胞有氧糖酵解的影响;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高中低浓度苯扎贝特组细胞中Akt、mTOR和PKM2的蛋白表达.结果 苯扎贝特能显著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与用药浓度成正比;苯扎贝特可影响A549细胞糖酵解过程,随着用药浓度增大,细胞中葡萄糖消耗量及乳酸产量不断减少;苯扎贝特可明显抑制Akt、mTOR和PKM2的蛋白表达,抑制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结论 苯扎贝特能够促进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糖酵解途径,逆转肿瘤细胞的瓦博格效应有关.

    苯扎贝特肺腺癌A549细胞糖酵解瓦博格效应

    以八段锦为基础的早期肺康复对AECOPD患者气道炎症和转归的影响

    雷佩珊苏晓茵古梓莹韩云...
    10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以八段锦为基础的早期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气道炎症及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内三科符合纳入标准AECOPD患者113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肺康组54例和对照组59例,肺康组在基础治疗上联合以靶心率和运动中最低血氧饱和度为安全控制指标、以立位/卧位八段锦为基础、结合不同强度肌力训练/踏车训练/踏阶训练为内容的阶梯式早期肺康复治疗,并依据呼吸困难和疲劳评分及运动能力评估将肺康组分成立位肺康组29例和卧位肺康组25例给予对应康复方案.比较随访周期不同时间节点血清炎症指标、肺功能、主观测评、自理能力评分、随访期内再次急性加重次数及全因死亡率,比较肺康组与对照组组间及肺康组内立/卧位肺康组亚组间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肺康组康复7 d的炎症指标CRP测值和PaCO2值更低(P<0.05),SAA值、氧合指数、FEV1%预计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康组康复12周的炎症指标CRP值、Borg呼吸困难、Borg疲劳评分中值更低(P<0.01),自理能力评分中值更高(P<0.01),随访期急性加重次数更少(P<0.05).亚组分析中,卧位肺康组Borg呼吸困难、Borg疲劳评分及自理能力评分康复12周前后差值中值更大(P<0.01);炎症指标测值和随访期间急性加重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八段锦为基础的早期肺康复能减轻AECOPD患者炎症反应,改善CO2潴留,改善患者主观呼吸困难及疲劳感受,提升自理能力,并能减少随访期急性加重事件发生,改善预后,在基线状态更差的病例组别中获益更大.

    八段锦早期肺康复AECOPD生存质量预后

    β-1,3-葡聚糖内切酶合成、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方炯浩刘瑜吴宇箫段涛...
    11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β-1,3-葡聚糖内切酶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细菌、真菌和某些植物中,并能够水解β-葡聚糖产生不同分子量葡聚糖的酶.低分子量葡聚糖具有抗菌、抗氧化、免疫调节和抗肿瘤的生理活性,已在医药、食品、化工等多个领域显现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生产低分子量葡聚糖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酶降解法.相较于物理和化学降解法,酶降解法具有催化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及对环境友好等特点,但现阶段已开发的β-1,3-葡聚糖内切酶的酶活性和稳定性仍无法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求.因此,开发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β-1,3-葡聚糖内切酶,已成为跨越通过降解高分子量葡聚糖制备低分子量葡聚糖技术壁垒的关键.本文系统介绍了β-1,3-葡聚糖内切酶的合成调节、特点、用于低分子量葡聚糖的制备以及工艺的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促进β-1,3-葡聚糖内切酶的研究和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β-1,3-葡聚糖内切酶低分子量葡聚糖酶活性共培养发酵酶产量

    离子液体辅助药物经皮递送的研究进展

    江紫荆淦甜甜孙勇兵张琦...
    119-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皮给药系统具有患者依从性好、持续且受控给药、较高的局部浓度和避免新陈代谢等优势,是临床用药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因为人体皮肤具有多层屏障性质,大多数难溶性和大分子药物的透皮生物利用度较低,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近年来,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ILs)的不断发展使这些药物透皮给药成为可能.ILs在室温下呈液态,是由阴离子和阳离子相互组成,但传统ILs的毒性和不稳定性限制了其应用.本文综述了皮肤结构、适用于经皮递送的ILs阴阳离子种类及其优缺点、药物经皮吸收的途径,及ILs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机制,分类介绍了影响ILs促进药物皮肤吸收的因素,最后对ILs促进药物透皮进行了展望.

    离子液体透皮递药系统阴阳离子

    美国FDA批准IWILFIN(eflornithine/依氟鸟氨酸)用于降低高危神经母细胞瘤复发风险

    夏训明
    126页

    中药复方外用治疗皮肤病的研究进展

    李思漫王谊任孟月
    127-132,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复方外用治疗皮肤病历史悠久,作用显著、副作用小,现代发展迅速.本文对近年来中药复方外用治疗皮肤病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整理,并对中药复方在病毒性皮肤病、细菌性皮肤病、真菌性皮肤病、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红斑及丘疹鳞屑性皮肤病中的应用疗效、处方组成及作用机制进行归纳和综述,以期为今后中药复方外用治疗皮肤病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中药复方外用皮肤病研究进展

    抗病毒空气过滤材料研究进展

    邝宾吕子全邹旋桂水清...
    133-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病毒是指结构简单、通常只含有核酸和少量蛋白质、依靠寄生细胞通过复制增殖的非细胞型纳米级微生物.除了接触传播,病毒也通过气溶胶在空气中进行传播,该途径感染人数最多,是病毒扩散的主要方式.抗病毒空气过滤材料因能有效捕捉并杀死空气中的病毒而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已经出现大量关于抗病毒空气过滤材料的研究成果.本文以抗病毒物质为依据,对抗病毒空气过滤材料分为无机、有机、生物基3类,分别阐述这些材料的抗病毒机制、最新研究进展,评述它们的优缺点以及应用前景,为研发新型抗病毒空气过滤材料提供理论知识和研究基础.

    空气过滤抗病毒化学涂层纳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