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赵靖平

季刊

1673-2952

0731-5531571 5292158

410011

长沙市人民路139号湘雅二医院内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跌倒恐惧与老年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负性情绪、衰弱的关系

    贾英杰张丽曹钰孙晓芳...
    201-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跌倒恐惧与老年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负性情绪、衰弱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84例老年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采用国际版跌倒效能量表(FES-I)进行跌倒恐惧心理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设为恐惧组与无恐惧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Tilburg衰弱量表(TFI),分析FES-I评分与SAS评分、SDS评分、TF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84例老年终末期肾脏病患者FES-I评分(23.38±4.92)分,其中恐惧组34例,无恐惧组50例;恐惧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高于无恐惧组(P<0.05);恐惧组TFI量表躯体、心理、社会评分以及总分均显著低于无恐惧组(P<0.05);恐惧组患者FES-I评分与SAS评分、SDS评分呈负相关,与TFI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跌倒恐惧心理较为常见,并且跌倒恐惧心理与患者负性情绪以及衰弱有明显联系.

    跌倒恐惧老年终末期肾脏病负性情绪衰弱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对伴抑郁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的比较

    周爱军尹红蕾王洁
    204-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我院102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帕罗西汀,实验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对比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单胺神经递质水平、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清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社会、环境、生理、心理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患者安全性均高,但艾司西酞普兰能够更加有效地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改善单胺神经递质水平及生活质量.

    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负性情绪

    经颅磁刺激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外伤后抑郁患者的效果

    申利坊方明珠闫莹莹
    208-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颅磁刺激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外伤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20年5月~2022年9月85例脑外伤后抑郁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意愿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经颅磁刺激联合高压氧治疗.治疗前后评估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生活能力量表(ADL)、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NHISS评分显著下降,ADL评分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NHISS评分较对照组低,ADL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HAMA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经颅磁刺激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外伤后抑郁既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以及活动能力,还能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经颅磁刺激高压氧脑外伤后抑郁神经功能

    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症状表现与血清IL-6、IL-1水平的关系

    彭大宴刘钰霖陈樱向玉...
    21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症状表现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表达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在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汉密尔顿抑郁-17(Hamilton depression-17,HAMD-17)量表分为PSD组(n=50)和NPSD组(n=70).比较两组基础资料信息,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IL-6、IL-1表达与HAMD-17量表的关系,通过ROC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L-6、IL-1预测缺血性PSD的价值.结果 PSD组IL-6、IL-1水平显著高于NPSD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L-6、IL-1水平与HAMD-17量表评分呈正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高IL-6、IL-1水平是影响缺血性PSD的危险因素(P<0.05);经ROC分析证实,血清IL-6、IL-1水平可用于缺血性PSD的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7、0.849,均P<0.05;.结论 血清高IL-6、IL-1水平是影响缺血性PSD的危险因素,同时与患者抑郁症状表现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缺血性PSD可能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后抑郁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

    基于尿素动力学模型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与患者焦虑和抑郁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杨晓翠杜俊林尹青余翼...
    215-218,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尿素动力学模型(ureakineticmodel,UKM)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透析充分性与患者焦虑和抑郁之间的关联性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64例MHD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透析充分组(44例)、透析不充分组(20例),比较两组UKM参数[时间平均尿素浓度(Time-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urea,TACurea)、整体尿素清除率(urea clearance index,KT/V)、蛋白质分解代谢率(Protein catabolism rate,PCR)];采用ROC曲线得出UKM参数界值,比较不同UKM参数水平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UKM参数与SAS、SDS评分相关性.结果 透析充分组TACurea、PCR值均明显高于透析不充分组(t=20.406、5.390,P<0.05);两组KT/V值比较无差异(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可知,TACurea界值为16.23 mmol/L、PCR界值为 0.61 g/kg-1·d-1.TACurea≥16.23 mmol/L组患者 SAS、SDS 评分均明显低于 TACurea<16.23 mmol/L 组患者(t=3.222、5.209,P<0.05);PCR≥0.61 g/kg-1·d-1 组患者 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PCR<0.61 g/kg-1·d-1组患者(t=5.043、3.443,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TACurea、PCR与 SAS、SDS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367、-0.563,-0.560、-0.410,P<0.01).结论 基于UKM模型可准确评估MHD患者透析充分性,且其透析充分性与患者焦虑和抑郁之间存在明显关联,患者透析越充分焦虑抑郁水平越低.

    尿素动力学模型维持性血液透析透析充分性焦虑抑郁

    不同分期慢性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

    张辉
    219-221,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分期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以肾小球滤过率为基本依据,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5期组和CKD1-4期组,然后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估其抑郁和焦虑状态.结果 本组的100例患者中,63例为1-4期,占63.0%,37例为CKD5期,占37%;与国内正常人群相比,CKD患者的SDS和SAS评分均较高,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KD5期组的SDS评分明显高于CKD1-4期组(P<0.05);但是两组的S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将有无抑郁、焦虑症状作为因变量,对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构建,结果发现CKD患者合并抑郁、焦虑症状与年龄和疾病分期有关(P<0.05).结论 慢性肾病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情况,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和肾功能下降,抑郁、焦虑程度加重,所以要加强心理干预,减轻负面情绪,改善预后.

    慢性肾脏病抑郁焦虑

    过敏性紫癜患儿照顾者合并抑郁的危险因素

    明静祎冯莉吴瑜王琴...
    22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enoch-Schönlein Purpura,HSP)患儿照顾者合并抑郁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6例HSP患儿照顾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抑郁程度,根据评分结果设为未合并组(n=66)与合并组(n=40).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患儿性别、年龄、照顾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均收入]以及应对疾病方式、疾病不确定感父母量表(Parents'Perception of Uncertainty Scale,PPU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间的差异,经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过敏性紫癜患儿照顾者合并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 未合并组大专及以下文化、家庭月均收入<4000元、消极应对的比例及PPUS评分低于合并组,SSRS评分高于合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专及以下文化、家庭月均收入<4000元、消极应对、PPUS评分、SSRS评分是HSP患儿照顾者合并抑郁的危险因素,均有P<0.05.结论 HSP患儿照顾者合并抑郁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其中大专及以下文化、家庭月均收入<4000元、消极应对、PPUS评分、SSRS评分可预测照顾者合并抑郁,临床应予以密切关注.

    过敏性紫癜照顾者抑郁危险因素应对疾病方式

    近视儿童家长疾病不确定感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马慧庆惠玲覃建吕天斌...
    226-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近视儿童家长疾病不确定感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将我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800例近视儿童及家属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近视儿童及家属的一般资料,分析近视儿童心理健康现状,不同特征近视儿童心理健康情况,采用 Spearman相关性分析家长疾病不确定感(Mishel 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Family Member Form,MUIS-FM)与儿童心理健康量表(Warwick-Edinburgh Mental Well-being Scale,WEM-WBS)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近视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 800例近视儿童WEM-WBS评分为(47.42±5.23)分,近视儿童WEM-WBS评分在不同性别、民族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年龄、家属文化程度、近视程度、戴镜时间、户外活动时间、MUIS-FM评分方面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近视儿童家长MUIS-FM评分为(93.14±11.23)分,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WEM-WBS评分与MUIS-FM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小、家属文化程度低、中重度近视、戴镜时间长、户外活动时间短、家长疾病不确定感强是影响近视儿童心理健康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近视儿童家长疾病不确定感与儿童心理健康呈负相关关系,且近视儿童年龄小、家属文化程度低、中重度近视、戴镜时间长、户外活动时间短、家长疾病不确定感强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独立影响因素.

    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心理健康文化程度影响因素

    肺癌化疗患者抑郁状态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杜程陈芬肖鑫
    230-232,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癌化疗患者抑郁状态影响因素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2023年4月80例肺癌化疗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进行抑郁评估,设为抑郁组与非抑郁组.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抑郁的影响因素.比较抑郁组与非抑郁组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 80例肺癌化疗患者合并抑郁32例,检出率40.00%;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TNM分期、不良反应分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居住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小学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3000元、TNM分期Ⅲ-Ⅳ期、Ⅳ级不良反应是肺癌化疗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抑郁组分化决定族抗原3+(Differentiation determinant antigen,CD3+)、CD4+、CD4+/CD8+显著低于非抑郁组,CD8+显著高于非抑郁组(P<0.05).结论 肺癌化疗患者抑郁检出率较高,文化程度低、家庭月收入低等可能增加抑郁风险,且合并抑郁可能会降低患者免疫功能.

    肺癌化疗抑郁状态免疫功能

    消化道穿孔术后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危险因素

    李键侯有华何宗国李强...
    23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消化道穿孔术后患者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纳入2020年1月~2023年3月83例消化道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1个月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平民版测验(PCL-C)进行PTSD筛查,根据筛查结果划分为PTSD组以及无PTSD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以及相关量表,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PTSD与一般资料及相关量表的关系.结果 83例消化道穿孔患者术后发生PTSD 22例;PTSD组年龄、穿孔直径、住院时间、合并睡眠障碍均显著高于无PTSD组,(P<0.05),两组心理弹性水平、文化程度、应对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婚姻、居住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穿孔直径>2cm、合并睡眠障碍、低心理弹性水平、消极应对是消化道穿孔术后PTSD的危险因素.结论 消化道穿孔术后PTSD较高,穿孔直径大、合并睡眠障碍等是PTSD的危险因素,应重视消化道穿孔术后PTSD的筛查与预防.

    消化道穿孔创伤后应激障碍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