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与病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与病理杂志
中南大学
临床与病理杂志

中南大学

李元建 何建行

双月刊

1673-2588

gwyxxy@vip.163.com,gwyxxy@126.com

0731-84805496;84805495

41007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110号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50号信箱

临床与病理杂志/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thology and Clinical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开设“热点快讯”、“综述”、“研究论著”、“成果报道”等栏目,刊载范围涵盖病理生理学、病理学、生理学、药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论文和综述文章。目前已被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及其《化学文摘》(CA),中国生物学文摘及其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和检索系统收录,成为生理、病理学科中具有相关影响力的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乳腺组织穿刺活检与定位装置研究进展

    王紫娟唐林李燚黄小辉...
    871-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腺癌是女性高发病率的恶性肿瘤之一.活体组织检查为诊断肿瘤的金标准,组织穿刺活检及定位是早期诊断与精准治疗的重要手段.通过查阅穿刺活检与定位技术,如细针穿刺活检、空芯针穿刺活检、真空辅助抽吸活检、乳腺金属导丝定位系统、放射性粒子定位、乳腺组织定位夹等研究的相关文献,对比现有器械设备,发现其虽各有优点,但均为单一行穿刺或定位的相互独立的器械,无法实现肿瘤穿刺和定位的一体化,尤其是在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缩小或完全消失而失去参照物时.另定位标记夹需专用钛夹钳辅助才能将其置入并固定在原切除肿瘤病灶的周围,这些专用器械未能普及到各种肿瘤手术中,而且价格相对昂贵且易损耗.因此,需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解决在一次操作中实现组织穿刺活检与定位问题,以减少并发症,降低医疗费用,节约医疗资源,提高患者诊疗舒适度,减轻患者负担,满足肿瘤领域诊治的需求.

    穿刺活检乳腺癌定位

    超分辨率超声在肿瘤血管显像中的应用进展

    刘俐琦白文坤
    878-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分辨率超声利用造影剂微泡作为定位和跟踪的点目标,利用人工智能去描绘和预测微血管位置,在微米级无创下对微血管进行成像.肿瘤学是超分辨率超声的主要应用之一,肿瘤微血管系统的无创成像对于肿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超分辨率超声能够突破声学衍射极限的限制,在微米尺度上对肿瘤微血管系统实现量化,为肿瘤微血管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检测方法.

    超分辨率成像肿瘤微血管超声

    冠状动脉易损斑块愈合的新进展

    杨芙蓉蔡雅杰于燕乔范晓迪...
    883-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易损斑块愈合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重要保护机制.易损斑块破裂或侵蚀引起的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是斑块愈合的先决条件,局部血栓溶解、肉芽组织生成、血管再内皮化实现血管再通可形成亚临床状态,截断ACS的病理进程.大量临床数据提示愈合的斑块可能与患者的亚临床病变稳定化相关,但其具有较高的血管炎症水平及斑块易损性等不稳定特征,提示早期干预治疗是促进斑块愈合的重要手段.氧化三甲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生物标志物可提示斑块愈合情况,及时给予稳定斑块、促进易损斑块愈合的治疗,可为预防ACS发病及死亡提供新思路.

    斑块愈合易损斑块斑块破裂斑块侵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机制与防治

    刘凤云周应初
    891-9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由多种因素诱导、致使骨组织纤维结构受损、骨脆性增加、骨折概率明显增加的慢性进行性疾病.绝经后女性雌激素分泌减少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骨代谢平衡.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并发OP与骨折风险增加有一定的相关性,一方面血糖高于正常参考值会加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在循环及骨组织中的堆积,导致骨代谢紊乱;另一方面高血糖状态可抑制骨自噬,从而影响骨细胞凋亡.但目前绝经后T2DM并发OP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治疗上缺乏协调性.因此,深入了解绝经后T2DM妇女易发OP的发病机制,完善早期骨折风险的诊断方法,可为绝经后T2DM并发OP的精准治疗提供新思路.

    绝经后2型糖尿病骨代谢骨质疏松防治

    DNA损伤反应缺陷与高风险神经母细胞瘤

    万海玉董岿然方园王一真...
    901-9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实体肿瘤.其中高风险患者进展快、预后差.分子遗传学上,高风险NB特征性表现为染色体不稳定性,以DNA损伤反应(DNA damage response,DDR)缺陷为主.目前已有靶向DDR的抑制剂(如ATR、ATM、PARP、CHK1和WEE1抑制剂)用于高风险NB的治疗.应用DDR缺陷及靶向抑制剂等方式可为高风险NB的精准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有望成为治疗高风险NB的新策略.

    神经母细胞瘤高风险染色体不稳定DNA损伤反应靶向治疗

    3例Lafora病的临床病理和超微结构特征

    张胜群朱英标尹自长王伶...
    907-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Lafora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因、临床表现、检查与诊断等均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本研究基于一家系3例Lafora病皮肤活体组织检查(以下简称"活检"),探讨Lafora病的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特征.方法:收集2022年3月经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病理诊断、临床确诊的3例Lafora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皮肤活体组织病理和超微病理特征及遗传学改变.3位患者为同一家系,其中男1例,女2例,均经皮肤活检证实.皮肤活检均取自患者右侧腋窝皮肤,常规标本经中性甲醛固定,行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过碘酸希夫染色(periodic acid Schiff staining,PAS)、淀粉酶消化-过碘酸希夫染色(amylase digestion-periodic acid Schiff staining,D-PAS)、阿尔新蓝-过碘酸希夫染色(periodic acid Schiff and alcian blue staining,AB-PAS)及α1-抗胰蛋白酶(alpha 1-antitrypsin,α1-AT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于先症者,同时取右侧腋窝皮肤标本,用2.5%戊二醛固定液固定,半薄切片经甲苯胺蓝染色定位汗腺,超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结果:3例皮肤活检光镜下组织病理学变化均轻微,HE染色仅表现为个别小汗腺导管细胞和大汗腺肌上皮细胞胞质空泡化,可见苍白色圆形包涵体,即Lafora小体.PAS、DPAS、AB-PAS示Lafora小体阳性,甲苯胺蓝染色不显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Lafora小体不表达α1-AAT.电镜下小汗腺导管上皮、大汗腺肌上皮细胞可见胞质内包涵体,小汗腺周围间质成纤维细胞可见核内包涵体.结论:Lafora病皮肤病变轻微,组织学诊断困难,PAS和电镜检查发现Lafora小体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完整详细的病史、家族史结合临床检查,特别是病理及基因检测可以帮助尽早诊断.

    Lafora病病理学电子显微镜基因突变

    TTF-1和P40共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2例并文献复习

    王晓阳梁恭博叶丹丽王卓才...
    915-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2例共表达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和蛋白40(protein 40,P40)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2例患者均为老年男性,均有长期吸烟史,并伴有胸闷、胸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CT检查提示肺癌;镜下瘤细胞呈巢团状分布,具有类似鳞状上皮分化特征,可观察到细胞边界和细胞间连接,无腺腔结构和黏液.2例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7、TTF-1、CK5/6、P40、P63均呈弥漫强阳性,P53均呈突变型表达模式,无整合酶相互作用分子-1(integrase interactor-1,Ini-1)和染色质重塑复合物核心催化亚基-1(brahma-related gene 1,BRG-1)表达缺失,细胞增殖指数Ki-67增高.2例均发生肿瘤蛋白53(tumor protein 53,TP53)基因突变.同时具有腺上皮和鳞状上皮分化免疫表型的NSCLC极为罕见,迄今为止8篇文献(含本研究在内)共报道的12例共表达TTF-1和P40的NSCLC病例中,10例检测到TP53基因突变.因病例数极少,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胸部肿瘤分类未提出确切的诊断分型和预后建议,仍需要更多的病例报道补充.

    非小细胞肺癌甲状腺转录因子1P40蛋白免疫组织化学共表达肿瘤蛋白53

    伴血管母细胞瘤成分透明细胞肾细胞癌1例

    李欣宇马任驰王晖张维颉...
    922-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血管母细胞瘤成分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with hemangioblastoma like features,ccRCC-HBc)是一种罕见的特殊肾细胞癌类型,单纯从影像学表现无法与透明细胞肾细胞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本文报告1例ccRCC-HBc患者,女,56岁,外院上腹部CT发现右肾占位10 d入院,实验室检查示: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为53.8 U/L,血糖为8.62 mmol/L.肾磁共振平扫影像表现为右肾下极内见结节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磁共振高分辨率T2WI抑制序列(fat saturation T2-weighted imaging,FS-T2WI)呈高信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呈略高信号,病灶边界清,直径约为1.5 cm,患者于泌尿外科接受手术切除肿物.低倍镜下肿瘤有2种区域,即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区域和血管母细胞瘤(hemangioblastoma,HB)区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配对盒基因8抗体(paired box protein 8,Pax-8)(+),碳酸酐酶IX(carbonic anhydrase IX,CAIX)(+),琥珀酸脱氢酶复合物铁硫亚基B(succin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 iron-sulfur subunit B,SDHB)(+),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个别+),证实为ccRCC-HBc.通过对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分析,可加强临床医师对该类肾罕见肿瘤的认识.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血管母细胞瘤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