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教育
广西教育

月刊

0450-9889

gxiya@126.com

0771-5322109 5322039

530021

广西南宁市竹溪路69号

广西教育/Journal Guangxi Education
查看更多>>办刊宗旨:坚持为教育行政服务、为教育改革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传播现代教育科学理论,报道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和优秀典型,反映广西教育发展的新思想、新经验、新风貌、新成果,指导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教育理论修养和综合素质,促进教师队伍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引导。读者对象:a版为小学生版、b版为中学生版、c版为职业与高等教育版;读者为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科研机构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践行教育家精神

    陈冬寒
    1页

    桂林市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现状与提升建议

    马劲赵颖慧
    4-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采用问卷调查法,从教育科研意识、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环境三个方面对桂林市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桂林市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总体现状为"意识强烈,能力较强,内外部支持支撑力度不够".以问题为导向,建议可采取优化教育顶层设计、完善教育科研工作体系,加强科研能力培养、精准开展教师技能培训,大力改善科研环境、营造良好科研氛围,打造专家领航团队、加强科研队伍建设等举措,逐渐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强国

    数字化赋能边境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与突破

    庞慧燕韦珺
    8-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转型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必然.提升边境地区教师信息化素养是促进边境地区教育发展的理性诉求.本研究以数字化赋能边境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内涵为基础,从信息化教学环境、教师研修与培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三方面分析了数字技术背景下边境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并提出夯实数字化基础设施、改进培养与研训机制、提高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优化教师考核与评价体系等建议,破解数字化赋能边境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难点问题,为实现边境地区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数字化赋能边境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高质量发展

    广西边疆民族地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策略探究

    黄红梁文华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广西边疆民族地区小学教育现状,探讨广西边疆民族地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策略,包括:加大政策支持、经费投入的力度,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与当地高校合作培养小学教师;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科学开展广西边疆民族地区小学教师培养效果评估.通过这些策略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边疆民族地区小学教师教师队伍建设

    初中生手机管理意识转变:从被动管理到主动自律——以"做手机的主人"主题班会课为例

    韦明静
    16-1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手机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信息获取途径,过度使用手机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身心健康.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带领学生正确管理好手机是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教师以"做手机的主人"主题班会课的形式,从问题导引、情境融入、角色扮演、启智赋能等环节入手,分步探讨初中生手机管理意识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自律的过程,在增强学生对手机使用利弊的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如何自我规划和管理手机使用时间,从而实现从外部约束到内部自律的转变.

    主动自律初中生德育手机管理班会课

    民族地区劳动教育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路径——以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为例

    胡建国
    19-2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都是实践性强的综合课程,两者的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课程内容、活动方式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在义务教育阶段将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统筹规划、整体实施,既是推进跨学科教学的积极尝试,也是落实本学科教学目标的有效路径.本研究结合隆林各族自治县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阐述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融合的四项举措:明确目标,统筹规划;灵活实施,因地制宜;多方协同,凝聚力量;科学评价,合理激励.

    民族特色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深度融合

    教育信息化赋能农村小学发展的路径探索——以玉林市博白县亚山镇中心小学教育信息化"1333"模式为例

    李其壮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教育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尽管绝大多数农村小学都配备了信息化设备,但学校教师应用水平有待提高,信息技术对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不明显.针对上述问题,玉林市博白县亚山镇中心小学探索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1333"模式,推动数字资源在农村学校的有效应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教育信息化农村小学数字资源"1333"模式

    小学教师幼小衔接工作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杨淑怡黄孙庆郭晶晶
    26-2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小衔接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小学教师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关键作用.实际上,小学教师在幼小衔接工作中面临着认识偏差、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存在障碍、履职能力不足、学习培训不够等困境.小学教师可以从履行幼小衔接工作主体责任、把握幼小衔接的内涵、与幼儿教师建立双向合作、加强学习培训等方面去努力,探索突破幼小衔接工作困境的路径.

    幼小衔接小学教师现实困境突破路径

    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问题与对策

    王曦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劳动教育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通过探讨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意蕴,分析2023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数据,揭示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师在专业专职配备、专业素养与教育教学能力、课程认同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对策,包括关注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促进劳动教育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明确劳动教育教师的关键能力、完善劳动教育教师的培养培训体系、营造劳动教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支撑性环境等,以期为提升中小学劳动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教育质量监测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幼儿在园午睡质量的方法

    莫冬娟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睡眠质量关系着幼儿身体生长发育和机能发展.午睡是幼儿夜间睡眠的必要补充.培养幼儿午睡习惯,提高幼儿在园午睡质量,幼儿教师可以运用以下方法:创造舒适的午睡环境,确保幼儿安静午睡;制定午睡纪律,培养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开展睡前活动,为幼儿安静午睡做准备;赞美和激励,督促幼儿按时午睡;家园合作,提高幼儿午睡质量.

    幼儿园幼儿午睡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