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陈洛

双月刊

1006-9410

gxjyxb@sina.com.cn

0771-5656982

530023

广西南宁市建政路37号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xi College of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探析

    陈永贵张悦
    89-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实践中发展出了内涵丰富的廉洁文化,包含国家治理、社会风尚、个人修养和惩治贪腐四个方面,能够为新时代党的廉洁文化建设提供理论基础、精神动力、实践导向以及历史镜鉴.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需要坚持古为今用,深化廉洁文化历史研究,充分挖掘廉洁文化资源,不断加强廉洁文化宣传教育,在坚持守正创新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切实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廉洁文化的深刻内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对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思想,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基础性工程,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全面从严治党,营造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具有重大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廉洁文化反腐倡廉文化建设全面从严治党

    "标签理论"视角下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研究

    李慧芳
    97-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度在增加,留守儿童犯罪有被过度渲染的倾向,对这一群体的标签化会强化公众对留守儿童与高犯罪率之间的错误关联.留守儿童与相对更高的犯罪率在统计端固然有数据支持,但直接将留守儿童的身份视为高犯罪率的原因,则混淆了统计上的相关性和因果性,缺乏更深入的分析研讨结果.从传播过程来看,标签化的报道方式忽视了留守儿童犯罪背后复杂的社会、经济、家庭和教育等多重因素,而这些中介变量才是真正推动犯罪的原因.标签化不仅带有歧视性,还可能通过"自我应验预言"效应,使留守儿童内化负面认知,进一步增加犯罪风险.通过系统性的预防措施,包括去除标签、强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作用、优化教育资源、消除农村贫困等,有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尊心与社会适应能力,构建友好型的成长环境,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犯罪现象的发生.

    留守儿童标签理论原因预防

    新时代家校社协同立德树人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杜玉珍申姝怡
    107-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庭、学校、社会作为立德树人全场域、全过程、全主体,其协同立德树人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理想化的家校社协同立德树人应该是同一育人理念、同一育人目标下的科学分工、各展所长的自觉育人承转结合体,家校社三者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处于自觉自为合作状态.当前我国家校社协同立德树人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家校社协同立德树人理念认识不统一、协同意愿不强,家校社协同立德树人不同向、不同步,以及家校社各自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等.因此,完善家校社协同立德树人需要从统一家校社协同立德树人的认识入手,发挥党和政府的领导管理作用,具体化家校社协同立德树人规划;发挥学校在家校社协同立德树人中的轴心作用;发挥家庭和社会立德树人动能,争取家校社协同立德树人取得务实成效.

    家校社协同立德树人问题对策

    庾信"大一统"精神的文化心态发微

    多洛肯万雨萌
    114-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一统"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基因,越是在分裂割据的时代,该特征就越发显著.在南北朝数百年的乱局中,庾信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大家,但在其"穷南北之胜"的创作佳绩背后,长期存在着背负"贰臣"政治污点的人格争议.以往研究多将其文学思想与政治行为之间的矛盾解释为文情与人品的裂痕,但从"大一统"精神的角度出发,这一矛盾其实可以统一.庾信凭借其文学侍从的一贯身份,以时代氛围和社会剧烈变革为依托,在创作过程中展现出深刻的忧患意识与强烈的批判意识;并在"义归乎翰藻"的文学理想指导下,坚持了儒家之"义"在文学创作中的核心地位.庾信的思想主张和创作实践,充分遵循了以"大一统"为内核的儒家文化精神,这在渴望重建大一统王朝的时代背景下具有鲜明的文化先锋意义.

    庾信南北朝大一统精神史家意识义归乎翰藻

    中日戏曲中的九尾狐形象探析——以妲己与玉藻前为中心

    刘国勇刘艳绒
    123-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日两国戏曲中均有九尾狐化身美女蛊惑君王、扰乱朝政的故事.在中国,这类故事主要出现在京剧、川剧、滇剧、湘剧等传统戏曲中,妖狐妲己以美貌诱惑君王、祸乱人间,因而臭名昭著;而在日本,则多见于能乐、歌舞伎、木偶净琉璃等传统戏剧中的玉藻前角色系列.虽然两者故事框架相似,但妖狐形象却大不相同.妲己因其恶行广为人知,而玉藻前虽以诱惑君王著称,导致君王疾病缠身,但其恶行较少.中国狐妖形象的矮化与封神戏对女性执政合法性的质疑密切相关,反映了父权社会对女性的压制;而在日本,狐的神性被放大,玉藻前仅继承了迷惑君王的框架,未背负如妲己般的罪恶感.这种差异揭示了中日两国狐妖观念的文化差异,也反映了各自社会对女性的不同期待和评价.

    中国日本戏曲九尾狐妲己玉藻前

    图书馆标志设计中地域文化元素的融入研究

    王曦
    131-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标志设计是传递服务理念和文化价值的重要途径,也是地域文化特色的直观反映.目前,我国部分公共图书馆标志设计存在视觉元素雷同、地域文化特征不明显、文化底蕴不足等问题.分析国内五所省级公共图书馆标志设计可知,地域文化元素的融入能够显著提升图书馆标志的识别度和文化内涵,增强公众对地域文化的情感认同和审美认知.基于此,可通过构建地域文化元素信息库,对物质层、行为层、精神层的文化元素进行分类提炼,从而丰富地域文化元素图形转化的路径,包括图形表现、色彩表现和肌理表现等方面,以实现地域文化元素与图书馆标志设计的有机结合.此外,厘清地域文化元素在图书馆品牌形象建构中的现实意义后可知,公共图书馆可通过挖掘和融入地域文化内涵,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标识,以丰富地域文化特色,展现民族融合风貌,提升社会影响力.

    图书馆标志设计地域文化文化元素设计应用

    "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体育强身"计划高质量发展的逻辑阐释

    雷婷林继东廖子龙
    140-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五育并重、五位一体"的育人思想,将"以体育人"作为发展核心,针对学校体育工作,普通高等院校应加大改革力度,挖掘学校体育与其他四育(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融合共育的机理研究,发掘"体"在功能上与德、智、美、劳等内在深刻的结构性联系,促进五育融合,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鉴于体育教育存在教育观念仍偏向重智轻体、硬件设施与师资队伍欠佳、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滞后以及综合体育评价体系待完善等现实问题,新时代学校体育中"体育强身"计划高质量发展需要充分探究实践逻辑,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以"完善设施"为基础,优化体育软硬件设施配置;以"完善机制"为路径,健全体育教育实践体系;以"终身体育"为目标,建构学生体育评价机制,推进体育成为"五育并举"的主力军.

    "五育并举""体育强身"高质量发展

    系统思维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建构研究

    白冰
    148-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新时代劳动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建构体现时代特征且符合育人规律的劳动教育体系显得极为重要.然而,劳动教育体系作为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逻辑关系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亟须以系统论为理论支撑,运用整体优化逻辑、结构功能逻辑、差异协同逻辑和反馈调节逻辑来审视劳动教育体系的基本架构,配置其内在结构,推动其要素耦合,促进其系统优化.同时,遵循系统思维的分析视角,综合动态地考察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多元主体、核心要素、结构关系和整体样态,从而建构以整体性的培养目标为引领、以层次性的实施途径为驱动、以系统性的条件保障为支撑,以及以有效性的评价反馈为回路的四位一体、动态平衡的高校劳动教育体系.

    系统思维劳动教育体系建构建构路径

    场域理论视角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心理育人探究

    陆兴森谢晓虹罗长钦
    158-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理育人是学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环节.在文化多元的现代社会背景下,学生面临着诸多心理不适,如何有效地开展心理育人工作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心理育人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心理育人有利于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有助于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和心理健康的时代新人.在场域理论视角下,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心理育人工作的融合,需要从课程内容与开发、校园文化与建设、人际互动与引导、心理咨询与服务四个方面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

    场域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理育人策略

    新时代公安院校侦查学课程思政实现路径研究

    吕江鸿
    165-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侦查学作为公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内容和培养目标自然融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内涵.同时,课程思政的融入有助于学生在职业观念和道德层面建立正确的导向,强化其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为学生提供坚实的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柱.当前,课程思政融入公安院校侦查学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着思想政治元素融入较少、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现实问题.对此,需要深化思政内容,构建全面育人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加强师资建设,提升教师思政素养;完善评价体系,保障课程思政质量.

    侦查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公安院校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