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林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林业科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林业科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袁铁象

季刊

1006-1126

GXLK@chinajournal.net.cn

0771-3332345

530001

广西省南宁市邕武路23号

广西林业科学/Journal Guangxi Forestry Scienc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林业科技刊物。宣传林业政策方针,推进新技术、新成果,普及林业知识,提供林业信息。文章内容有森林经营、森林生态、林木病虫害防治、紫胶虫放养及寄主树的栽培技术、林产化学、木材工业、林业机械、林业基础科学、科普知识、林业译文、林业生产知识以及为农村服务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西维管植物分布新记录(Ⅱ)

    林建勇潘良浩姜冬冬于永辉...
    488-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报道广西维管植物新记录2属6种1变种,其中羽穗草(Desmostachya bipinnata)、印度肉苞海蓬(Tecticornia indi-ca)、钝叶土牛膝(Achyranthes aspera var.indica)、海南留萼木(Blachia siamensis)、方枝蒲桃(Syzygium tephrodes)和矮灰毛豆(Tephrosia pumila)为本土植物,纤梗叶下珠(Phyllanthus tenellus)为归化植物.羽穗草属(Desmostachya)和澳海蓬属(Tecti-cornia)为广西本土植物新记录属.该文还提供识别特征和彩色照片,并列出每个种的标本引证和地理分布.

    新记录维管植物广西滨海植物涠洲岛

    广西两种新记录归化植物

    覃杰黄海英黄红宝周寒茜...
    494-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报道广西两种新记录归化植物,分别为细柱西番莲(Passiflora suberosa)和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目前,已在野外发现两种植物种群.两种植物均具有较强的结实和繁育能力,且种群正在壮大.该文还提供识别特征和彩色照片,以便对已归化种群进行动态监测.

    归化植物新记录细柱西番莲紫穗槐

    香合欢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黄海英雷福娟王军锋宋恋环...
    497-5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给香合欢(Albizia odoratissima)木材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以25年生香合欢木材为研究对象,对其物理和力学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香合欢木材的基本、气干和全干密度均值分别为0.635、0.761和0.727 g/cm3.木材的径向、弦向和体积气干干缩率均值分别为1.53%、2.06%和3.72%,差异干缩为1.35;径向、弦向和体积全干干缩率均值分别为2.92%、5.09%和8.10%,差异干缩为1.74;径向、弦向和体积干缩系数均值分别为0.114%、0.272%和0.395%.木材的端面、径面和弦面硬度均值分别为6 655、4 968和 5 218 N.木材的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和冲击韧性均值分别为136.7 MPa、12 820 MPa、70.1 MPa和100 kJ/m2.木材综合品质系数为3 256.3×105 Pa.香合欢木材干缩均匀性中等,尺寸稳定性较好,刚性中等,有较高的密度、硬度、韧性和品质系数及抗弯和顺纹抗压强度,为优良的高档家具用材.

    物理性质力学性质香合欢木材

    棱果花组培快繁体系建立

    廖焕琴杨晓慧徐放杨会肖...
    501-5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棱果花(Barthea barthei)组培快繁体系,推动棱果花优良种质资源快速繁育进程,以棱果花优树茎段作为外植体,研究茎段木质化程度、叶片保留方式和灭菌时间及培养基对棱果花组培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2MS+0.5 mg/L 6-BA作为培养基,选择嫩枝作为外植体,棱果花茎段存活率最高(75.69%).采用保留全叶方式,经75%酒精处理10 s,0.1%升汞灭菌5 min,棱果花茎段存活率最高(91.67%).棱果花初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0.5 mg/L 6-BA,萌芽率最高(83.33%).棱果花增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WPM+0.5 mg/L 6-BA,增殖系数最高(3.00).棱果花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1.0 mg/L IBA,生根率最高(95.24%).棱果花移栽基质配方为椰糠∶泥炭土∶珍珠岩=3∶3∶1(V∶V∶V)时,成活率达85%.

    观赏植物组织培养野牡丹科棱果花

    不同保鲜剂处理对白蟾切枝保鲜效果及生理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张振林黎婷演米伟杨舒婷...
    507-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延长白蟾(Gardenia jasminoides var.fortuniana)切枝的瓶插寿命和提高其观赏价值,以白蟾切枝为试验材料,以蔗糖、8-羟基喹啉(8-HQ)和6-苄氨基腺嘌呤(6-BA)为基本成分,分别添加保鲜剂茉莉酸甲酯(A)、柠檬酸(B)、硫酸铝钾(C)和水杨酸溶液(D),以清水为对照(CK),观察白蟾切枝外观形态变化,比较不同保鲜剂处理对白蟾切枝瓶插寿命及生理和生化指标的影响,筛选最佳保鲜剂处理.结果表明,不同保鲜剂处理对切枝的外观形态、瓶插寿命、鲜质量变化率及生理和生化指标均影响显著.D处理的切枝枝干挺直、叶片健康且保水能力较好,切枝瓶插寿命为42天;其次为B处理,其切枝瓶插寿命为40天.A、B、C和D处理的切枝相对电导率均低于CK.C处理的切枝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含量均较高.A、B、C和D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切枝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A、B和C处理的切枝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与CK差异不显著,D处理的切枝POD活性显著低于CK.B和D处理的切枝丙二醛(MDA)含量均较低,C处理的切枝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C和D处理的切枝可溶性糖含量均较高.综上所述,D处理(1%蔗糖+200 mg/L 8-HQ+50 mg/L 6-BA+250 mg/L水杨酸)对白蟾切枝的保鲜效果最佳.

    切枝保鲜剂保鲜效果生理白蟾

    基于代谢组学的枫香叶片变红机理研究

    王仁杰刘雄盛李梦婷黄荣林...
    514-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叶片变红机制,以枫香全绿(S1)、半红(S2)和全红(S3)叶片为试验材料,测定叶色参数值及叶绿素、原花青素、黄酮和花青素苷类多酚化合物含量;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检测原花青素、黄酮和花青素苷类多酚化合物在枫香叶片变红中起上调作用的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随枫香叶片变红,叶绿素含量下降,花青素苷类多酚化合物含量增加.共鉴定出4种原花青素、8种黄酮和36种花青素苷.S1与S3叶片间起上调作用的差异代谢物有18种,差异性化合物有12种.S1与S2叶片间起上调作用的差异代谢物有14种,差异性化合物有7种.S2与S3叶片间起上调作用的差异代谢物有12种,差异性化合物有5种.花青素苷多酚类化合物是使叶片变红的主要化合物;原花青素B2、槲皮素-3-O-葡萄糖苷和二氢杨梅黄酮是使叶片变红的辅色素.

    叶色代谢组学叶绿素花青素苷枫香

    基于改进YOLOv8的无人机遥感影像树种识别方法

    陈琦林鑫白澳坤
    523-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利用周围环境信息识别不同树种,建立松树(Pinus spp.)、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桉树(Eucalyptus spp.)和其他阔叶树的高分辨率无人机影像数据集,验证YOLOv8-LSK算法的识别效果;通过公共数据集,验证YOLOv8-LSK算法的泛化能力;为验证YOLOv8-LSK算法的精确率,将YOLOv8-LSK算法与5种算法进行对比;通过消融试验,验证YO-LOv8-LSK算法的有效性.为验证空间注意力效果,采用YOLOv8算法作为基线,将LSK模块与不同轻量级模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R3Det、CFA、AOPG和RVSA算法相比,YOLOv8-LSK算法mAP最高(81.23%),泛化能力较高.与TridentNet、RT-DETR、ReDet、Faster-RCNN和RTMDet算法相比,YOLOv8-LSK算法mAP最高(78.61%),精确率较高.消融试验结果表明,与YOLOv8、YOLOv7和YOLOv6算法相比,YOLOv8-LSK算法mAP显著提升.与CBAM、SKNet和ConvNext模块相比,YOLOv8-LSK算法mAP最高(78.61%).YOLOv8-LSK算法识别的树种图斑边界均较明显,感受野更大.

    深度学习图斑区划树种识别森林资源调查YOLOv8

    莽山和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投射形象与感知形象比较

    肖阳希邹梓颖朱凡
    530-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森林旅游高质量发展,以湖南莽山和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文本资料,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两个国家森林公园的投射和感知形象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2017-2022年,大围山游客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莽山游客量呈下降趋势.莽山感知形象高频词主要集中在地文资源、水文资源、天象资源、餐饮住宿和门票交通,大围山感知形象高频词主要集中在生物资源、人文资源、餐饮住宿、门票交通、景区建设和游客活动.游客对莽山和大围山游玩以正面情绪为主,消极情绪主要反映在门票、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及交通和基础设施等方面.莽山和大围山投射形象高频词均主要集中在地文资源、水文资源、生物资源、天象资源、餐饮住宿、门票交通和游客活动.莽山的投射与感知形象差距较大,大围山投射与感知形象较一致.提出保护风景资源,丰富游憩项目;以游客感知为导向,调整宣传方向;挖掘资源优势,完善景区建设;重视游客反馈,加大宣传力度等建议.

    社交媒体感知形象投射形象莽山大围山

    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跨角林样地问题探讨

    贾洪亮
    538-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角林样地对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有较大影响.随着监测技术发展和监测内容扩展,跨角林样地的概念也有所改变.该文对比和分析历年来跨角林样地的概念及其在不同规定、规程和细则中的表述差异,结合当前监测实践中的问题,提出对跨角林样地概念的改进建议.建议跨角林样地新定义为优势植被覆盖类型不是乔木林、竹林或疏林,但包含外延面积超过400 m2乔木林、竹林或疏林的样地.

    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跨角林样地样地调查

    珍贵树种刨花润楠研究综述

    何福英何冠润马道承王凌晖...
    54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刨花润楠(Machilus pauhoi)是一种具有观赏、药用、材用和生态价值的常绿阔叶树种,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南和东南地区.该文综述刨花润楠的遗传与繁殖特性、苗期培育、抗逆性、造林技术、木材鉴别与利用和观赏特性.针对遗传图谱和起源信息仍不明确、繁殖特性仍不清晰、幼林期和成林期刨花润楠对逆境环境适应研究和苗期培育中刨花润楠对营养元素吸收与利用的研究不足、传统抚育措施缺乏、现有木材资源利用方法研究不深入及刨花润楠观赏特性研究缺乏综合性和系统性等问题,建议进行更广泛的引种和驯化试验并充分利用第三代分子标记技术,探究种子生物学特性,增加抗逆性生理研究;探究刨花润楠对营养元素的偏好性及其吸收利用效应,系统研究刨花润楠栽培及营林措施,探讨不同加工工艺和取材部位对刨花润楠板材质量的影响,完善层次分析法中对刨花润楠观赏特性的评价内容与方式.

    苗期繁育与抗逆性造林技术与木材综合利用观赏特性刨花润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