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月刊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Journal Indusrt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面向医学类专业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全过程建设探索

    王晨齐惠颖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医疗健康领域引发的一系列革命性突破,迫切需要医学类专业的信息技术类课程教学迅速跟进,以帮助学生建立创新思维模式、提高信息素养及了解掌握前沿技术.提出了一种面向医学类专业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建设路径,从课程内容层面提出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新技术相融合、计算机知识和医学知识相融合、专业知识和课程思政相融合的课程内容融合模式;从教学方式层面提出了线上线下教学方式相结合、课内课外教学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并分别给出具体实施策略和示例说明,从而全方位、潜移默化地达成医学类专业"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要求,以期为面向医学类专业学生的信息技术类课程建设与实践提供参考.

    医学类全过程建设大学计算机交叉融合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机械类一流专业内涵建设与实践

    章小峰谢谦谢玲玲夏文真...
    6-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智能制造产业需求和"双万计划"的内在要求,以及传统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人才培养教育理念相对滞后、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不足、产学研融合度不高等现实问题,以"新工科"、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开展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机械类一流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OBE理念,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探索以交叉融合的高阶课程、虚实结合的创新实践、有挑战性的学科竞赛为特征的教育新模式,总结分析安徽工业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实践,并提出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机械类一流专业建设的思路和举措.

    一流专业建设学科交叉融合新工科智能钢铁虚拟实践平台

    基于智能系统的自动化类专业跨课程层次化实践教学改革——以"传感技术"课程为例

    徐琦刘颉周凯波陈虹...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感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自动化类专业基础课程,但目前普遍存在理论授课与实践环节脱节、各专业课程整体性不强的问题,针对自动化基础知识教学和技术技能训练的特点,提出从基础验证、综合设计、研究创新的不同层次推进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构建研究型学习的跨课程层次化实践教学体系.以传感技术应用作为切入点,搭建智能系统实验平台,探索"基础实验—课程设计—科创大赛—二课科研"的层级式实践教学模式,开发不同主题的赛课融合创新项目,建立贯穿全程的需求与项目引领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把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自动化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自动化类专业智能系统实践教学赛课融合

    数据科学对促进网络空间安全教学改革的交叉研究

    杜皓华蒋燕玲彭浩江艳梅...
    17-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校在网络空间安全学科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网络数据相关知识点交叉和概念模糊、学生学习目标泛化和动力不足、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根据信息学科的教学和教育目标,结合网络空间安全知识点的特色和数据科学技术的特点,提出以网络空间安全关键数据科学技术知识点为牵引的项目任务驱动式课堂实践教学模式.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验平台、实验资源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方法的构建.

    网络空间安全数据科学教学改革

    "大数据与云制造"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方维严鲁涛吕乃静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与云制造"作为一门将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课程,对拓展学生创新思维,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智能制造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机械工程专业学科背景,探索了"大数据与云制造"课程的课程组织、教学模型、课程内容设计与考核等环节,通过将大数据和云制造两个维度技术融入其中,并围绕理论教学内容引入行业典型实践案例,优化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从大数据与云制造角度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信心,为"新工科"背景下本科课程建设与探索提供参考.

    大数据与云制造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智能制造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定量遥感"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马旭罗凯岳刘颖张凯...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定量遥感"课程教学中出现的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单一,以及评价方式不够科学全面等问题,为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定量遥感"课程的教学效果,结合当前形势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丰富实验设计、完善评价机制.由此适应"新工科"背景下的教育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通过"定量遥感"课程改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得到提升,创新和实践能力有所增强,有利于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

    新工科定量遥感教学改革探索实践

    基于OBE理念的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研究——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

    谢桂芳何汶霞谢晋阳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抓手,贯彻OBE理念下的反向设计,构建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之间的逻辑关系,将OBE理念的核心要素融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养三方面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从而提升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OBE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复杂系统控制与决策"课程的递进滚动式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胡剑波樊涛张鹏王应洋...
    37-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同课程要有对应的教学方法,针对"复杂系统控制与决策"博士生课程知识跨度大、内容新且缺少成熟教材的实际情况,课程组采取了精讲经典内容、研读重要文献、研讨主要观点、实践实用方法及邀请专家授课等灵活的教学形式,采取"全程聚焦、滚动深化和分段推进"等可行的具体措施,提出并实践了递进滚动教学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复杂系统控制递进滚动

    "新工科"背景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建设

    高丽珍张晓明李杰刘俊...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新工科"创新型实践人才需求出发,探索了"新工科"背景下实践教学改革的迫切性、必要性和改革方向.顺应仪器与电子学科特点及发展趋势,以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模式创新为着力点,创建了综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出具有仪器学科特色的持续改进式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初步建设了立体化实践教学资源,丰富并发展了"新工科"模式下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新工科创新实践教学学科交叉

    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推进下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以"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课程为例

    周媛苗耀锋
    47-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计算机专业特点,以"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课程为例,从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推进、学教并重的教学模式、"颗粒化"的教学设计和制订综合性考核方案等方面探讨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用以解决现有教学中缺少课程思政建设、内容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融合度较低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能力,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后续的学习提供更多动力与支撑.

    思政教育计算机专业混合式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