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月刊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Journal Indusrt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防院校新文科建设实践与思考——以西北工业大学为例

    李苗高大力陈建有姚经纬...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防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军工报国的优良传统,培育了一大批国之栋梁,但也普遍存在学科发展不平衡,文科规模小、学科弱,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作用亟待提升等问题.文章系统梳理了国防院校新文科建设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西北工业大学在新文科建设中逐步形成的"问题—规划—改革—成效"四位一体的建设模式,总结了在文科支撑总师型人才培养、文工交叉融合、特色文科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以期能对兄弟高校有所启发.

    国防特色新文科建设学科交叉融合

    互联网时代精熟教学法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邱若娟
    8-1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等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与社会对创新型人才要求之间的矛盾,研究了互联网时代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在分析目前大学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的基础上,引入精熟教学法的理念,通过分析其概念、特点,以及在互联网时代所显示出的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巨大优势及其作用机理,建立了互联网时代基于精熟教学法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并针对这一新模式如何在高等院校中具体实施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

    互联网时代精熟教学法学生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

    面向增材制造产业材料研发与制造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李鹏飞银锐明蹇海根阳建君...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增材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结合现有材料专业的基础与特色,开设3D打印专业方向,为增材制造产业的材料研发和制造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形成了"一目标、二重点、三结合"培养思路和教学措施,以课程体系、课程实施、实践与创新和师资队伍作为4个着力点,对增材制造人才培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增材制造人才培养虚实结合材料研发

    "电路基础"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改革与实践——以西北工业大学为例

    李鑫周巍段哲民高永胜...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路基础"是信息类人才培养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的理论学习及实践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了三位一体的教学改革,开展基于"云平台、雨课堂、雷实验"的多元混合驱动教学模式,构建"同频共振"的正能量传递站,探索基于"学习全过程"的考核评价机制,有效提高了课程教学成效,为"新工科"背景下研究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电路基础多元混合驱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综合实践"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朱金秀张卓倪建军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针对"物联网综合实践"课程学科交叉性强、内容更新速度快、实践延展性强的特点,以"新工科"理念为指导,进行了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围绕"新工科"人才核心要素设计教学目标,多学科交叉重构教学内容,遵循工程逻辑实施项目式混合教学,为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新工科学科交叉工程逻辑项目式

    基于BOPPPS模型的浸润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程丽丽呼咏许蓬子张建海...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为例,探讨基于BOPPPS模型的浸润式教学模式构建,将"知识、能力、素养"3个学习目标合理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建设以学生为主体的浸润式教学过程.通过学生参与度调查及教学收获自评结果可见,该教学模式可有效增强学生学习能动性,学生学习效果显著.

    BOPPPS浸润式教学模式自主学习能力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线上考试模式探索

    樊巧云吕妍红李海涛王刚毅...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由线下闭卷考试变为线上开卷考试,相应的课程考核试卷需要做适应性改变,以保证课程考核效果.文章提出了通过主观题变客观题,增加题型变形设计,增加分析设计题比例,注重和细化分析设计题的过程分值,以及题量的严格控制等手段来适应线上开卷考试的模式.经过实际测试及效果反馈,所设计的开卷考核试卷及考核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线上考试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改革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混合式教学研究

    梁红刘魏岩林钰川朱磊...
    34-3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作为工科院校非电类专业的基础课,在教学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纽带作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增进师生互动和生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电工电子技术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探索

    吴军屈磊丁大为李莉萍...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当前国内工科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为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支撑工程认证开展,专业课程改革迫在眉睫.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背景,分析了认证体系与课程设计的密切关系.在此基础上,尝试从课程目标、课程教学和课程评价3个方面解析工科专业课程的设计方法.以"通信电子线路"课程为例,列举了一种适用于通信与信息处理相关专业的课程设计方案,为工科专业相关课程设计给出了可行的设计思路.

    工程认证通信电子线路翻转课堂课程设计产出导向

    新学校模式下的合作式创新教学方式研究与实践——以"工程数学"课程为例

    王洋赵艳丽刘博孙上媛...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技术、方法、手段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越发明显,探索有效的课程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提升课程建设质量水平为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着重把"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融入课堂,在互联网背景下,研究了新学校模式下的合作式创新教学方式在"工程数学"课程中的运用,提出了多元化教学和媒体化教学、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具有创新思维,提供给学生更多的理论联系实践的机会.

    新学校模式合作式工程数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