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月刊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Journal Indusrt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实验课程改革探索

    王俊张玉玺魏少明陈鹏辉...
    4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了在"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强调了提升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种贯穿式的电子信息类实验课程模式,旨在通过体系化实验课程加强课程间知识点的联系,引入新技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课程设计以手机音频信号处理与传输为核心,涵盖了模拟滤波、数字系统、数字滤波、模拟调制、电波传播、软件无线电和综合创新7个模块.这些模块不仅整合了电子信息类的核心专业课程知识点,还通过实验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如短视频、MOOC和线上远程实验等,提高了教学效果.介绍了实验课程的运行情况,包括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的"四段式"实验教学资源,以及以这些资源和实验平台为支撑的多手段实验教学方法.总结了实验课程改革对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的积极影响,并列举了学生在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中取得的成就.

    电子信息类实验课程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教学方法

    自动控制专业课的穿梭实验设计

    方可霍炬杨明晁涛...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自动控制实验课理论与实践脱节、设备与控制对象陈旧等问题,提出一种穿梭实验教学方法,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控制对象,设计7种可编程的实验,并将其穿插在理论课之间,由主讲教师一人贯穿教学.实践证明,采用穿梭实验教学后,学生的平均成绩和对课程的满意度显著提升,改善了自动控制专业课的实验教学效果.

    自动控制穿梭实验控制对象贯穿教学实验教学

    "液压传动"虚拟仿真实验设计

    李欢欢张彪冯培连李松晶...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弥补传统"液压传动"实验的不足,对"液压传动"实验进行虚拟仿真实验设计.采用SolidWorks三维建模软件构建"液压传动"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所需的液压元件及辅助元件,以Unity3D交互引擎作为虚拟仿真实验开发平台、以Visual Studio作为代码集成开发环境,基于C Sharp语言建立液压泵性能虚拟仿真实验、节流阀压差特性虚拟仿真实验和溢流阀启闭特性虚拟仿真实验.以液压泵性能虚拟仿真实验为例,详细介绍了实验操作模块的实验方法.将虚拟仿真实验技术应用于液压传动实验课程中,来探索线上液压传动实验教学的新模式.

    液压传动虚拟仿真实验实验教学Unity3D

    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视域下西部高校混合式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杨超伍春竹文坤谢鸿全...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层推动高校实验教学课程自主创新、研究探索、工程实践改革,有效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促进西部高校优秀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激发教师开展实验教学建设和改革的积极性,文章对西部高校实验教学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实施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对抗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加快推进实验教学四维体系建设方案,探索"一主线、三层次、五平台"实验教学模式,为西部地区经济及现代化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和高校多元化人才培养提供重要依据.

    创新型复合型实验教学体系线上线下混合式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设计

    张丹蔡超利徐锋左敦稳...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中传统现场实验教学的不足,设计开发了机械制造技术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该系统以航空航天制造领域的实际工程问题为导向,结合任务驱动的实验教学模式,实现了加工状态监测、加工质量检测和切削参数优化等实验教学内容.引入数据驱动的切削模型构建方法,提高了虚拟仿真实验的实时性和可信度.实践表明,该实验能够满足课程的实践教学需求,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机械制造技术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切削模型

    基于VR虚拟现实技术的"集成电路"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梁亨茂罗霞谢家兴代秋芳...
    74-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集成电路"课程教学中实践现场资源匮乏、理论课程较枯燥、教学科研资源获取渠道有限等问题,运用VR虚拟现实技术开展"集成电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极具潜力及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集成电路"课程教学的现存挑战,提出了囊括课程思政、理实交融、教研相长3个方面的基于VR技术的"集成电路"课程教改实践路径,旨在为高校集成电路技术人才高质量培育创设新的增长点并积累经验.

    集成电路教学教学改革虚拟现实技术人才培养

    专业竞赛驱动的"大数据分析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徐健锋刘斓胡然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世界热点,许多企业、研究机构等利用大数据分析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开始以专业竞赛的方法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解决方案.课题组将大数据分析类专业竞赛引入"大数据分析基础"课程教学,推行了专业竞赛驱动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大数据分析基础"课程完善了基于专业驱动的知识体系,实现了以专业竞赛为切入点;注重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法,结合大数据分析竞赛活动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大数据分析基础课程教改竞赛

    增材制造领域新形态教材建设探索与实践——以《增材制造技术应用实例》教材为例

    张瑜胜
    81-8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增材制造专业是一个新型专业,专业领域跨度大,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方向多,如3D打印绘图与操作员、三维扫描员、饰品设计与加工人员、建筑模型绘图与制作人员、手办模型制作人员、模具设计制作员等.同时该方向的教材稀缺,目前市场上的教材主要是简单介绍3D打印机的使用,没有深入探索专业的应用,也缺乏创新.在围绕增材制造专业教材的建设上应积极拓展创新,把新知识、新技能融入教学内容,做到围绕市场开设专业,对准岗位开发教材.

    增材制造新形态教材教材设计

    完全学分制视域下的弱班级化及其替代路径

    訾方罗向阳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班级制历经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在保障各级各类高校教育教学运行和学生管理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完全学分制的实施给高校班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使班级制原来得以发挥作用的微观机制失去了组织基础,"弱班级化"成为了高校不可逆转的趋势.重构全校统筹的学生管理服务体系,赋能课程班级的育人价值,优化基于公寓的学生社区育人模式,可以作为完全学分制背景下班级功能弱化后的重要替代路径.

    完全学分制班级制社会规训学生社区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微课建设与实践研究

    何赫刘涛王志坚孙敏...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校图书馆传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无法适应学校在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结合图书馆服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使命,研究了"信息素养教育"微课建设,并进行了实践.结合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人才培养定位,建设图书馆信息资源微课,并基于多模式信息资源开展教学培训实践应用,为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提供了新思路.教学实践表明:研究的图书馆创新人才"信息素养教育"微课建设与实践应用,能够有效服务于大学生信息素养、创新实践能力、科研素养提升,有力地支撑了一流专业的内涵建设.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微课建设多模式信息资源应用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