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月刊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Journal Indusrt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三维可视化控制技术的医学护理科普仿真实训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常世杰王韵端刘隆桥纪伟...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医学护理训练成本高、时间长、反馈慢,随着人工智能与虚实结合技术的成熟,为了便于医护人员为病人提供照顾和治疗等支持工作,以及社会大众群体掌握基本的医疗护理知识与对应医疗器材的使用方法,设计并开发了基于三维可视化控制技术的医学护理科普仿真实训软件.软件主要采用Unity引擎开发,融合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算法实现训练数据、训练方法和训练评测的优化,在PC、Web、VR等载体上实现了观察病情、协助治疗、检测治疗效果等医学护理仿真训练.通过人机交互、关键操作点提示、穿插问答等方式,使学生能够熟知护理流程,实时的三维互动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科普认知和主动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在大大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提高了医学护理科普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医学护理教育仿真三维交互虚实结合实训软件

    模拟幅度调制(AM)信号产生及特性分析实验探索——以"随机信号分析实验"课程为例

    付卫红韦娟刘乃安
    55-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传统"随机信号分析实验"课程内容简单、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不够紧密、对学生能力培养不全面、不满足"新工科"背景下实验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等问题,设计了一个AM信号产生及特性分析实验.以培养学生知识综合、思政修养等方面的能力为目标,给出了具体的实验内容及过程,制定了多维度全方位的考核方式和考核标准,实验教学效果良好,能够培养学生方案设计、数据分析、归纳总结、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科技报告写作的能力.

    随机信号分析实验案例教学改革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超声测距系统设计与实现

    李昌禄葛磊蛟刘璁张峻铭...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一种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系统,该系统利用40kHz单频超声波进行非接触式测距.利用HD74HC04P构成六反相器驱动超声波探头发射超声波,利用CX20106处理接收探头收到的回波信号,通过单片机处理,将测量结果、环境温度和声速显示在LCD显示屏上.使用温度补偿纠正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提高测距精度,控制测量误差在1%以内.该设计兼顾了系统性能和成本,原理简单,应用灵活,实现总体最优.

    超声波测距STC89C52CX20106温度补偿

    微波传输线虚拟仿真教学辅助工具设计与实践

    傅世强付嘉琪李婵娟徐之遐...
    65-6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透过现象揭示本质,依据理论探究工程"的教学思想,针对微波传输线教学中存在的理论抽象及与工程实际脱节的问题,开发了微波传输线虚拟仿真教学辅助工具.该工具参数设置丰富,结果形象直观,理论联系实际,分别从时域和频域两种角度,仿真并分析了不同信号在无耗及有耗传输线上传播的变化过程,具有一定的引导性和启发性.教学实践表明,该工具的应用能够有效辅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思考的兴趣,提高学生在工程应用层面的认识,极大地改善了教与学的效果.

    虚拟仿真微波传输线时域频域探究性

    "自动控制系统"课程中基于Simulink仿真的教学研究

    赵红宇仇森安毅王哲龙...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动控制系统"课程是自动化、电气工程等工科专业一门重要的高年级专业课,具有知识面宽、综合性高和实践性强的特点."自动控制系统"课程以Simulink为仿真工具的教学研究,引入运动控制技术的前沿知识和应用案例,搭建Simulink仿真模型,通过课下分组、课下学习、课上汇报的方式将课堂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此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弥补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不足.通过分析仿真案例将方法具体化、实操化.旨在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工程实践的能力.

    自动控制系统Simulink仿真教学改革电机调速

    "看得见"的海上通信实验设计——以AIS虚拟仿真实验为例

    刘畅俞志英胡青张晶泊...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验案例对应的理论课是"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课程讲述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进行海上通信与船舶识别的工作原理及信息传输过程中的编解码等关键技术,旨在培养交通运输领域的创新型人才.真实AIS设备价格昂贵,仅限于界面操作,接收到的船舶数据种类有限,理论课中的难点未能在实验中解决,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外考虑到未来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课程组设计了AIS信号源模拟器实验平台,可实时发送AIS各种类型的报文数据,让学生能够"看得见"船舶发送的二进制暗码数据,"看得见"船舶的位置和航速、航向等信息,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解决了理论课难点;同时学生基于模拟器数据进行二次开发,提高了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自动识别系统(AIS)电子信息专业海上通信创新型人才虚拟仿真

    基于Unity3D的图像压缩编码游戏化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

    范迪王勇飞刘洪云咸芹芹...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游戏化教学系统,以完成图像压缩编码基本理论知识、图像压缩编码方法实验操作教学计划为导向,借助Unity3D平台的导航系统、粒子系统、动画系统等技术,创建出虚拟可视化情景式图像压缩编码教学环境,向学生展示了比传统教学模式更直观立体的图像压缩操作方法,并建立了多维有效的教学场景.学生自主参与图像压缩实验的全过程,在无限可能的虚拟场景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图像压缩编码虚拟现实技术情景式教学Unity3D

    船舶操纵与避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设计探究——以"航海概论"课程为例

    宁君李伟王启福刘强...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秉承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探讨了船舶操纵与避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设计过程.基于虚拟仿真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安排、激发学生主动性、体现专业差异性等方面的不足.遵循"虚实结合、以虚补实"的原则,通过选取3种船舶典型会遇局面及能见度不良态势,探究了预习模式、学习模式、考核模式及拓展模式的交叉融合设计过程,形成协同效应,切实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该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环节、虚拟仿真平台建设能够充分结合专业特点,保证教学效果,实现动态持续的实验教学设计优化.

    船舶操纵与避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设计

    "精密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石岩王子文周骐杨璐铭...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密机械设计"作为一门将制造技术与工业应用紧密结合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精密机械的设计方法和应用技术.基于电子信息工程与测控技术的基本思想,探索了"精密机械设计"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创新等环节.通过将六自由度机械臂避障实践融入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程改革路径规划算法六自由度机械臂

    征稿启事

    封2,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