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原科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原科学研究
高原科学研究

季刊

高原科学研究/Journal Plateau Science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遥感监测的2001-2022年青藏高原积雪变化研究进展

    拉巴德吉玉珍拉巴卓玛边多...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回顾了卫星遥感积雪监测方法和各类积雪反演产品,归纳总结了利用不同方法和产品分析的青藏高原积雪时空变化特征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利用2001-2022年MODIS积雪覆盖产品,分析了近22年青藏高原积雪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2001-2022年青藏高原积雪覆盖度均值总体变化不大,近23年平均值为27.37%;青藏高原积雪覆盖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呈四周山区多、腹地少,两侧多、中间少的分布特征;高原东部积雪变化最显著且主导了整个高原积雪的年际变化;四季中冬季积雪覆盖度增加趋势面积占比最大,秋季和夏季以减少趋势为主;降水和气温变化是影响积雪的重要因素,其中降水影响更为显著.

    积雪青藏高原遥感

    基于当量因子法的西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赵永华曹鹏熙拉琼其美多吉...
    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藏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准确估算西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认识、生态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当量因子法,结合西藏生态系统面积数据和主要粮食作物数据来估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1)西藏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43 202.57×108元.草地的价值最高,为16 508.80×108元,占总价值的38.2%,其次是林地、水域和湿地,荒漠和耕地最低,仅占总价值的1.4%;湿地的单位面积服务价值最高,为178 595.58元/hm2,占比为43.1%.废物处理和水源涵养的价值和单位面积服务价值均最高,占比分别为41.3%和55.7%,食物生产最低,占比分别为1.9%和1.2%.(2)林地生态系统中原材料的价值最高,为1 325.15×108元,价值贡献比例为91.3%.(3)由于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增长受其分布面积和单价的影响,因此将草地和荒漠定义为"面积增长型",耕地、湿地和水域定义为"单价增长型",林地定义为"稳步增长型".

    西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可持续发展

    模拟增温和加雪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陈若欣尹正辉斯确多吉拉多...
    2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西藏纳木错湖区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通过增温和早春雪灾模拟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土壤养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植物群落均匀度在增温、增温+加雪处理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加雪处理下其低于对照组,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在各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群落优势物种高山嵩草(Carex parvula)重要值在增温和增温+加雪处理下显著低于对照组;增温处理下的植被盖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增温+加雪和加雪处理;三种处理下的植被高度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增温+加雪处理下其显著高于对照组.不同处理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未达到显著群落水平.相关性分析表明,增温处理下,植被盖度与土壤有机碳、含水率、水解性氮呈显著正相关,植被平均高度、Shannon-Weiner指数与pH值呈显著正相关.增温+加雪处理下,植物群落平均高度和Margalef指数与土壤含水率呈显著负相关,而植物群落平均高度与pH值呈显著正相关,Margalef指数与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加雪处理下,Pielou指数与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对照组的Margalef指数与土壤有机碳、水解性氮呈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揭示了纳木错高寒草甸植被群落和土壤养分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状况,为西藏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模拟增温群落结构加雪土壤养分纳木错

    拉萨河下游流域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及分布特征

    阿拉姆李森李照青土艳丽...
    3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拉萨河下游流域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及分布特征,并为保护该区域生物多样性和防治外来入侵植物.通过实地调查、文献查阅和标本数据分析,在拉萨河下游流域共发现59种外来入侵植物,隶属于18科48属,其中菊科(21种)、豆科(8种)和禾本科(6种)为优势科;苋属(Amaranthus L.)、飞蓬属(Erigeron L.)和苦苣菜属(Sonchus L.)为优势属.植物区系分析显示,外来入侵植物中世界广布的科数量占据绝对优势,在属上则以温带分布类型为主,北温带分布类型最为丰富.危害等级从1级至5级分别有7种、15种、3种、24种和10种,其中出现频度最高的种类依次为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 Cav.)、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 L.)、欧洲千里光(Senecio vulgaris L.).外来入侵植物引入途径主要为无意引入,主要来源于美洲.分段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海拔升高外来入侵植物种类数量显著减少.

    拉萨河下游外来入侵植物物种组成分布特征

    青海草地早熟禾全长转录组测序及功能分析

    慕星宇刘颖乔志梅赵洪奎...
    4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海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cv.Qinghai)是一种优质的多年生冷季生态草,被广泛应用于生态修复、城市绿化等领域.该研究利用PacBio Iso-Seq测序技术,对青海草地早熟禾进行了全长转录组测序,并对其进行了结构分析和功能注释.研究共获得37 613条全长转录本,其中95.24%的转录本在NR、GO、KEGG等数据库中得到了注释.功能注释结果显示,转录本主要与新陈代谢、信号传导等通路相关.此外,研究还预测了8 750个转录因子,为进一步解析青海草地早熟禾产量形成机制提供了重要资源.

    青海草地早熟禾全长转录组三代测序功能注释

    大型湖泊类景区旅游主体功能区划研究——以青海湖为例

    周毛措仲俊涛蒋鑫马勇洁...
    5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旅游主体功能区划是以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统筹考虑区域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空间协调与功能优化的重要管制措施.文章以青海湖景区为例,从资源条件、接待条件和支撑条件中选取10个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并参考青海湖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图,确定青海湖景区旅游主体功能区划方案.结果表明:(1)从青海湖旅游主体功能区范围大小来看,限制开发区(794.4 km2)>禁止开发区(717.53 km2)>重点开发区(251.81 km2)>优化开发区(32.33 km2),适宜发展旅游业的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仅占15.82%;(2)从空间分布来看,优化开发区分布于二郎剑景区、黑马河和仙女湾,重点开发区位于优化开发区外围、金沙湾、泉吉乡观鱼台,限制开发区位于无著名景点支撑的乡镇点和广阔的草地区域,禁止开发区位于西南鸟岛附近和湖东沙地.研究可为大型湖泊型景区旅游主体功能区划和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提供参考.

    旅游主体功能区划综合指数法湖泊类景区青海湖

    西藏金沙江软刺裸裂尻仔稚鱼日龄及其孵化期推算研究

    陈锋刘艳超张惠娟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19年在金沙江西藏流域捕获的412尾软刺裸裂尻仔稚鱼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微耳石、矢耳石和星耳石形态结构特征,读取日龄并基于耳石日轮技术对其孵化期进行了推算.结果表明:软刺裸裂尻仔稚鱼体长分布范围为12.9∼58.96 mm(31.30±12.05)mm,体重分布范围为0.008∼2.734 g(0.662±0.682)g;在软刺裸裂尻仔稚鱼生长过程中,微耳石结构稳定、日轮清晰,是软刺裸裂尻仔稚鱼日轮鉴定的最佳材料;日龄分布范围为12∼139天(56.19±27.45)天,日龄与体长关系为Lt=-0.003D2+0.703D-1.606(n=339,R2=0.9067,P<0.01),依据耳石日轮数,推算出2019年软刺裸裂尻样本的孵化时间为4月27日至7月10日,5月为孵化高峰期.文章为研究软刺裸裂尻野生种群繁殖期及其资源保护等提供了基础数据.

    软刺裸裂尻仔稚鱼日龄孵化期

    基于网络药理、分子对接及实验验证探究藏药三果汤防治高脂血症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

    卡毛加夏吾扎西先巴吉才让南加...
    70-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藏药三果汤中潜在的治疗高血脂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初步阐明三果汤散降低血脂过程中的关键信号通路.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验证及通路富集分析,锁定三果汤降低血脂过程中的潜在效应分子MAPK,构建高血脂小鼠模型,并应用三果汤、MAPK抑制剂处理小鼠,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鼠体内蛋白分子及信号通路变化情况.结果:高血脂小鼠肝内PI3K/AKT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增加,并且上升幅度与小鼠血脂水平呈正相关.三果汤可通过抑制MAPK表达,降低PI3K/AKT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从而发挥降血脂作用.结论:三果汤具有降血脂的功效,其作用机制与抑制MAPK表达、降低PI3K/AKT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有关.MAPK作为三果汤降血脂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值得进一步研究,而三果汤降低血脂的其他机制及效应分子也有待更深入的挖掘.

    三果汤高脂血症治疗靶点PI3K/AKTMAPK

    西藏不同海拔地区藏族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与MicroRNA相关性研究

    刘松琼次仁李富荣龚小凤...
    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西藏不同海拔地区藏族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与microRNA相关性,探究藏族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发生过程中起关键调控作用的核心microRNAs.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于2020年在西藏不同海拔地区,收集高海拔(4 500m)营养不良组与高海拔营养正常组、相对低海拔(2 800m)营养不良组与相对低海拔营养正常组各5名藏族学生的血浆进行microRNA芯片检测,并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筛选出不同海拔地区对藏族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起核心调控作用的microRNAs.结果:高海拔营养不良学生与高海拔营养正常学生相比,对藏族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起核心调控作用的microRNAs是miR-1275、miR-3620-3p、miR-513a-5p;相对低海拔营养不良学生与相对低海拔营养正常学生相比,对藏族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起核心调控作用的microRNAs是miR-7847-3P、miR-4298、miR-4728-5P.结论:microR-NAs可能影响不同海拔地区藏族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发生.

    海拔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MicroRNA能量代谢

    西藏地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秦珊珊高寒任海龙张宇鹏...
    9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西藏地区高血压患者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12月在西藏自治区某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高血压患者301例,按是否合并高尿酸血症分为非HUA组(117例)和HUA组(184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人口学、合并病史、体格检查、生化指标等指标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UA和高血压患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西藏地区高血压人群HUA的患病率为61.0%(184/301),其中男132例(71.7%)、女52例(28.3%),藏族74例(40.2%)、汉族110例(5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OR=5.720,95%CI:2.174~15.048)、饮酒(OR=3.165,95%CI:1.331~7.525)、肥胖(OR=2.977,95%CI:1.157~7.664)、血红蛋白(HB)偏高(OR=3.069,95%CI:1.202~7.836)、高甘油三酯血症(OR=2.466,95%CI:1.065~5.707)、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偏低(OR=2.610,95%CI:1.147~5.939)、利尿剂(OR=3.221,95%CI:1.444~7.187)、尿素(OR=1.649,95%CI:1.251~2.173)、血肌酐(SCR)(OR=1.039,95%CI:1.013~1.065)为高血压患HUA危险因素,女性(OR=0.444,95%CI:0.199~0.988)为保护因素.结论:西藏地区高血压HUA患病率较高,HUA患者以男性和汉族为主.肥胖、饮酒、HB偏高、肌酐异常、尿素氮异常、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密度脂蛋白偏低,利尿剂药物使用可能是高血压患者发生HUA的危险因素.

    西藏地区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