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业炉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业炉
工业炉

曹田力

双月刊

1001-6988

gylzz@163.com gylzz@eyou.com

022-23005853 23366285-6806

300113

天津市南开区长江道71号

工业炉/Journal Industrial Furnac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自1978年创刊至今,始终将宣传、介绍国内外工业炉方面的先进技术、推广工业炉方面的节能经验做为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以全面报道工业炉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技术刊物。凡涉及工业炉领域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装置、新成果,本刊都有及时和详尽的报道。主要栏目有:试验研究、综述、经验交流、炉用材料、热工计算、译文、行业动态、产品透视等,内容翔实可靠,可操作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中国制造2025,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网站
    37页

    铝熔化炉面向双碳目标的发展方向及案例介绍

    岳云辉张宇驰张景辉肖广信...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一种铝合金熔化炉面向双碳目标开发的新炉型——混合动力熔化炉及S-MIC纯电熔化炉,通过新、旧炉型各类数据的对比表明新炉型有望成为2030年碳达峰任务不可或缺的设备.强调为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应该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和电能替代化石能源等燃料,并事先做好相关调研及导入准备工作.

    铝合金熔化炉双碳目标混合动力熔化炉S-MIC纯电熔化炉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我国制造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网站
    42页

    四川省工业锅炉现状及节能减排发展方向

    周黎明向同琼郑邦华黄凯...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充分了解四川省工业锅炉的现状,对四川省在用锅炉数量变化和近5年来锅炉的能效测试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合四川省出台的在用锅炉节能减排和碳排放的相关政策文件,提出了在用锅炉节能减排的新方向和新途径,为使用单位改进锅炉燃烧水平提供参考,也为监管部门及时掌握辖区内在用锅炉的实际情况和出台节能减排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工业锅炉能效现状节能减排发展策略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网站
    47页

    一种新型换向工艺在加热炉上的应用

    张永全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双蓄热式加热炉利用新型吹扫式换向阀进行气体切换作业的工艺.该工艺能把三通换向阀和蓄热箱之间的公共管道内的残余煤气吹入加热炉内燃烧,一方面可以避免公共管道内的煤气直接排入大气所造成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残余煤气在蓄热箱内产生二次燃烧,烧坏蓄热体,增加NO,的排放.

    双蓄热式加热炉换向阀吹扫环保

    烟气外循环与热空气预混性能的优化

    张鑫汪志强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再循环烟气与热空气掺混的不均匀问题,运用Fluent软件对烟气和空气预混进行研究,采用内置翼片式静态混合器,将流体多次分割改向形成涡旋,达到混合均匀的目的,从而间接降低NOx的产生.在此基础上,分析翼片角度、翼片间距、翼片排数以及翼片类型等4种因素对掺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内置翼片的最佳参数为翼片角度45°、相邻翼片间距400 mm、翼片排数5排、翼片类型为大翼片.

    预混翼片结构静态混合器数值模拟

    采用双电加热的三室RTO温度控制方案对比

    吴谦殷金龙王超尚龙飞...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配有两组电加热的三室RTO,加热炉膛有多种不同的控制方案.和单组热源的炉膛不同,两组热源的炉膛存在针对不同传感器的不同温度控制方案.根据电加热器的布置和不同温度传感器的位置,通过试验得出了4种不同控制方案下炉膛温度的变化曲线,对比试验数据后得到了不同要求下最优的温度控制方案.

    三室RTO双电加热温度控制

    脉冲炉钢板温度均匀性的自动控制

    贾凌锋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了影响钢板温度均匀性的主要因素,基于脉冲炉的热工特性,对钢板表面温度进行控制,总结出最佳的热工参数,比如上下表、头尾温差控制参数等.对不同的温度设定策略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找出了最佳的炉温设定方法以实现更好的自动控制功能.

    脉冲炉钢板温度均匀性

    B4C对复相氮化物结合SiC材料抗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

    曹会彦程竹吴吉光李杰...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备了 B4C添加量分别为0(编号0#)和0.5w%(编号B#)的复相氮化物结合SiC材料,研究了其在600、800、1000、1 200、1 400、1 550 ℃空气气氛保温5 h,并在1 550℃重复氧化4次后的显气孔率、质量变化率、体积变化率、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复相氮化物结合SiC材料中添加0.5w%B4C可以在1 200 ℃氧化之后显著降低其质量变化率,在800℃氧化之后显著降低其体积变化率.

    干熄炉B4C复相氮化物碳化硅变温氧化斜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