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州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州化工
广州化工

张统

半月刊

1001-9677

gzhgbjb@vip.126.com

020-36372165

510430

广州市石井石潭路潭村桥东

广州化工/Journal 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广州化工》创刊于1973年,是广州市化学化工学会,广州市化工行业协会和广州化工研究设计院(前身为广州市化学工业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化工科技刊物,刊号为:ISSN1001-9677, CN44-1228/TQ,月刊,每月25日出版,全国发行。编辑部网站开通在线投稿。 《广州化工》是美国《化学文摘》(CA)重点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和广东省、广州市优秀期刊,在全国同类期刊中享有较高的声誉。 本刊的办刊宗旨是:“立足广东,面向全国,兼顾国外,为化学工业技术的发展服务。”主要报导化学化工领域的科研成果、实用技术,兼顾理论研究、科学实验和企业管理。 主要开设的栏目有:专论与综述、科学试验、分析测试、生产技术、企业论坛、化工环保、国内外简讯和专利文摘等。本刊还承办产品推销、技术转让、技术合作、技术招标、单位简介、书刊征订等各种广告业务。本刊可供从事化学化工科研与生产的科技人员、高校师生、技术工人、管理干部参考,也可供社会各阶层人士增长知识,用于实际生活中。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吸附分离甲烷氮气的研究进展

    陈俞谷李翠诗欧梦如李永涛...
    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层气,是一种主要由甲烷(CH4)和氮气(N2)组成的可燃性气体,主要分布在煤颗粒的表面或吸附在煤颗粒的孔隙内。目前,我国开采的煤层气中约有70%属于低品质煤层气,其中甲烷浓度低于30%。这部分低品质煤层气由于难以纯化和利用,往往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甲烷资源,也加剧了温室效应,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高效捕集和吸收低品质煤层气中甲烷,对能源的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从煤层气中分离甲烷和氮气的几种技术,对比分析了低温精馏法、膜分离法、溶剂吸附法和吸附分离法的差异。重点概述了碳基吸附材料、沸石分子筛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这三种典型吸附剂分离甲烷和氮气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当前吸附分离材料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

    甲烷氮气吸附分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介孔分子筛的合成、改性及催化应用进展

    韩文鹏王淑娟耿付江牛亚楠...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孔分子筛大的比表面积和规则的孔道结构使其具有很高的活性和较大的吸附容量,在石油化工、环境科学等众多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介绍了介孔分子筛的合成、改性及在催化领域的应用情况。其中合成方法分为软模板法包括水热晶化合成法、溶胶-凝胶法、微波辐射法等和硬模板法,对比了各种合成方法的的优劣。改性方法分为负载杂原子、金属、分子和作为活性载体等类型,然后介绍了其在酸催化、碱催化及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应用情况。最后,对未来的发展前景作了预测和展望。

    介孔分子筛合成改性催化应用

    食用花中黄酮提取分离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白茹燕赵檑杨婷那吉...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南作为中国乃至全球重要的植物资源宝库,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样的生态环境孕育了极为丰富的食用花卉资源。这些花卉在云南各民族中不仅具有悠久的食用历史和独特的风味,更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作为主要活性成分,在多个领域展现出显著的药理作用,包括抗氧化、抗菌、抗肿瘤、降血脂、降血糖等,备受多个领域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查找、梳理、总结和分析国内食用花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情况,对食用花中黄酮类化合物在提取分离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综述,旨在为云南食用花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食用花黄酮提取分离生物活性

    智能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郭萌萌张忠煦郭思奇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表面活性剂因其优异的表面活性而被广泛应用于许多行业,近年来,能在稳定和非稳定状态之间转变的可控智能表面活性剂体系引起了极大关注。针对近年来智能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乳状液、刺激-响应型表面活性剂及相应的智能分散体系等智能体系,讨论了不同类型的智能乳状液的形成机理及相应性能,展望了智能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表面活性剂智能乳液智能体系稳定性

    新型二维MXene膜在分离领域的研究进展

    张高越吴红丹杨晓雨张欣悦...
    15-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MXene是一种新型的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或碳氮化物。由于其优异的亲水性和稳定的层间结构,在废水中的有机物的去除,渗透气化以及气体分离等分离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 MXene二维膜制备方法、合成与改性以及在分离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MXene二维膜存在的问题做出总结,对未来的研究思路提出展望。

    MXene膜制备改性分离

    氯碱工业废旧离子膜的综合利用研究

    张建国肖伟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氯碱工业作为基础化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设备之一是离子膜电解槽。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离子膜性能逐渐下降,产生大量废旧离子膜。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废旧离子膜,成为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议题,也是提升经济效益的关键途径。当前,废旧离子膜的利用不仅涉及物理、化学等多学科交叉技术,还需要考虑工业规模化应用的可行性和成本效益。本文系统综述了氯碱工业废旧离子膜的现状,探讨了多种回收方法,包括机械分离、化学处理和热解技术等,涵盖了废旧离子膜在新材料开发中的潜在应用,如催化剂、吸附材料和膜材料等。通过分析现有技术的特点,本文对未来废旧离子膜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设性建议,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氯碱工业废旧离子膜综合利用资源回收再生技术

    光催化技术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

    彭鑫鑫黄武军林启瞧李禄建...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催化技术主要采用半导体材料吸收太阳光产生电子和空穴,然后迁移到半导体材料表面与吸附的反应物直接或间接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光催化技术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其中主要涉及石油化工反应、废气处理、废水处理、固废处理以及土壤修复等方面。太阳能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将反应条件温和的光催化技术用于石油化工能有效减缓对化石燃料的消耗,对实现"双碳"目标大有裨益。

    光催化技术半导体材料氧化还原反应石油化工实践应用

    沙棘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石莹莹
    27-29,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药食同源植物中,沙棘是其中一种,其中所含的营养元素和药用成分遍布其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沙棘也因为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效成分而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食品和医药等多个领域。本文综述了沙棘中所含主要营养元素和药用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包含维生素类、黄酮类化合物、油和脂肪酸类、蛋白质和氨基酸、酚类和有机酸类、糖和糖苷类、微量元素、超氧化物歧化酶、三萜类和甾类等,并对不同地区沙棘品种中这些营养元素和药用成分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对不同沙棘品种和沙棘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以期为其进一步地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沙棘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不同碳链长度季铵盐抗菌化合物抗菌活性研究

    杨惠元庞益邓平阳刘岸正...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细菌感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为开发新型抗菌药用分子,本文以三种直链长链叔胺化合物与4-(溴甲基)苯硼酸为原料合成了三个季铵盐抗菌化合物。引入苯硼酸旨在增强季铵盐抗菌化合物对细菌细胞壁的附着作用,增强其抗菌活性。通过实时杀伤曲线、最低抑菌浓度、平板涂布法等分别研究了三个含苯硼酸季铵盐抗菌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三个含苯硼酸季铵盐化合物均能显著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对三种细菌均具有优良的抗菌活性,且抗菌性能随碳链长度增加而增强。

    季铵盐抗菌活性平板涂布法耐药菌

    环三藜芦烃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能研究

    康大伟高红梅赵新宇徐宁...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配体前体HECTV(5,6,12,13,19,20-六咪唑-乙氧基环三藜芦烃)与Zn(CH3COO)2·4H2O、Cd(CH3COO)2·4H2O、H2bdc(间苯二甲酸)和OH-H2bdc(5-羟基间苯二甲酸),通过优化反应温度、溶剂等因素,自组装合成了三个结构新颖的化合物。[Zn6(HECTV)(bdc)5(HCOO)2]·4DMF·2H2O(1),[Cd3(HECTV)(bdc)3]·6。5H2O(2),[Cd3(HECTV)(OH-bdc)2(H2O)2]·DMF·2H2O(3)。化合物1~3展示了不同的二维或者三维的结构。有机羧酸配体的差异导致合成的配合物结构变化很大。此外,我们研究了化合物1~3的发光性质。

    环三藜芦烃配合物合成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