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州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州化工
广州化工

张统

半月刊

1001-9677

gzhgbjb@vip.126.com

020-36372165

510430

广州市石井石潭路潭村桥东

广州化工/Journal 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广州化工》创刊于1973年,是广州市化学化工学会,广州市化工行业协会和广州化工研究设计院(前身为广州市化学工业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化工科技刊物,刊号为:ISSN1001-9677, CN44-1228/TQ,月刊,每月25日出版,全国发行。编辑部网站开通在线投稿。 《广州化工》是美国《化学文摘》(CA)重点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和广东省、广州市优秀期刊,在全国同类期刊中享有较高的声誉。 本刊的办刊宗旨是:“立足广东,面向全国,兼顾国外,为化学工业技术的发展服务。”主要报导化学化工领域的科研成果、实用技术,兼顾理论研究、科学实验和企业管理。 主要开设的栏目有:专论与综述、科学试验、分析测试、生产技术、企业论坛、化工环保、国内外简讯和专利文摘等。本刊还承办产品推销、技术转让、技术合作、技术招标、单位简介、书刊征订等各种广告业务。本刊可供从事化学化工科研与生产的科技人员、高校师生、技术工人、管理干部参考,也可供社会各阶层人士增长知识,用于实际生活中。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表面状态的氮化铝薄膜电路制备研究

    赖辉信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氮化铝陶瓷是薄膜电路常用的主要基材,常见的产品分类有薄膜电阻器、薄膜功分器、薄膜衰减器、通孔薄膜电路等,其中电阻器是其中的一个大分类。对于薄膜电阻器而言,耐功率是一项重要参数。耐功率通常指直流功率和射频功率两种,但因射频的频率范围大,参数影响多,所以通常耐功率一般指的是直流条件下测试的功率,即在电阻器的电极两端导通至电源的正负极,调电压大小,通电一定的时间,电阻体烧毁时的瞬时电压、瞬电流之积。通孔薄膜电路通常最重要的指标是线缝宽精度及孔的激光加工精度,这两项加工精度对产品的微波性能影响较大。陶瓷一般分为片抛光态、即烧态和研磨态,陶瓷的表面状态直接影响薄膜电路产品的外观、质量。

    薄膜工艺氮化铝陶瓷制备粗糙度线缝宽精度表面状态

    基于抑菌实验和正交优化甘草提取工艺研究

    徐玉玲刘建兵张阳余银芳...
    78-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草是传统的药食同源物质,不仅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等多种功效,还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目前研究大多数基于一种或几种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提取工艺优化,往往不能得到抑菌活性较好的工艺。本研究以对口腔致病菌变形链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抑菌圈直径为依据,综合抑菌评分为优化指标,通过对加水量、加水次数和提取时间进行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甘草水提物的提取工艺。单因素实验得出最佳的加水量为10倍,提取次数为3次,提取时间为2h。经过正交实验得出8倍加水量提取3次,每次提取2 h所得的甘草水提物对2种口腔致病菌的综合评分最好。本研究以对2种口腔致病菌的抑菌活性为基础,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出高抗口腔致病菌的甘草提取工艺,为甘草在预防或治疗口腔致病菌感染的产品开发上提供了数据支撑。

    甘草变形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提取工艺

    反射性隔热膜在PVC地板上的应用开发

    姚健叶鑫庞磊杨建中...
    82-8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要阐述了采用在PVC地板板材表面贴合一层隔热层的实验思路,实现降低板材整体在高强度光照下整体温度的效果,以解决PVC地板无法在高强度光照环境下长时间使用的问题。相关实验已经证明,PVC地板拥有抗菌防霉,耐磨耐压,无甲醛环保等优势,以及安装便捷,使用年限长,脚感舒适,皮肤亲和性好等人为体感上的优势。但因其无法耐受长时间高强度光照,有较大的使用局限性,本次实验目的为延长地板在长时间日照条件下的老化时间和使用年限,并从降低光的漫反射以及减少光污染层面达到节能减排的功效,制备出环境友好,使用局限性小的新型PVC地板。

    PVC隔热层板材节能减排抗老化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碘方法优化

    徐国强孙阳阳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碳酸钠-氧化锌混合试剂烧结碱溶样品,热水浸取、阳离子树脂进行交换,本文对土壤中碘含量的测定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本方法通过对方法进行改进,解决了测试方法中条件苛刻、高低含量样品准确度低,实验结果稳定差等难题。本方法检出限、精密度及准确度均符合DZ/T 0258-2014《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的技术指标要求。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土壤

    苯氧乙酸铅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与CT-DNA/HSA结合

    王秋文梁海红陆梦芸韦枝枝...
    89-91,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苯氧乙酸为配体,合成了一个苯氧乙酸铅配合物。通过UV-Vis和荧光光谱手段对配合物与CT-DNA及HSA的相互作用的方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随着配合物浓度的增加,CT-DNA的黏度也增加,表明配合物以插入方式与CT-DNA结合。配合物与CT-DNA的结合常数Kb为1。43×103 L/mol,结合位点数n为1。此外,对CT-DNA的猝灭常数Ksv为2。04×103 L/mol,猝灭速率常数Kq为2。04×1011 L/mol·s-1。配合物对HSA的猝灭常数Ksv为9。49×108 L/mol,猝灭速率常数Kq为9。49×1016 L/mol·s-1,配合物与HSA的结合常数Ka为5。53×109 L/mol,结合位点数n为1。配合物能够静态猝灭CT-DNA和HSA的荧光强度。

    苯氧乙酸配合物CT-DNA结合HSA结合

    微波无极紫外及其协同光催化降解VOCs技术研究

    张景姚州威
    92-9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波无极紫外在保证充足VUV条件下具有较强的甲苯开环作用,UV/TiO2/O3/MnO2、微波/MnO2/O3具有很强的氧化及矿化作用,将微波导致的VUV、VUV导致的O3体系与UV/TiO2/O3、O3/MnO2、微波/MnO2/O3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其产生协同作用,将会形成一种效率高、能耗较低的MW/VUV/TiO2/MnO2/O3复合式高级氧化技术。此技术对VOCs 一次净化去除率>95%。由于采用复合氧化技术综合运用,比较难分解的芳香族化合物都可以开环矿化,对于非环状的有机物,矿化效率更高。同时通过优化参数设计,充分参与氧化,不会产生多余臭氧排出。

    光热催化微波无极紫外MW/VUV/TiO2/MnO2/O3VOCs净化

    快速准确测定石油苯的结晶点

    易昕彤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苯的结晶点作为鉴定苯的纯度和作为质量控制的一个有效手段,对于保证石油苯产品的高质量高产出对公司实现降本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单位抽提装置中馏出口和贮罐中的石油苯纯度≥99。0%,其纯度受非芳烃(NA)含量的影响较大,进而影响结晶点的测定结果。本文通过论证得出石油苯纯度和结晶点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因此可以通过石油苯的纯度来快速判断结晶点的变化,同时降低分析人员的劳动强度和职业危害因素。进一步探究不同含量的NA与其结晶点之间和相同含量不同种类的NA与结晶点之间的关系,并在不影响测定数据结果准确性的前提下,用乙醇导热代替传统的空气导热,通过优化实验条件来缩短实验反应时间,极大的降低分析成本,提高分析检验效率。

    石油苯结晶点非芳烃纯度反应时间

    近红外光谱-补水技术法测定半导体用高浓度混酸含量

    陈达霍世欣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创新性地采用补水技术,结合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半导体刻蚀工艺使用的高浓度混酸中各组分的含量,在1 min之内即可完成一个样品的检测并同时给出各组分的含量结果。实验通过在高浓度混酸样品中加入适量的超纯水来显著降低样品的腐蚀性,确保样品装入光学玻璃指管中在1 min之内不发生明显的腐蚀反应,即玻璃样品管中因强烈腐蚀而产生连续性的大量气泡。加入的超纯水不参与任何计算,也不影响各组分的计算结果。该实验方案巧妙的利用了补水技术,适用于高浓度混酸样品的检测。

    高浓度混酸近红外补水技术

    磁子搅拌法提取土壤中11种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何国忠王克华李军赵志敏...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磁子搅拌法提取土壤中11种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称取20。0 g制备好的土壤样品,以(1+1)二氯甲烷-丙酮混合液为提取剂,在保持磁子转速为高速、提取液温度45℃下提取30 min,提取液经无水硫酸钠干燥,高通量真空平行浓缩仪浓缩,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继续浓缩定容至1。0 mL,用气相色谱-质谱仪检测土壤中11种半挥发性有机物,内标法定量。11种半挥发性有机物在曲线浓度范围1。0~40 mg/L之间相关系数均大于等于0。994,检出限为0。05~0。1 mg/kg,测定下限为0。2~0。4 mg/kg,加标回收率为55。7%~106%,相对标准偏差为0。8%~12%,和现有标准方法的检出限0。04~0。4 mg/kg,测定下限0。16~1。6 mg/kg,加标回收率47%~119%,相对标准偏差2。9%~44%;相比检出限,测定下限,加标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相比较均满足要求。

    磁子转速提取剂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效率土壤11种半挥发性有机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11种三嗪类农药的方法验证

    伦显琼
    10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嗪类农药是一类常用的杂草防治药剂,具有广谱性、高效性等优点,能有效地控制土壤中杂草和不良植物的生长;但是这类药剂的化学成分不稳定,容易在土壤中残留,并对土壤、空气、水源等造成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本次实验主要建立了索氏提取-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同时对环境检测行业标准《土壤和沉积物11种三嗪类农药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J 1052-2019)中的土壤部分进行分析方法验证并通过实验测试探究,优化了梯度洗脱程序。依据分析方法验证数据显示可知:11种三嗪类农药在1。0~50。0 mg·L-1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在0。999 4~0。999 7区间内,方法检出限为0。02~0。05 mg·kg-1,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6。6%~104。0%,相对标准偏差为2。7%~3。9%。因此该方法验证结果表明本实验室具有能力按标准方法要求开展检测活动。

    三嗪类农药方法验证土壤高效液相色谱法